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管理公司是什么性质的公司(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什么性质)

jijinwang
昨天一家叫泉果基金的基金公司发布多个公告,宣布计划开始募集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这是一家成立于今年2月的基金公司,和普通的基金公司不同,这家公司的股东是个人,其中包括王国斌、任莉等,以及4家员工持股平台。作为一个全新的小型基金公司,又没有强大的股东背景,按道理来说他们应该是非常弱势的,可是他们却为即将于10月13日至10月21日发行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首发上设置了100亿元的募集上限。意思很明显,如果发生销售火爆的情况,那么会提前结束募集或者按比例配售。究竟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么强的底气呢?
因为这个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是赵诣。2020年,他管理的四只基金包揽全市场公募基金业绩前四名,成为行业有史以来第一位“四冠王”!在基金行业有冠军魔咒,一般来说前一年获得冠军的基金经理在次年业绩都会比较差,而他却能打破这个魔咒,在2021年仍然获得了55%以上的投资回报。有这样强大的基金经理加入泉果基金并且发行他们的第一个正式的公募基金产品,他们当然有理由相信自己会继续再创辉煌。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开始发行这个产品了,相信在未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我们会不断接受各个销售渠道的客户经理们对大家的信息轰炸,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花式推介,更会在朋友圈中看到类似顶级明星基金新产品发售之类的短文。那我们究竟该不该买这个基金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赵诣。他是工学硕士,历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机械行业分析师、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2017年3月21日起至2022年3月23日任农银研究精选混合的基金经理。2019年11月8日起至2022年3月23日任农银汇理工业4.0灵活配置混合的基金经理。2019年3月12日至2020年6月01日任农银汇理永盛定期开放混合的基金经理。2020年6月1日至2022年3月23日担任农银汇理海棠三年定期开放的基金经理。现任泉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募投资部基金经理。从他的从业履历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基金管理年限并不长,只有约5年。通常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需要更长时间经历过多次牛熊方才成熟,一般投资年限大于10年之后会很明显。
其次我们要客观看待他的管理业绩。大多数基金销售机构在宣传的时候都会选取基金经理业绩最好的区间段来展示,例如他们一定会强调赵诣在2020年获得了冠军并且2021年能继续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却有明显不同,赵诣2020年包揽前4的主要原因是他所管理的4个基金全部押注了新能源,例如冠军农银新能源主题2020年4季度末时候持仓宁德时代7.57%、赣锋锂业7.33%、当升科技6.09%、隆基绿能6.07%、通威股份5.98%、振华科技5.81%、天赐材料5.57%、新宙邦5.34%、璞泰来4.53%、科达利3.80%,持仓行业集中度非常高。这种行为在基金行业里很普遍,特别是在一些从业年限不长而且没有名气的年轻基金经理身上就更普遍,典型的豪赌押宝某一个行业,一旦成功则功成名就,而失败了反正也是由基民买单。
当然,这一次赵诣即将管理的基金并非新能源主题基金,而是全市场基金,用他自己的话说:泉果旭源作为一只全市场基金,投资范围并不会仅仅局限在新能源领域。产品前十大持仓股中常年会有机械、军工和半导体的公司,而且是长期持有。在2020年通过豪赌新能源而大放异彩之前,赵诣正在管理的基金叫农银研究精选,2017年3月21日接手管理,当时的净值为1.4597元,2019年12月31日净值为1.4398元,基金管了2年9个月收益率还是负数。而且从当时的持仓股票来看,绝大多数并非新能源股票,也正是他所说的全市场投资,从这个事实来看,似乎他的全市场投资能力实在不怎么样。基金经理长期年化收益率都在20%以下,大多数都低于10%,赵诣现在的年化收益率大于100%,未来还需要多久为曾经的高收益填坑呢?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新发行的基金即将采取的是3年的超长封闭期,一旦买入则3年无法赎回。采用较长的封闭期对基金经理、基金公司、销售机构等都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基金经理可以不需要考虑市场的赎回因素以及市场各种不利的反馈,大胆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投资。对基金公司来说,100亿规模每年1.5%的管理费3年时间,就是意味着4.5亿的收入。而销售机构除了会获得1亿元的销售佣金,还会获得每年10倍以上交易量按万八计算的佣金也就是8000万元,同时还有30%--50%的管理费返还。唯独对投资者来说,丧失了流动性而且盈利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所以,这个基金不管别人买不买,我反正不会买。

今年以来,受A股市场大幅震荡影响,新基金发行规模下降明显。在此背景下,为了提振新基金发行,向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基金公司出手自购成了新基金发行时各家的普遍做法。

对于自购行为,市场各方多是认可与欢迎的。一方面,基金自购体现出了基金公司对于自家产品的信心,有利于在市场低迷时为市场注入新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基金自购,可以把基金公司和基金投资者紧紧“捆绑”在一起,实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简单地讲就是“赚钱一起赚,赔钱一起赔”,从而倒逼基金公司在提升产品业绩上下功夫。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3月份,为了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证监会明确提出“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6月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中也提出基金管理公司的高管、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应当以一定比例的绩效薪酬购买本公司或者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可见,基金自购也是符合监管导向的。

然而就是这么一件好事,却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从今年公募基金二季度报中可以发现,有的基金公司对自家产品在限售期结束后立刻减了仓位,也有管理人在季度期间内干脆直接清仓。还有更离谱的是,明明基金公司在发行产品时作出持有发起份额3年的承诺,可不足1年就已经减持过半。

自购时“敲锣打鼓”,赎回时“悄无声息”,前手高举自购或回购“大旗”吸引投资者买入基金,转身偷偷摸摸地就把自购的份额卖了――如此忽悠投资者的行为,虽说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是赚到了,却让本来被市场赞誉的自购行为彻底变了味,成了营销基金的一个噱头,也明显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其实,基金公司自购或赎回自家基金,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前提是必须进行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披露,让投资者有机会对基金公司的赎回行为做出相应的判断乃至投资决策。

可以预见的是,在监管的引导下,未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自购行为大概率会持续,但想真发挥出基金自购的积极作用,还需对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给予相应的监管,或是从制度上予以规范。比如,要完善基金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对于基金的持仓调整要及时披露。而对于基金公司自身的大规模赎回,可以参考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似的要求进行“预披露”,让投资者有更长的时间进行投资决策。再比如,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可以要求基金自购规模应该达到基金发行规模的一定比例,因为过小的自购规模起不到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效果。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基金自购虽然短期内可以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升新基金发行规模,但要想吸引到更多投资者,还是需要在提升投研能力上下真功夫。只有好业绩带来实打实的好回报,才能真正收获投资者长久的认可与信任,从而促进整个行业健康稳健发展。(马春阳 来源:经济日报)

本文源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