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为什么要打仗?诸侯国为什么要打仗

jijinwang

伊斯兰国为什么要打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伊斯兰国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因为它的背后有美国的支持,有西方世界的支持,还有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所以,伊斯兰国的存在,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伊斯兰国并不是单纯的反恐战争,而是一场政治战争。因为,它背后牵扯到的利益集团太多了。比如,土耳其、沙特、阿联酋、巴林等国,都是它的支持者。


一:国与国为什么要打仗

编者按

近期,学习时报连续刊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与启示》三篇文章,详细介绍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以及留给我们的反思和启示。现学习时报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爆发的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巨变,列强之间矛盾激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德、美等新兴资本主义强国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迅速超过英、法、俄等老牌殖民帝国。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居世界首位。1900年至1910年间,德国又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二位。1870年至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从占世界总额的23%上升到36%,德国从13%上升到16%,而英国则从原先的32%迅速下降到14%,法国从10%下降到6%。

大国争夺以实力为基础,一旦实力对比失衡,矛盾必然激化。其中主要矛盾是新兴资本主义强国与老牌殖民帝国的对抗。殖民地是帝国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成为列强争夺的主要对象。但此时殖民地已被英、法、俄等老牌殖民帝国瓜分殆尽。其中英国殖民地面积是俄国的2倍、法国的3倍、德国的11倍。新兴强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老牌殖民帝国则全力维护其既得利益。德国企图以武力战胜英、法并瓜分其广大殖民地,同时借助奥匈帝国争夺巴尔干。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结成针对法、俄的军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因在北非与法国发生冲突而入盟,形成三国同盟。1892年,俄国和法国签署与之相对抗的军事同盟条约。欧洲初步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形成的俄、英、普、奥、法五强鼎立的均势局面不复存在。

德国推行“世界政策”,英国构建反德同盟导致双方关系恶化

从1871年德国统一到19世纪末,英德关系总体正常。1890年,威廉二世亲政后推行“新路线”,英德关系恶化。1897年,威廉二世将“大陆政策”调整为“世界政策”:改变俾斯麦淡化殖民地的政策,主张通过殖民主义扩张德国领土;放弃俾斯麦的制衡策略,要求打破欧陆均势,称霸欧陆;大规模建设海军,并任命蒂尔皮茨主持海军建设;与英国竞争,将德国建成强大殖民帝国。德国的“世界政策”与英国的世界霸权存在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德国扩建海军,直接威胁英国的海上霸权;德国企图称霸欧陆,与英国维持欧陆均势的政策背道而驰;德国争夺“阳光下的地盘”,必然闯入占有殖民地最多的英国的势力范围。由于根本利益对立,虽然双方尝试进行协调,甚至还进行了三次结盟谈判,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结盟失败后,英国认为德国既有挑战自身的实力,又有挑战的意图,而且近在咫尺,乃心腹之患。为了全力打压、围堵德国,英国不仅在美洲与宿敌美国和解,而且在欧洲也与先前的敌人俄、法和解并结盟——1904年4月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1907年8月与俄国签订《英俄协约》。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德奥意的同盟国和英法俄的协约国正式形成。协约国的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居于优势,而且使德国处于两面受敌的战略被动。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恶性军备竞赛,欧洲局势由总体和平逐渐走向失控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后,双方疯狂扩军备战,力图全面压制对方,结果陷入了“安全陷阱”,走入死胡同。海军竞赛是双方军备竞赛的主要内容,主要在英德之间展开。1898年3月、1900年6月,德国国会陆续通过海军法案,计划1917年前拥有38艘战列舰、14艘大型巡洋舰及多艘其他战舰。英国坚决回击,1906年建成“无畏”号战列舰。1908年,德国要求加快建造“无畏”舰并缩短主力舰服役期限。英国表示德国每建造1艘军舰,英国就建造2艘。1912年,德国制定第五个扩充海军的法案,英国议会则把“双强标准”(超过世界上两支最强大的海军)法制化。到一战爆发前,英国军舰达688艘,服役人员20.12万人;德国军舰391艘,人员7.94万人。

自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至19世纪末,欧洲大国之间战争持续时间只有3年半,欧洲局势总体和平。但到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的军备竞赛和激烈争夺,使军事危机和局部战争成为欧洲局势的主体。尤其是1912年至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重新划分了巴尔干版图: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归入英法俄集团;保加利亚和土耳其投向德奥怀抱。巴尔干地处欧亚非三洲交通要冲,小国林立,民族众多,各种矛盾交织,两大军事集团的卷入使这里成为“欧洲火药桶”。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引发“七月危机”,巴尔干“火药桶”引爆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奥匈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遭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击身亡,引发一场危机。此后有1个月供大国磋商,但最终结果却是8月全面开战。其中很多方面值得深思。

