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市场火热怎么玩

jijinwang
最近基金不好卖,基金公司加班开会研究怎么卖,这玩意,基民就这样,行情不好的时候谁都不愿意买基金,基金公司明知道现在是低点,可是就是没人买,等行情火热的时候,基金公司也清楚是高位了,可是买的人特别多,只能硬着头皮高位建厂,基金这玩意就那样,没办法,所以现在加班开会也没啥用,开会也卖不动,行情好了自然就卖动了,躺着都能卖动。
话说回来,现在基金这么难卖,也是一种反向指标,预示着现在无疑是底部区域了,提示各位朋友持续关注,有闲钱的可以建仓了,分散投资,现在是绝佳的机会,最坏的时刻已经慢慢过去了,后面可能都是利好消息了,房地产估计也要出大招了,市场上不缺钱,缺的是信心,只差一个引爆点了,这个时候,参与进来还是比较明智的。
当然涨多了的板块一定要回避的,毕竟涨多了本身就是风险,至于哪个板块涨多了,你们懂的[无辜笑]

1、基金关注的人多说明什么?

基金关注人越多是说明该基金最近比较火热,正处于市场热点中,或者,该基金最近涨势较好,吸引较多的投资者关注,这只能说明该基金以前的业绩较好,而并不代表其未来业绩一直较好,因此,基金关注的人并不是越多就越好。

投资者在挑选基金时,还得结合以下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基金经理的经营能力

基金经理的经营能力强弱影响基金业绩的好坏、以及基金净值的走势。投资者尽量挑选基金经理经营能力较强,所管理的基金都出现较高预期收益的基金。

2、基金投资标的的情况

基金投资标的的走势情况,也会影响基金净值的走势,投资者的未来预期收益,投资者应该挑选那些基金标的处于上涨趋势,其发展潜力和前景较大的基金。

3、基金的标准差

标准差衡量一定期间内总回报率的波动幅度,标准差越大,基金未来净值可能波动的程度就越大,稳定性越小,风险就越高。

基金关注的人多了说明股票市场回暖了,出于股票行情上升期,如果关注度越来越好到历史新高那就说明行情快结束了。

2、买基金有没有什么技巧?如何高抛低吸?

买基金当然有很多技巧,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估值,最好是低估值的时候买入,比如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数基金,上证50指数,这些都是有估值的,可以看估值,一般来说低估值的时候分批买进,然后等待高估值的时候分批卖出即可。

指数基金是有估值的,当然还有些没有估值的基金,比如股票型基金,这个时候如何买入?当然是看大盘点位。等大盘点位比较低的时候买进,比如大盘在2000多点买进股票型基金,当大盘到了3000多点的时候收益肯定是很可观的。还有一种就是看你打算买的那只股票基金的图表,只有当基金图表有明显的大跌或者回调以后才分批买进基金,这样大概率可以买在相对的低点,比不看图表直接追高强很多倍。至于如何高抛,当然是指数基金赚15个点以上分批止盈,股票基金赚30点以上分批止盈。

首先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买基金绝对大有讲究,各种各样的技巧层出不穷因人而异,欲想高抛低吸则先得看你选购的品种适不适合来回做T。

传统上的基金一般指公募基金,有场内场外等诸多分类,大大小小数以千计。选基虽易过选股但胜似选股,行业概念此起彼伏难以捉摸,经理水平参差不齐跟咱没个相识,历史成绩又不代表未来收入,之前表现好的指不定将来不如之前表现差的,最可悲的是大多数基金均随大行情起就起落就落,难有惊喜,较为典型的比如就近的2018年熊市,所有基金全部亏损,言下之意你一年啥都不做也比基金一哥强。这类基金交易性不强,光一次申购或续回就要三天左右时间确认,想做高抛低吸那不把你搞得云里雾里?手续费还不低尤其是买入后三五天内卖出。

现在开始盛行一种基金名字叫ETF,例如510050是上证50ETF,跟随上证50指数波动;512880证券ETF,几乎等同于证券行业指数走势。ETF可以当一只个股来交易,所以是能满足你的要求的,常用的目前就几十个,选起来简单,交易时手续费超低,每个ETF都由一大框个股组成,风险偏低,指数涨它就涨,咱散户可一键满仓又可一键空仓,卖出后立马又可买另外心怡品种,或长期跟踪同一品种,每天留有底仓高抛低吸来回做T,其乐融融!

喜欢请点赞、关注、分享,有疑问可随时联系,只因我是属于你的幸运星。

关键看市场是否到底,否则只会越套越深

近日,"高位套牢基民可用再投入摊低成本"的说法在基民中颇多流传。这种观点我认为,对于高位被套的基民,尽管还不能对证券市场后市的表现作出预测,但通过适度的补仓摊低持有基金的购买成本,从而提高基金的投资收益,不失为一种主动解套的策略。

那么,通过继续买入的方法是否真能解套呢?

"摊低成本解套法"最早见于股票市场,操作上是随着股价下挫幅度扩增反而加码买进,从而摊低购股成本,以待股价回升获利。

拿到基金投资上也是如此--在基金净值下挫时不断买入基金,理论上就能摊低成本。然而,这种理论的前提是市场回暖,基金净值能上升;如果市场没有起色,亏损并不能减少。

作个假设,如果基民先前购买了3万元某基金,如今亏损30%,也就是9000元;再投入3万元购买已经下跌的该基金,将6万元投资的总亏损"摊薄"为15%。实际上,他总体亏损9000元的现实并没有改变,反而多投入了一倍资金。

如果市场继续下滑,所谓的"摊低成本"也可能让投资人损失越来越大。

这次市场大跌时,底部的预测也从5500点到4500点,到3500点,到3000点,等到2600点时因为盲目抄底而损失惨重的人绝不在少数。基金投资者如果误判大势调整到位,而积极"逢低"买入来摊低成本,有可能导致全线被套,使得有效解套难度进一步加大。

因此,"摊低成本解套法"在市场中一般不提倡大家运用,主要是这种解救方法局限性较强。这种方法有效的前提是股票市场经过连续下跌之后,有最后一跌状态的时候,或者是市场确认整体投资环境尚未变坏,即牛市行情仍在延续中。目前市场环境复杂,不容易作出准确判断。这跟抄底是一个道理,抄底抄在半山腰,"再投入摊低成本"也可能买在半山腰。可见,是?采用"摊低成本解套法",关键是对市场走势如何判断。

