随后,小陈向居住地派出所报案。由于小陈支付货款时不在上海,所以接警民警表示,该次报案可能会被转至被骗时所在地的派出所。
一周后,小陈果真收到了支付货款时所在地的派出所打来电话,要求小陈前去做笔录。但小陈发现,往返当地的路费远超300元。权衡之下,小陈选择撤案,自认倒霉。
其实,只要仔细辨识一下短信
就可以发现
运营商发送的短信
与非运营商发送的短信有差异
其中较为明显的一点是
↓↓↓
●运营商发送的短信有落款,短信链接中也是运营商官方网站;
●而涉嫌诱导消费的短信没有落款,短信链接的网页也很粗糙。
看到积分要警惕!
律师:相关平台也应承担
审核拦截责任!
天津市消协在调查中也发现,“积分过期提醒”短信中的链接并非运营商的官方链接,而且无法查询到“积分商城”及经营者的有效联系信息。同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3家运营商均表示,相关短信、“积分商城”与他们无关。
重要提醒
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积分兑换短信,不要点击陌生链接;
3家运营商均提供手机端、电脑端、客服热线3种方式查询积分、兑换礼品,消费者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操作;
对于不能判断真伪的短信,可拨打运营商客服热线进行咨询。
其实,冷静回顾一下可以发现
这些积分短信
均未告知用户到底是哪里来的积分
只是笼统地表示有积分要过期
对用户而言,如果看到大量“积分”,首先要搞清楚“这是哪里来的积分”。通常,这些所谓提供“兑换服务”的网站要么没有客服回答,要么给出的答案不能匹配用户以往的消费经历。由此可判断相关积分是骗子的“诱饵”。
同时,大部分消费者都会将有关积分当成运营商的积分,但运营商均有官方网站、App和客服热线。用户可以与官方客服取得联系,确认“积分”的真实性,以及是否有相关优惠活动。
对于这样的短信
法律界人士认为:
除了提醒公众提高警惕外
相关平台也要承担审核拦截责任
在积分兑换短信案例中,虽然3家运营商均表示与自家无关,但短信是通过运营商群发的,很多消费者更是误以为短信里的积分为通讯积分。那么,通信运营商理应加大对群发营销短信主体的管理。这类营销短信发布主体属于广告商,应该受到监管。
综合:上观新闻、中国消费者报、上海新闻广播
来源: 新闻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