其一,缺乏真诚、理性沟通,玩弄边缘政策失败。七月危机及至整个一战前的大国外交,定位于争取时间让本国备战,以及壮大自身削弱敌人以赢得战争,几乎没有人真心尝试调解和沟通。斐迪南大公的葬礼,没有一个外国皇室成员或政治家来维也纳参加。同时,玩弄边缘政策的恶习使双方心存侥幸。在一战爆发前10多年,欧洲曾经数次发生危机,大国剑拔弩张直到大战边缘,但最后时刻都达成了妥协,却使边缘政策成为大国外交的恶习。七月危机中,边缘政策再次被视作压服对手的利器,以边缘对边缘,期待对方先退缩,结果“一股脑儿跌入了滚烫的战争沸水中”。

其二,联盟产生绑架效应,小国将大国拖入大战。结盟虽然能够增强己方力量,但也意味着责任和束缚。同盟国有了任何举动,不管是否正义,是否与本国有切身利益,都要挺身而出。1914年7月2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25日,塞接受大多数条件,但奥匈仍于28日对塞宣战。塞尔维亚盟国俄、法立即进行总动员。在此情况下,奥匈盟国德国于8月1日向俄宣战,3日对法宣战。4日,俄、法盟国英国对德宣战。大国被小国拖入世界大战,并使大国在持久的冲突中耗尽国力,走向衰败。

其三,极端民族主义推波助澜,裹胁绑架。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当它适当弘扬爱国主义时,能够凝聚民心、汇聚力量;而当它被无限放大,就变成了煽动仇恨、搅动事端的帮凶。一战前,欧洲民族主义蜕变为对外扩张的工具。为了满足政客和财阀的野心和欲望,统治者操纵民族主义,把民众绑上战车。知识界、舆论界助纣为虐,寻求理论依据。民族主义唤起了民众的战争热情,煽动这种情绪的政府却失去了控制。

其四,观念扭曲导致从上到下轻狂好战以及领导者决策错误。由于认识水平没有跟上工业时代的步伐,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统治者追求“零和博弈”,以“弱肉强食”理念拓展生存空间。多数国家军政领袖没有意识到世界已经进入“总体战”阶段,仍然信奉普法战争的经验:战争进程短促,一两场会战决定胜负,不会产生不可控制的后果。各国的作战计划均立足于速战速决:德国计划39天攻克巴黎,法国人和英国人也认为胜利不过是几个月的事。

但是最终双方却陷入了长达4年的血腥堑壕战,卷入全球33个国家、15亿人口。战火遍及欧洲、非洲、亚洲和大西洋、太平洋。双方动员兵力7000余万人,亡约1000万人,伤2000余万人。沙俄、德意志、奥匈和奥斯曼土耳其四大帝国土崩瓦解,英、法走向衰落。主战场欧洲变成了一片废墟,失去世界工厂和金融中心地位。1914年8月至1918年11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但无论是失败者还是胜利者,都承受着战争对文明和社会造成的毁灭性灾难。(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爆发的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播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危机和矛盾的产物,但战争较量的结果并未解决根本问题。1919年1月18日,一战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讨论与战败国签订和平条约,建立国际联盟。参会各国围绕重新瓜分世界的问题激烈争吵,最终于6月28日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签订《凡尔赛和约》。通过该和约,英、法攫取了最大利益,确立了凡尔赛体系,但引起了德国人普遍的不满。在和会上遭到英、法联合抵制的美国最终也未得偿所愿。

巴黎和会以后,列强争夺的重点转到远东及太平洋区域。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为了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帝国主义列强海军的力量对比,调整它们在远东及太平洋区域特别是在中国的利害冲突,美国发起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美、英、日、法、意、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参加。会议期间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以及《九国公约》,建立起美国占优势的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虽然暂时缓解了危机,但并未消除矛盾。其中最突出的矛盾,一是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引起战败国德国极大的不满;二是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意大利嫌自己在巴黎和会上分赃太少,日本则不满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