在弱市的环境中,保持观望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等市场已经到底或者接近底部时,再进行"摊低成本解套法"方可有效。

"再投入摊低成本加码"买进的方法很多,如平均加码法,倍数加码法等。

平均加码法即高位套牢后,等基金跌到一定程度,再照原持有的份额买进。例如持有原净值2元的基金1万份,跌到1.6元时再买入1万份,这样该基金净值回升到1.8元时就可以够本解套。

倍数加码法是指跌到低位后加倍或几倍买入,如原有净值2元的基金1万份,跌到1.6元后再买入2万份,这样基金只要回升到1.73元即可解套。

投资者应该注意的是,加码摊平法是一种理论上的操作方法,运用在实践中切不可生搬硬套,如果把回落的性质看错或补仓的价位不合理,就会屡补屡套,越套越深。

采用加码摊低成本法必须提前制定严格的操作计划,并控制好每次资金的入市数量,绝对不可一次将资金用足,以防市场变化,陷于被动。

3、投资者该以何种策略对待爆款基金?

确切的说,应该是如何对待爆款新基金更合适吧。今年,外部环境已经如此,我们自己的经济呢,讲究的是内循环,没有特别行情,然而我们看到的市场确实行情波澜壮阔。不说医药和券商、科技的轮番上涨以外,其他最受关注的就是今年的新基金发行情况了。甚至比往年都要火热很多,很多爆款基金基本都是紧追热点走势,那么对待爆款新基金到底秉持如何的态度呢?

1、 观望等封闭期后,再行动!

新基金的最大不同在于对比老基金,没有历史业绩可以参考,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一是一块处女地,没有被开垦过,如果眼光独到有自己的思考方式,选中其中的优势所在。未来业绩可期,当然也有风险存在,还需要市场的配合,比如市场本身就是上涨的行情,封闭期结束后依然可以享受收获的喜悦,无非就是多少的问题。但是如何外部市场不给力呢?这就不能怪新基金的策略或是其他影响因素了。

通常,新基金的美丽时期集中在封闭期过后的3-6个月左右,此时如果看好对应行业发展和基金操作策略,再入场也不迟。最怕的就是看中爆款,一股跟风就上去了,最后一过封闭期发现亏惨,直接割肉离场。

2、 热点是什么,有行情吗?

今年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量也是远超往年,想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发行量,很多人购买基金的初衷可能是被股市伤透了心,进而转战基金市场。然后用的打法还是股市的那套打法,我们都知道股市长期投资是很难走的通的,虽然一直在说价值投资,希望所有的投资人都能长期持有。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样的价值长期持有策略。波段居多,能踩准波段节奏的极少,多半是亏损的,这部分人今年走入基金市场后,把新基金当成了新股在打。最后封闭期结束后,又开始忙着赎回。

今年爆款基金不少,很多新推出的新基金几乎都是发行3天内就已经结束了。不少人也被这样的盛况吸引,甚至不少朋友是因为今年降薪才想要投资基金,想要在资本市场获得收益真的那么容易吗?何况还是选择一只没有历史业绩可以作为依托的新基金呢?

所谓的热点,就是大家都不知道该做点什么了,只想通过另一种方式多赚点钱,于是扎堆一起买了基金吧(这句话是个人看法,不喜,请海涵!)。

3、 爆款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大消费板块的投资还在继续吗?是否还在持续加仓呢?这两个问题,问问大家也是在问我自己的,白酒等细分领域还是否值得投资,就拿白酒说起吧,从2018年开始已经有估值显示白酒高估了。理智的人都在分析,白酒不该再进入,风险太高,事实是有不怕风险的人在白酒板块中进出好几回还都平安无事,甚至盈利了。这点让很多胆小的投资散户都蒙圈了,一直说高估,但也一直很坚挺啊。没有一点点有下跌的迹象呢,难道是判断失误了吗?

因为大家都在看好白酒,就今年的行情,人家白酒基金也狠狠的赚了一把呢?说是爆款不过分吧,为什么白酒是爆款呢?关键还是背后的持仓是哪些人,散户有资金量支撑起白酒的高价吗?显然从资金角度就只能放弃了,唯一的解释就是机构持仓,而且是持仓以后一直没有卖出过,只有这样才能一路抬高白酒走势。市场的繁荣能够持续多久,就看机构们能坚持多久了。

新基金发行就成为爆款,是否该入手还是观望,亦或直接放弃投资新基金,都是自己的选择,只要看清爆款背后的逻辑,知道其中的风险,自己能够承受,那么无论哪种选择都无悔!

小麦觉得这个问题还谈不上策略,更多是心态的问题。

今年以来,基金规模大幅度暴涨,刷新了很多历史纪录,过往罕见的爆款基金,在今年更是频频出现,100亿的募集规模已经不再是顶。

在爆款基金频频出现的情况下,不管是基金公司本身、还是代销平台都会借此大力宣传,给投资者营造出一幅“稳赚不赔,买了躺赢”的画面。

不少投资者在各种攻势下,很容易直接上车,购买了“新基金”。

那么这些爆款基金真的会带来高额的收益吗?

统计显示,从相对收益来看,爆款基金产品成立后的3个月及后6个月,有超过1/3的产品业绩位于后1/4分位,占比最高。

随着时间延长,这一现象得到改善。但是,在爆款产品满3年后,也仅有50%以上的产品业绩位于前1/2分位,还有很多产品成立后,一直稳定在同类产品后1/4。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样的基金就是伤害。

原因也很简单,爆款基金一般发生在行情走牛的阶段,这个时候最容易吸引“新手”,但是新基金在成立之后需要一个减仓期,因此不能在合理的位置完成仓位,常常建立在高点,业绩相比同类自然不足。

因此,从纯粹投资来看,在低点买入过往业绩不错的“老基金”是更为合适的选择,“爆款基金”固然有着明星基金经理加持,但在建仓点位上存在天然的不足,与其期待“爆款基金”带来超高的收益,不如记下明星基金经理,直接买现成的“老基金”。

4、如何选出5支最佳基金作为一个组合?

