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行情非常极致,所以基金也是冷热不均,有的产品已经跑出了60-70%的回报,而有的产品则跌了20-30%,所以这是一个特别好忽悠的时间点,估计理财顾问又开始出动,拿着超级无敌的过往业绩,忽悠大家了。但是我们要知道,过往业绩绝不代表未来,甚至过往业绩还跟未来的业绩负相关,也就是说,他1-2年内表现太好,反而会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就不提,投资中的一个真理,均值回归。
首先,为什么会出现均值回归?
原理就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总有一个季节适应你的风格,放在投资市场就是,资金总会在不同的风格当中流动来流动去,业绩增长,非常缓慢,但是预期的变化却快的很, 这种快慢的变化,就造成了预期差,大家觉得他好,资金就会流动过去,大家觉得他不好,资金就会撤离,所以想象永远比现实更快。但想象也总要有现实支撑。当想象过于美好,现实跟不上的时候,就很容易造成失望,这时候资金就会撤离。相反,当想象过于悲观,现实没有那么糟糕的时候,资金就会流入。之前我们说了,现实之间,往往在4-6之间摆动,但是情绪却在0-10之间波动。要剧烈得多。
比如去年的白酒,光ETF就翻了2倍,随后就出现了巨大的均值回归。那些擅长做白酒的基金经理,去年底基本全都封神了,今年都成了神经病。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都是在后三分之一才进去的,所以现在已经全仓被套。
今年的新能源也差不多,今年也已经翻倍了,最近进去的资金越来越多。那么也就意味着,后面该套人了。这种很短的时间,翻倍上去的行情,一旦风格逆转,后面很短的时间,掉下来一半也并非不可能。
第三,现在的好基金,一直跑赢指数,这个怎么解释?
比如我们看上面的富国天惠,15年比指数多跑出了4倍的回报,这个怎么解释?但是我们把时间点定在2010年,这只基金5年的时候,并没有跑出任何优势,2015年的时候,跑出了1倍的优势,到了2020年跑出了4倍的优势。那么你能不能说到2025年,他的优势能扩大到8倍,这个不一定。因为2020年,就是他风格的顶点。其实站在2018年来看,富国天惠的优势也还是1倍多一点。甚至他2018年的下跌比指数还要多。
肉眼可见他就2018年,2016年和2014年没有跑赢指数,甚至2016年到2018年这个时间段,他还明显落后于指数。那个时候,估计没人会想到,他会成为15年来的最佳基金。为啥在2016-2018年跑不赢指数呢?就是因为这3年是非常极致的蓝筹价值风格。2014年也是如此,真正能跑出优势的,都得是成长风格周期。哪怕是蓝筹成长也得是成长。所以我们也能看到规律, 只要成长和价值的风格一变,那么他就很可能跑不赢市场了,所幸朱少醒比较坚持,才取得了不错的总收益。那他未来还能保持吗?够呛!他原来的规模都在几十亿,去年一下涨到了几百亿,所以这么大的规模,让他做成长的难度越来越大。逼着他不得不去做价值。这就会让业绩越来越平庸。
第四,该如何利用均值回归理论,创造阿尔法收益。
其实就是之前王哥说的那句话,好基金买跌不买涨,只要他能保持风格,当他们表现不佳的时候,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跑输市场,可以多买一点,而当他大幅跑赢市场的时候,就要小心。
那么以什么为基准呢,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全市场指数,于是就用沪深300+创业板均配了一个指数出来,理论上创业板的公司拥有更高的成长性,所以肯定应该比沪深300的公司长期回报更高,那么我们就可以设置一个策略,
1、当创业板跟沪深300水平差不多的时候,那么未来创业板肯定预期收益更高,我们超配创业板。比如2012年的时候。
2、当二者同向波动,跟我们的基准呈现发散的时候,我们逐渐调回均配。比如2013年下半年
3、创业板跑赢均值的幅度,小于沪深300跑输均值,我们超配沪深300,比如2014年。
4、2015年,重复第二步,回到均配。2016年再次开始超配沪深300,一直到2018年底,创业板和基准基本粘合,与沪深300的差距也极小,那么此时就证明创业板再次低估,开始重新超配创业板,2019年回到均配,到了今年其实沪深300明显走弱,所以这时候,应该风格逐渐再次偏向沪深300。
这就是一个极度简单的模型,大概告诉你风格是怎么切换的,我们又该如何去观察,这个东西我们还有待优化,也没有考虑中证500的风格。其实我们梳理一下,重大的变盘时间点就5个,1是2012年底,压小,2是2014年,压均衡,3是2016年,压大,4是2018年,压小,5是2020年,压均衡,这其中2014年和2020年,这两次是全面牛市压什么都对,但是全面牛市之后,更可能出现的是均值回归,也就是之前涨的最好的东西,可能要休息一段时间了。所以未来,如果只有创业板和沪深300比较的话,我们更看好沪深300这种大盘价值上的机会。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快速扩容,目前已经突破千亿。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指的是主要投资于同业存单并跟踪同业存单指数的基金。去年8月证监会官网首次披露六家基金公司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审批,这拉开了存单指数基金发展的序幕。基金年报显示2021年末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为152亿。截至6月10日,目前全市场已经成立或拟成立的共有21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总规模已超过1461亿元。
存单指数基金以被动为主,80%以上配置AAA存单。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多为被动管理型并跟踪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投资存单比例不低于80%,投资标的信用评级要求为AAA。这要高于货基和短债资产中的存单平均占比39%和4%。从基金费率来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相比于货基和短债具有一定优势。流动性方面,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弱于货基,但强于短债。存单指数基金的最短持有期的长度绝大多数为7天。
存单指数基金风险收益特征:高杠杆,中久期,低波动。2017年以来,存单指数和短债指数收益率接近,存单指数累计收益率具有略微优势,并且要高于货币基金。存单指数能持续保持较高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相比短债也具有优势。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一季度的杠杆率为124%,均值高于短债和货基,久期为0.5年,低于短债但高于货基。
存单基金正处于爆发初期,未来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目前尚有90只存单基金等待审批,如果平均每只募集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之间,则对应的新增存单基金规模在4500-9000亿元。再考虑到,还有新申请的存单基金,以及客户对存单基金认可度的提升带来存量存单基金的扩容,存单基金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
存单指数基金的增量效应大于存量挤出效应,对存单市场来说偏利好。存单指数基金的发行并不必然造成货基规模减少。今年以来货基规模总体上在增加。存单指数基金吸引的客户与货基并不完全重合,这会带来增量的居民资金入市。虽然这可能对货基的增长速度造成拖累,但是考虑到存单基金购买存单的比例要更高。因而对存单来说,其配置资金并未减少,而是增加了。存单指数基金增加了居民部门配置存单的渠道,另外也给银行拓宽了融资渠道,对存单市场来说总体偏利好。
风险提示:存单指数基金监管政策收紧,存单收益率快速上行,存单市场萎缩。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