7年前,还是基金小白的我,总喜欢乱买一堆的基金,这样子累不说,收益还非常一般。后来,我学会了构建基金组合,收益也水涨船高

特别是最近几年,我的投资收益已经超过每年的工作收入,这对一个普通工薪阶层的我来说,意义非凡。

要想构建一个出色的基金组合,就必须先选出优秀的基金,一只优秀的基金,是由基金经理和投资的赛道来决定的。

在我的组合里,不和网上普遍说的那样,要股债之间平衡,要大类资产之间平衡,要国内外资产之间平衡。在股债之间,很显然,权益资产的长期收益要更加优秀,类似于黄金、原油和大宗商品等资产收益的稳定性和投资的难度,决定它们并不适合大部分人,而中国经济的未来,从全球范围内来讲,没有人的潜力比我们更大,所有也没有理由不重仓中国。

话说回来,我们构建基金组合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选出优秀的基金。

在我挑选基金的原则里,有“三选”和“三不选”,执行好这个原则,挑出来的基金就不会差。

有哪三选呢?

一选:优秀的基金经理。何为优秀的基金经理呢?最基本的定义就是至少经历过一轮牛熊,并且能保持业绩优秀,经过市场和时间双重考验的基金经理。比如兴全的谢治宇、董承非,富国的朱少醒,睿远的傅鹏博,易方达的张坤等,他们的都是经过市场和时间的考验,已经证明自己能力的基金经理。

二选:优秀的投资赛道。稍微有一点投资经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消费、医药、科技和新能源是目前公认的四大核心赛道,不论从短期和长期来看,它们都将长期处于高景气度。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投资这几个赛道的混合基金或者主题基金就足够了。

对于稳健的投资来说,可以选择消费和医药,而相对专业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科技和新能源。前两者的业绩有确定性,后两者的未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也决定了它们的脾性不一样。

三选:优秀的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的管理风格和经营理念,对基金和基金经理的成色是有很大影响的。一个基金,要想保持长期的稳定性,跟它背后的基金公司关系非常大。不同基金公司的经营策略的不同的,考核制度也千差万别!

有的基金公司热衷发行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旗下的基金多如牛毛,只知道圈Q。而有的基金公司热衷于打造精品基金,发行的基金虽然少,但几乎个个都是精品。比如说我们熟知的兴全基金、东方红基金,个人认为他们都是非常有良心的基金公司。

执行好这“三选”,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就足够了,但是,有些基金和基金经理的伪装能力太强了,很多人很容易误选,这时候,就要通过执行“三不选”原则来降低踩坑的概率了。

有哪三不选呢?

一不选:站在短期风口、业绩爆炸的基金。大多数投资者投资基金亏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追热点,看到什么涨得好就追什么,而往往这时候,就是主力收割韭菜的时候。如果买基金能通过看短期业绩排行榜来赚钱,那三岁小孩都能做好基金投资了。

二不选:重仓冷门行业或者夕阳行业的混合基金、主题基金。除了四大核心赛道的主题基金,其他的都可以不用看。我们做投资学会做减法很重要。今年的碳中和主题基金涨势非常好,而过去两年霸屏的核心资产基金却雄风不在。

很多投资者并不清楚碳中和主题基金重仓的是什么样的股票,看到长得好就使劲买。殊不知今年领涨的碳中和主题基金重仓的是钢铁、煤炭、电力等夕阳行业,长期来说要取得好业绩非常困难,一旦追高被套,回本的时间会很漫长。

三不选:挂羊头卖狗肉的“明星”基金经理。对于那些从业时间不到三年,没有获得过任何奖项,名下挂的基金数量巨多,喜欢集中重仓某一行业的基金经理来说,我们要慎重。

基金公司为了宣传,为了流量,凡是有一丁点业绩的基金经理,都要吹成明星,其实际能力几何,很难说。把钱交到这些人手上,跟买彩票差不多。

吃透了“三选”和“三不选”这个方法,我们挑选出优秀基金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其实我自己的基金组合里,基金数量一般都在10只左右,在我看来一点也不多。如果说要挑选5只基金组成一个组合也行,但在我心中不够完美。

适合大多数投资者的组合

第一只:兴全谢治宇的兴全合宜,兼顾A股和港股不要跟我说老谢今年的业绩不行,我只知道过去八年,他的业绩很牛,而且还是经历过一轮牛熊考验的80后明星基金经理。他的风格主要是分散投资行业大龙头,单一行业的配置一般不会超过20%。风格稳健,择时和选股的能力都是顶级的。

第二只:中欧周应波的中欧时代先锋。这只基金的风格主要是科技成长,2015年成立至今每年的业绩都非常优秀,要说相对差点的就是2020年。主要是由于周应波名气越来越大,基金的规模也水涨船高,这对于一个主投科技成长方向的基金来说,影响很大。还好后面逐渐调整过来了,这也足可见周应波能力的不凡。

第三只:嘉实姚志鹏的嘉实智能汽车。这只基金长期重仓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题材,成长空间非常大,而基金经理姚志鹏已经有超过5年相关行业和主题的投资经验,相对最近两年才红起来的新能源基金经理,姚志鹏的经验更加丰富,也更值得信任。

第四只:景顺长城刘彦春的景顺长城绩优成长。该基金投资A股和港股,长期重仓大消费,是一个可以和张坤齐名的消费股投资大神。

第五只:工银赵蓓的工银前沿医疗说起医药领域的投资女神,首先让人想到的是中欧的葛兰。其实,工银赵蓓比葛兰更加优秀,在过去四个完整的投资年度里,该基金每年都取得优秀的业绩,同业排名非常靠前,投医药选赵蓓准没错。

以上这五只基金涵盖了消费、医药、新能源和科技四大核心赛道,兼具稳定性的同时,业绩的爆发力也值得期待,可以说,是可以长期持有的组合。

但是,组合构建完成只是我们投资的第一步,我们还要做好仓位管理和择时。

关于仓位管理

永远都不要满仓,满仓没有好处,坏处倒不少,一是徒增投资焦虑,二是失去投资主动性。

在这里,根据自身7年来总结的经验,建议40%的底仓,不到大牛市不卖;30%作滚动,什么意思呢,简单点说就是高抛低吸;最后剩下的30%留到股灾或者市场超预期大幅调整之后加仓。

满仓是很多人的通病,生怕错过每一个机会。其实只要市场不关门,我们还活着,就一直有机会。手里留着一定的资金,待到大跌之后补仓,捡便宜的筹码,何尝不是聪明的表现。况且我们大A动不动就暴跌,满仓你能受得了吗?

关于择时

择时很难,而且在大部分时间择时是无效的,也是没有意义的,那是不是说不用择时,一直持有就行了呢?非也。

A股还处于成长期,波动非常大,动不动就上蹿下跳,这时候就给了我们择时的机会。其实择时是投资中最难的环节,不管你有多少年的投资经验,择时都不简单。

作为普通投资者是不是就跟择时这种高大上的技能无缘了呢?非也。

首先,我们要有勇气承认自己是一般人,是普通人。

在身边人都满目入场买基金的时候,在市场卖菜大妈都给你推荐基金的时候,在新基金发行天天都大爆款的时候,大概率就是市场阶段性顶部的时候。这时候,大胆卖掉30%的仓位,不用担心踏空后续的行情,因为我们还有40%的底仓。

而在市场经过大跌之后,一般在调整15%-20%的幅度,一般就到位了,除非出现了系统性风险,股灾要来了。

在大幅调整之后,往往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震荡,不会立刻转头向上,当那些耐不住寂寞的投资者就会割肉离场的时候,已经没有人愿意谈论基金,即使有,几乎都是抱怨。如果不幸在加仓30%以后,市场又再次大幅调整,这时候,就可以动用最后30%的资金了。

即使我们补仓不能补在最低的位置,但只要是底部区域就没有问题,剩下的交给时间就完事了。

至此,财研史观的观点是:

5只基金构建一个基金组合,对于大多数初入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已经够用。但随着自己经验和专业性的提升,可以逐渐将组合基金的数量提升到8只,甚至是10只。

个人觉得10只基金更加合适,配置也更加全面。组合可以包含一只分散重仓大龙头的蓝筹基金占15%,一只偏成长风格的基金占15%,四只核心赛道主题基金占40%,两只年度低估主题基金占15%,两只QDII基金占15%。

在兼顾成长和价值的同时,还能挖掘海外和低估的机会,在我目前的能力范围内,这是我能把控的最优组合。

此外,构建好组合之后,一定要做好仓位管理和择时,不然,组合的作用就会大大削减。

与此同时,我们一定要用至少三年不用的闲钱参与投资,并持长期持有的心态,不追涨杀跌,剩下的就交给时间,结果一般都不会差。(本文涉及到的所有基金,基金经理,基金公司,均限于交流学习,不作任何推荐,抄作业后果自负)

既然组建组合,那就要选不一样的基金:

1、景顺长城绩优成长混合30%,A+H两地消费股,春春的实力没得说,别问我为什么不选张坤蓝筹,盘子快700亿了,玩不起

2、交银新成长20%,交银三剑客的带头大哥王崇,长期重仓行业龙头,行业分散,以绩优蓝筹为主,业绩稳健优秀。

3、中欧时代先锋15%,周应波,持仓偏向科技成长,长期业绩优秀。

4、富国蓝筹精选股票20%(QDII)投资港股,一众互联网科技龙头赴港上市,越来越看好港股龙头的投资机会。

5、广发全球精选混合15%(QDII)美股高吗?看看人家的龙头股,可比A股的龙头估值低得多

我买了六只基金,分别为以下几个:

1.招商中证白酒指数(白酒基金-----百亿基金经理侯浩,年后白酒一直在跌,慎重)
2.工银瑞信总回报灵活配置混合A
3.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白酒混合基金-----金牛奖得住刘彦春)
4.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医疗混合基金-----基金经理女神葛兰,医疗和消费是永远的主题,可以配置一个医疗行业基金)
5.中银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A
6.诺德价值优势混合

买基金是个技术活,要擦亮眼睛、理清思路,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追风。要考虑以下几点:

1.基金规模的大小。如果基金规模太小的话,容易面临清盘的风险。

2.基金的成立年限。要选择成立三年以上的优质基金,小于一年的别考虑。

最后,祝大家在2021年买基顺利,基基上涨,财源滚滚,天天吃肉。

同意的点个赞!点赞的新年大发

5、为何2020年开年就爆款基金频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0年疫情之下爆款基金频现主要可以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来看。

宏观上看,流动性增强,且股市整体处于黄金坑。

2月3日央行1.2亿元逆回购和2月17日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也降低了资金成本,这个促成了股市的异常火热。此外,疫情导致很多股民在家,空闲时间多,加速了股民的炒股热情。截至前两天,股民数量突破1.6亿。

股市经过春节后开盘首日大幅下跌后慢慢回涨,股市整体市盈率处于历史地位,股市处于黄金坑形成共识,长期看好中国的观点也逐渐成为主流。

微观上看,主要有三点。

1、爆款的基金主要是权益性投资较强的大型基金公司,本来就有很好的吸引力。

2、爆款多集中在科技、消费等市场热点领域,引发认购热潮。

3、近几年来,炒股不如买基金的观点也慢慢升入人心,导致基金认购暴涨。

2020年之所以频频出现爆款基金个人认为主要是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回落、市场流动性充裕和A股吸引力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房地产市场对于资金的吸引力下降,而市场资金开始寻找更加投资价值的地方,A股作为价值洼地自然就受到市场的青睐。

2020年爆款基金的现象——市场反弹点燃投资者热情

2020年广大股民经历了一波股市惊魂,受到疫情扩散的担忧影响,A股在春节后开盘的第一个交易日出现了跳空352个点大幅低开,很多投资者都在忙着割肉离场,据统计这一天全市场基金零售渠道赎回约1000亿,赎回量占比约10%。截止收盘上证指数下跌了7.72%,深成指下跌8.45%,有3188只跌停,占交易总家数的84.79%。但是后面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大盘已经修复实地,回补了这个缺口。在这个回补的过程中,聪明资金的不断流入是能够使得大盘回归的推动力。这不但包括北上资金,也包括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绝大部分都看好目前A股的投资价值,通常有远见的基金经理都会选择在相对合理的点位推出自己的产品,因此很多公募基金纷纷在节后推出了自己的重磅产品,特别是以明星基金经理打造的产品。由于明星基金经理的吸引力,加上目前相对安全的点位区间,市场投资者的热情被极大的煽动,市场出现了对明星产品的哄抢。

2月6日,鹏华价值成长混合基金在招商银行单日发售超50亿,全渠道累计近70亿,提前结束募集。2月18日交银施罗德瑞思三年封闭运作混合基金首发,50亿限额,当日结束募集。2月19日,陈光明旗下第二只开放式基金睿远均衡价值开始认购,发行当天便有超过1200亿元资金抢购,打破公募认购纪录,配售比例仅为5%左右。据统计市场上还有很多公募基金产品都出现了提前募集,这一波快速的反弹,让还没进场的投资者开始跑步进场。

这些爆款基金的出现我觉得是综合的因素导致的,其中行情的快速反弹是最直接的因素,投资者都担忧会错过这一波的行情。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经理也以身作则,他们不仅仅是明星基金经理,更是投入自有资金进行跟投并且锁定,这也给予了市场很大的信心,比如睿远均衡价值的拟任基金经理赵枫就跟投3000万,锁定期为四年。没有信心和能力,谁敢进行跟投?但是深层次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市场资金充足,这个可以从两方面看。

爆款基金产生的背景——房地产熄火+流动性充足

有一句老话,市场不缺资金,市场缺的是信心。实现也确实如此,我们看看银行的理财规模、信托的管理规模、保险的收入规模,哪一个都比公募基金大,再看看房地产市场的存量就更加不用说了,广大投资者的钱绝大部分都在A股市场之外。但为什么唯独是2020年春节后就出现这些包括基金呢?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房地产市场熄火,二个是流动性充足。

1、房地产市场整体偃旗息鼓

根据国家统计局2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房价上涨城市数量明显减少,已经连续8个月超20城房价下调,70城二手房价涨幅已接近负区间。同时,除一线城市房价涨幅略有扩大外,二三线城市房价涨幅稳中回落。房住不炒的基调得到了坚决执行,这使得房地产市场对于资金的吸引力开始大幅下降,甚至还出现了资金的净流出。那这些流出的资金回去哪里?去更有可能取得高收益的地方,处于价值洼地的A股就是一个去处。

根据2005年-2016年近12年百城房价指数和上证综指的价格对比图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走势和A股的走势在大部分时间里是负相关关系的。当房地产市场处于明显的上升趋势的时候,对于A股来说是明显不利的,资金会从股票市场流出;当房价趋于平稳甚至略有回调,这对于股市来说反而是好事,这让股市的回报变得更有性价比。但是房价如果大幅下跌,反而会使得股票市场同步下挫。根据美国和日本的经验,一旦房价出现长周期向下拐点,会对国民的财富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使得国民的风险偏好大幅下降,从而将股市的资金也抽离出来。

2、流动性充裕

为预防疫情对于金融市场的冲击,国家及时对货币政策进行了调整,并迅速向金融市场投放了大量的流动性。

受春节期间突发新冠疫情的影响,海外市场纷纷下挫,国内市场的恐慌情绪迅速蔓延,这使得大家对于节后的金融市场尤为担忧,维护市场的稳定就显得很有必要。在此背景下,春节期间央行就多次表态,并频吹暖风,释放“节后开市将提供充足流动性”的政策信号。

节后第一周前两日,央行共计通过逆回购投放流动性高达1.7万亿;第二周前两日投放流动性高达1万亿。据统计,2月3日开市至今,央行已投放流动性达3万亿元左右,其中,逆回购投放达2.8万亿元,逆回购自然到期回笼达2.5万亿元。

这使得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充裕,而反应在利率短,则是货币市场资金利率整体下移,DR007(银行间存款类机构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和R007(银行间市场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分别下行至过去半年来的最低水平。这意味着货币资金、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因为他们的收益率正在不断下滑,天弘余额宝7天的年化收益率就已经从2.46%下滑到了2.35%。

但如此同时,A股还在3000点左右的位置,这让股市的风险收益比显得更高,对于市场的吸引力也开始大幅提高。这并不是我们口上说说,北上资金也在用实际行动表明他们对于A股投资价值的认可。数据显示,北上陆股通资金自从春节开盘以来就一直保持净买入的节奏,并未明显受到行情大幅波动的影响。

比如春节开盘跳空低开当天,北上资金就逆市大幅加仓,当天净买入181.89亿元。你在恐惧,他们在贪婪。截止2月20日,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420.45亿元。也就是说你抛弃的筹码,已经被外资默默的捡走了。

警惕爆款基金——不要冲昏头脑

在2006年、2007年和2018年也同样出现过爆款基金的情况,比如2006年419亿元的嘉实策略增长、2007年295亿元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2018年327亿元的兴全合宜等等。他们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才出现的,但是他们的收益情况却参齐不齐。比如2007年扬帆出海的QDII,当时乘着国内股市的东风,自然也是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被寄予了厚望。

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资金的疯抢。2007年9月12日,国内首只股票型QDII基金南方全球精选发行,一天之内,募集规模就接近500亿元人民币,远超150亿元的规模上限。为此,国家外汇管理局还不得不开绿灯,再特批20亿美元的额度,最终南方全球精选以约62%的比例进行配售,最终募集规模为300亿元人民币。此后,华夏全球精选、嘉实海外中国、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等3只QDII基金也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纷纷开始募集,无一例外,都是在首发日就实现了超募,而且超募的规模越来越大,从600亿元、700亿元、一路飙升到了1100亿元。要知道那是2007年,这1100亿元的规模直到14年后的2020年才被打破,可见当时市场狂热到了什么程度。

那他们的业绩如何呢?直到今天,依然还有两只基金是亏损的。

截止2020年2月20日,除了华夏全球和南方全球实现了12.4%和11.81%的收益以外,嘉实海外和上投摩根亚太都是亏损的,前者亏损7.4%,后者亏损14%。这就是当时追高买入爆款基金的代价。所以不是所有的爆款基金都值得我们追捧的,我们也要结合市场的情况,产品的结构进行综合判断,切忌盲目的跟投追涨。

总结:2020年来连续出现多只爆款基金其实是有一系列原因的,这里面既有房地产市场疲软的影响,也有A股价值洼地点位的支撑,还有流动性因素的助力,更有产品自身方面的加持,比如明星基金经理,过往优秀的业绩,跟投保障机制等等。最后提醒投资者应该理性分析爆款基金背后产生的原因,切勿盲目的追捧。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2020年爆款基金频现,而2020年的首只基金更是卖超600亿,这是上演了一幕公募牛,笔者认为也是有三个原因:一个是2019年公募基金业绩太好;二是其他投资渠道低迷,资金转场;三是疫情导致的流动性过剩。

1、2019年基金良好的业绩形成了背书

在投资方面,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根据过往的信息做决策的,而根据未来的趋势做判断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做到,但是资金是在前者手上。所以,引起了前者的注意,那么资金就来了。

2019年前成立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涨幅在47%以上,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涨幅在45%,而收益率在20%以上的基金占比高达95%以上,收益率超过50%的更是高达36%,这种赚钱效应确实很牛,影响力也很大。

笔者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在开始“炫耀”去年的收益率了,一谈论股票就就打开了他的基金,看着不同的基金,但是收益率都不错。而这些人几乎不直接买股票的。

2、其他投资渠道低迷

在2019年的基金收益率大涨的情况下,在赚钱效应的背书下,那么对于场外的资金是很有诱惑力的,从2013年的利率市场化以来,居民就不再甘心把钱放在银行吃利息了,总是寻找各种各样 的投资渠道,而那些年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投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

结果就是一地鸡毛,不知道有参与过各种投资的人没有有算过一笔细账,这么多年,赚的钱和亏的钱到底是谁多?这个目前是没有权威数据能够支撑,但是笔者身边了解的情况是亏损的钱恐怕比赚的要多。但是样本太小,不敢说是普遍现象,但是也说明了一个倾向。

过去2年互联网金融捅的篓子不小,大大小小各种 跑路的,倒闭的,这些都是真金白银,而互联网金融传销也同样在肆虐,而且玩的还是相对比一般人有钱一点的人。

这些花样频出的投资渠道最后都让投资人伤透了心,这个时候碰上基金这么好的收益率,那么资金纷至沓来。

在中国掌握财富的大多是女性,财政大权一般都是女性掌握的,而女性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胆小,直接买股票是不敢的,但是大家对基金的印象通常都是风险要低一些,所以女性通常都是买 基金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更加容易被忽悠,因为感性,那些在互联网金融里面踩坑的也通常是女性居多。在渣男面前女性很容易沦陷,而 各式各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就好比是投资界的花样渣男,让女性投资者沦陷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这样的老实男人(基金)来接盘了,而基金在2019年的出色收益率,就好比是事业小成,日子小康的老实人。

上面没有对女性不尊重的意思,就是单纯做一个比喻。

3、疫情造成的流动性过剩

这个看起来有点不好理解,疫情明明是对中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的,怎么还会造成流动性过剩,这个笔者之前也不理解,但是最近股市的红火,笔者算是理解了。

一则中国的GDP已经是百万亿级别了,就算短期损失2万个亿,也就是2个点的比例,对中国经济整体的影响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二来就是中国的居民储蓄高达74万亿,而负债其实也就是30万亿,这样数十万亿的储蓄,稍微拿点出来还是很客观的。

最后就是疫情导致大多数人不能外出,只能天天刷抖音,追《新世界》,然后一边追一边吐槽,说编剧太坑,这样多的时间无聊的打发,而且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少,购物的需求又无法释放,也就是花钱的地方没有了,这个时候投资股市,那么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再结合前面几条,那么就可以理解了,否则真的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基金频频爆款,股市这么火,创业板今年的涨幅都19%了。

一句话,时间太多,太闲了,也会导致人有投资的冲动。

6、2021年基金什么时候布局?

给2021年还在买基金的投资者一个建议,坚持定投,不要刻意地去加仓减仓。

2021年是股市修复的一年,也将会成为基金修复的一年。

所谓的修复年,就是股票价格经过时间的洗礼和验证,回归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区间,也可以理解为合理的估值区间。

同样的,持股的基金,经过2019、2020两年的上涨,在2021年一定是一个价值回归的行情为主。

可以说,2021年,大概率是一个震荡年,而且总体的振幅不会太大,可能在20%以内。

但是,基金的最大回撤,可能要有30-40%。

如果按高点是3731来算,低点可能在3000点附近,也就是围绕3400点上下10%进行震荡。

想要去抄底基金,或者频繁去做高抛低吸,其实是不太合理的。

即便我们准确的预测了总体行情的震荡起伏,也很难对于行情到底是先涨后跌,还是先跌后涨有太多的判断。

所以,坚持定投,可能是2021年对于基金操作的最好策略。

2021基金布局什么行业?

一句定投,可能说明白了基金如何投资,但是基金投资本身,肯定是有行业主线的。

简单的说,基金投资也是分为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的,可以说,根据不同的行业情况,要做不同的选择。

短周期行业。

短周期布局,一定是当下在复苏期的行业。

2020年,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行业,2021一定是复苏期,诸如,航空、旅游、酒店、文化、娱乐等等。

这些行业由于2020年业绩不太理想,所以非常惨淡,2021年业绩复苏的话,基本面上会有较大的改观。

加上今年震荡的行情,资金也要有去处,分流一部分进入这些行业,成了大概率事件。

另外还有一些周期股,尤其是资源股,受到全球通胀,资源价格上涨的刺激,业绩也会有一定的利好增长。

短周期布局,出现一定的涨幅,见好就收,止盈出局,不要恋战。

中周期行情。

所谓的中周期,通常指1-3年左右的时间。

其实,从政策上已经非常明显了,就是扶持制造业,尤其是中高端制造。

医疗制造(非医药消费),芯片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电池,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制造、军工制造等等,都是发展中的重点。

还有政策重点扶持的,农业、种业、养殖业等等。

中周期布局的行情,往往会出现脉冲式爬坡上涨,有一定能力的可以高抛低吸,如果没有能力的,长期定投即可。

长周期行情。

长周期的逻辑依然非常简单,医药白酒食品饮料,消费类个股。

这些行业长期受到人口红利、货币红利、内需拉动的红利刺激,企业的业绩将会出现稳定的增长。

股价未来大概率会根据业绩,围绕合理估值上下震荡,估值高了就回头两步,故意低了就上涨一下。

长周期的个股,长期定投即可,穿越时间周期,赚到行业中那些龙头企业增长的钱。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投资方式,但是需要明确的是,2021年的基金,是行业播种布局的一年,不会是一个收获年。

主动管理型基金如何投资?

除了相对比较被动管理的行业基金,很多人还会把目光投向主动管理基金。

毕竟,从长远角度看,主动管理型基金才是最体现基金经理实力的。

这类基金的投资,其实就比较简单了。

基金经理会负责选择行业中优质的蓝筹,并且在合适的时候买入。

选择主动管理型基金比较简单,挑选历史业绩尚可,回撤率控制较好的,夏普比率较高的基金即可。

当然,也不是每一位基金经理都善于捕捉震荡市的行情,所以可以适当选择多位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多只头部基金进行投资。

主动管理型基金,在熊市里注重布局,震荡市里注重调仓,等到牛市才收获利润。

所以,我们在布局阶段,不要过分在意收益,毕竟基金是长跑。

想在震荡行情里,买到能够短跑的基金,其实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心态一定要摆正,才能拥抱机会。

债券基金有没有投资必要?

在2021年,对于债券基金的布局,一定是有必要的。

尤其是在政策面着重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年头,债券的违约率会偏低,总体债券的收益率就会好一些。

当然,我们也观察到,现在垃圾债的收益率也在一个相对比较高收益的水平,总体上债券也会有一定的风险,并不是百分百安全。

但比起整体资金流动性偏紧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会更稳定一些至少会比2020年好很多。

所以,2021年基金的布局中,债券基金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其他基金的配置

2021是全球通胀的一年,这个大环境已经是确定的,因为美国大量的投放货币进入全球市场。

除了黄金的价格还没有完全起飞,其他大宗商品资源类价格飞涨,只有黄金受到比特币的影响,价格还算在合理范围内。

在全球通胀的大环境下,这些大宗商品类基金,其实机会还是很多的。

所以,适时的布局一些其他类别的基金,也是完全可以的,并不用完全把眼光放在股票基金上。

基金投资本身,有很多要点。

1、长周期投资。

股票基金已经连续两年获得非常不多的收益,那么未来一段时间进行合理的估值修复,也是非常正常的。

把时间跨度拉长了来看,基金取得15-25%的年化回报才是正常水平。

所以要做长周期投资。

2、均衡配置。

基金也好,行业也罢,资金不会长期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简单的说,一段时间的行情上涨过后,基金同样会进行估值修复。

所以基金出现超涨之后,不要去盲目追高。

同时,进攻型基金配置一些,防守型基金也配置一部分。

攻守平衡,更容易穿越牛熊。

3、多看少动。

基金投资,不要去频繁操作。

买基金不是买股票,没必要每天频繁操作。

一方面基金的手续费不低,另一方面基金短期波动并没有像股票那么大。

绝大多数买基金的投资者,本身对于行情没有判断能力,所以才买的基金。

盲目操作,结果就是错误的概率就很高。

基金投资,把握大趋势大方向最重要。

2021年基金什么时候布局好?一般年份春节前布局基金比较好。A股市场有句话叫“冬播秋收”,就是冬季买入股票,9,10月份卖出,这是炒股获利的一般规律。股市行情好,大多数基金收益也高,基本是一个节奏。

基金收益高的大多是股票型基金,意思是投资股市的基金,有可能获得高额的回报。那么这类基金,必须随股市的行情运作,在冬季布局,一般年内获得较高收益的机会比较大。

基金“冬播”,也并不是说非得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买入,比如昨天是小寒,小寒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日子,这并不是等于现在就该买基金了。因为A股从去年12月30日到今天,上证指数已连续上涨了五天近200点,市场目前已显疲态,大多数股民这几个交易日是赚了指数亏了钱,预计明后天市场会开始调整,春节前一定会砸出一个较大的“坑”,为二月下旬,大概春节后先来一波春季行情作铺垫,所以想投资基金的朋友别着急。

上面说的相对来说有点专业的味道,其实投资基金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也不用信什么“冬播秋收”的那些说法,我觉得把握住以下三点基本就可以了:

一是手里有闲置资金,一段时期内又用不上,这个期限应该要有多长?至少得有一年时间吧,不能再短了,基金不是炒股,快进快出获利不太容易,还容易犯急躁的错误,不仅挣不到钱,还可能搭一部分本金进去,所以手里有确定一年内不动用的资金才适今投资基金,一年时间都保证不了,那还是做大额定存更合适。

二是手里拿着钱,别急着出手,买入的时机把握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个时机对于大多数没有理财经历,对中国股市非常陌生的基民似乎是难以把握的。其实不然,关键是想买基金的人,要记住一个字“等”。要学会等待时机,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阶段性时机”,就是在股市十分低迷,很多股民对股市充满失望的时候,就是非常好的买入时机,平时只要看看电视上的、网络上的股评就明白了。

三是要选择近几年基金业绩排名基本都在前30名的基金经理,这些基金经理名下的盘子又不是特别大的老基金,或者是这些基金经理新发行的基金,这两种都可以。比如2020年就有100多只基金年收益超过了100%,从这些人中看看有没有前两年管理的基金收益也是靠前的基金,肯定能找出连续三年以上业绩比较靠前的基金经理,就买他们管理的基金。

做到上述三点不难吧?一点功夫不下,闭着眼睛买基金,除非碰上大牛市,否则不可能有好的收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适合基金投资,多少还是应该做点功课吧!

炒股不如买基金,已深入人心,2021年怎么布局,我认为可以按照季度来划分排兵布阵。

先说一下当前形势吧,不了解下当下,怎么看未来呢?

先说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有个点我希望你注意一下,就是2021年八项重点工作

  1.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2.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3.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4.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5. 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
  6.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7.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8.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我的理解是,扩大内需,利好于消费,相关的领域有教育医疗养老;强化科技力量,利好于创业板科创板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发展会有推动作用;碳中和利好于新能源,新能源目前比较成产业链的就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同时清洁能源电力行业也会受益。

再次强调一下,基金是长期投资,用三到五年闲置资金去投资,投资不是投注机!

一季度

布局消费,理由是一季度市场公布数据不多,同时年初货币相对充足,因为有“春节”的消费旺季拉动,布局消费行业或者中证500是个不错的选择。

提醒一下,虽然现在白酒一直在疯涨,但是靠喝酒拯救不了中国经济的,所以短期行情是有,不建议长期持有。

新年第一天,是涨势良好,也是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二季度

还是要回到疫情上面来说,虽然整体货币政策趋紧,但是进出口贸易我认为还是会保持到上半年,疫苗的出现是利好消息,但是从疫情得到控制到回复生产制造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我认为至少半年还是能靠进出口拉动的;可以关注的行业是有色,白色家电,新能源汽车,还有大宗商品,光伏ETF等。

“北上资金”可关注流入哪些企业,作为参考之一。

三季度

三四季度还是以权益资产,债券为主,基于对国内阶梯式上涨的形式,长期看好,但是不确定因素仍然加剧,建议关注下市场行情,比如新能源车、汽车零部件、计算机、机械制造、化工等,布局一些周期性产品,其实银行资产,也不错!

四季度

如果四季度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并且发没有反复的话,可以关注下航空,机场,海运等基本面。

总结一下,整体还是布局权益资产,有些热门行业可以继续维持热度,比如科技类产品,除了在5G、芯片、新能源车、人工智能AI等领域。同时也要关注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适当的布局银行,航运,机场等周期性比较强的行业。

再次提醒各位,在做任何投资或者交易前,必须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计划,明确投资目标、选择标的,以及为什么选它、在什么情况下止盈或止损,便于督促和约束自己,不要过早的丢掉自己手中的筹码。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记得给我点赞,点关注,也可以在文末留言分享你的投资感受,我们明天见!

7、现在感觉基金快变成股票了,小起大落你怎么看?

之前本ID就分析过,股票和基金的差异,其实个人认为你有一定能力还是选择股票作为投资理财的工具为宜,除非你不愿意动脑筋,那就买基金吧,呵呵呵

真是搞笑基金本来就是股票的一部分。

基金按投资标的大体可分为四类,风险从低到高分别是: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包括股票指数基金)!

基金快变成股票了主要是指股票型基金!原因是因为股票基金将基金资产的80%投资股票,很明显他的风险较高,基金净值随持仓股票波动而波动,可能成倍的增长,也可能腰斩!

发行证券投资基金的最初目的是想引导普通投资者通过基金进入股票市场,普通投资者通过长期投资基金,获得隐定的收益和降低风险!

可是希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上周指数4连跌,特别是7月16日周四还弄出百股跌停的股灾,基民赎回引发的基金被动减仓,也是砸盘的主要力量之一。普通投资者把基金当成了股票短炒,和直接入市买入股票没有区别!追涨杀跌的人性本质不会改变,基金不是股票,不是用来炒的,首先是基金申购手续费高,再加上赎回时间上要三四天时间,真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但是却偏偏有一些投资者将基金当作股票来“炒”,在净值下跌的时候申购,在净值上涨的时候赎回,结果把自己折腾得身心疲惫,还没赚到钱!

8、最近基金势头一直很猛,现在可以上车吗?

基金这里说的是股票型基金,受股市影响,涨的还可以。但是,还能不能入市,完全看你个人判断。因为大盘已经从上个月的两千八九,涨到现在的三千四五,涨了六七百点,差不多就是一轮一般行情的幅度。接下来,是涨还是跌,众说纷纭,全靠自己去把握。

本人上个月初,在告别股市十年以后,使用小额资金试了一下。如今大约达到百分之二十五的收益,感觉还可以。可惜股票基金投入太少,两只各一万,债券基金重仓求稳。结果债券基金一个月小亏近一千,倒是股票基金赚了五千。

上周,果断斩断债券基金,清仓出来。又小幅加仓股票基金一万。计算收益时,正好是上周五,大盘大跌近百分之二,还好我的两只基金只跌了百分之一。三万块钱跌了三百多,比较抗跌。昨天,大盘重回升势,虽然冲高回落,但是仍然涨了近两个点,深市、中小板、创业板势如破竹,我便再追加一万。我的基金昨天也有百分之四的收益,进账一千三百多。

四十天左右,除去亏损,收益五千多,大约百分之二十五。如果不是债券基金拖累,收益超过百分之三十。除了仓位太低以外,比较满意。

但是,控制仓位,也是控制风险。市场变幻莫测,说变就变。要想活的长久一点,就要克服贪恋本性。

以后的市场,仍然不可预测,全靠悟性

近期市场的利空较多,7月24日,上证指数下跌3.86%,创业板更是暴跌了6%。

这一次下跌主要是由于市场上出现了较多的利空因素,譬如,中美两个大国国际关系紧张,以及短期上涨过快获利资金较多,出现了获利盘出逃的迹象。

过去一个月的时间北向资金连续流入,近一周以来北向资金又连续的净流出。

因此,市场先生总是聪明的,借机进行了回调。

面对短期面临的调整,以及过去一个月基金申购的火爆情况来看,如果想在这个节点买入基金或者说建仓,建议还是耐心等待机会,等待整个盘面企稳之后,再次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调,都是上车的好时机。

买卖基金最重要的两个点:

第一,买得足够便宜,也就是说市场的整体估值以及板块的估值足够低的时候介入,这才能够在未来的上涨过程中吃到更多的利润。

第二,购买基金的时候一定不能追高,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A股的火爆程度,已经不亚于2019年春耕的那一波上涨,因此,短期内追高必然会面临着短期套牢的风险。

7月份的大涨让散户情绪高涨,大家都担心错过了财富的末班车,其实整个市场是不缺机会的,缺的是耐心,你看这不就出现了回调上车的机会么。

因此,如果要想要建仓买入,一定要等待在下跌的时候或者说市场回调之后再进行介入,这样则更为保险。

今年的三个主线:科技、消费、医疗,在这段时间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回调,未来如果还将继续杀跌的话,那么这三个板块将是非常好的买入机会,同时如果大盘的宽基指数,也要继续回调的话,那么也是买入的好时机,因此我们只需要耐心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