空前的经济危机使世界政治、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一战后,世界一度进入了和平繁荣的时代。美国出现了“柯立芝繁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欧洲经济开始复苏。然而好景不长,1929年秋,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经济危机如同飓风一样突然降临。10月24日和29日,美国纽约连续出现了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和“黑色星期二”的股市暴跌。紧接着,一场以股市崩溃为先兆的经济危机席卷美国和全世界。一时间,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社会动荡,人心沮丧,资本主义金融体系土崩瓦解,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

西方各国急于摆脱困难,寻找出路,转嫁危机,为了各自利益不惜损人利己,大打货币战、关税战和贸易战。英国放弃金本位制,使英镑贬值25%,增强英国货物的市场竞争力。英联邦成员国、北欧诸国以及日本相继放弃金本位制。1931年11月,英国联合其自治领、殖民地和其他一些和英镑关系密切的国家,组成英镑集团。针对英国的做法,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宣布放弃金本位制,禁止黄金出口,并拉拢南北美20多个国家组成美元集团。此外,法国联合荷兰、瑞士、比利时、意大利和波兰等国组成“金集团”。各个集团彼此抗衡,激烈斗争。西方国家的这种货币战、关税战不仅没有缓解经济危机,反而由于各种人为障碍影响贸易的发展,从而加深了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崛起,形成东、西方战争策源地

为摆脱政治、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以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的方式,缓解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英、法也对议会民主制进行调整,阻止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上台。但是,在封建主义、军国主义传统浓厚的意大利、德国和日本,却相继建立起法西斯极权体制。

法西斯运动首先产生于意大利。作为一战战胜国,意大利对《凡尔赛和约》十分不满。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明确提出:“要么修改条约,要么进行新的战争。”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成了法西斯主义产生的温床。1922年10月31日,第一届法西斯内阁组成,39岁的墨索里尼任首相兼内政大臣和外交大臣,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诞生。

在德国,面对《凡尔赛和约》的制裁,社会各阶层都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复仇心理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为法西斯主义运动兴起提供了条件。希特勒的纳粹党充分利用经济危机和中小资产阶级的愤懑情绪,采取种种蛊惑伎俩,对广大城乡中小资产阶级进行欺骗和拉拢,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法西斯运动,并于1933年1月上台执政。希特勒上台后即积极扩军,公开挑战凡尔赛体系。1936年10月,德国同意大利签订《德意轴心协定》,结成柏林—罗马轴心。西方战争策源地形成。

与德、意法西斯政党采取自下而上方式夺取全国政权的模式不同,日本法西斯政权是借助天皇制自上而下地实现国家的法西斯化。1919年,东京出现了第一个法西斯团体犹存社。同时,日本军队也兴起了法西斯运动并迅速使日本军部法西斯化。1927年6月至7月,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确定先夺“满蒙”,后取全中国,进而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总方针。1931年9月,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悍然出兵侵占中国东北,迈出了武力独占中国的步伐,此后不断走上与国际相对抗的道路。1936年3月,新上台的广田宏毅内阁完全成了军部控制和操纵的傀儡,日本法西斯政权正式确立。东方战争策源地形成。

为加强与德、意两国的勾结,牵制苏联和英、美等国,日本于1936年11月与德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次年11月加入,标志着东、西方法西斯合流,法西斯侵略集团形成。

英、美等国的绥靖政策和利己主义行为,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

绥靖政策是西方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的妥协退让对策:对法西斯侵略者姑息纵容,委曲求全;背信弃义,以牺牲盟国和弱小国家的领土和主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第一,英、法等国的实力日益衰退而又想维护其既得利益和霸权地位,因此选择了损人而实际上不利己的绥靖政策。第二,英、法等国在一战后普遍存在着厌战畏战情绪与和平主义幻想,影响政府的决策。第三,一战后社会主义苏俄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英、法等国企图利用法西斯力量对付社会主义力量,达到“祸水东引”。

在东方,英、法、美等姑息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美国对事变表示遗憾和忧虑。日军攻陷锦州后,美国只是宣称“不承认主义”而已。英、法态度更加消极,英国甚至拒绝同美国一起向日中发出照会。由英、美、法等国操纵的国际联盟派出的李顿调查团公然偏袒日本,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世界大战在东方爆发。

在西方,英、法等姑息纵容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姑息纵容德、意出兵干涉西班牙内战;姑息纵容德国重新武装并占领莱茵非军事区;姑息纵容德国吞并奥地利,并与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绥靖政策破坏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和团结,使被侵略国家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而被法西斯国家各个击破。英、法、美等国企图以牺牲他国利益来换取自身安全,致使侵略者的野心步步得逞并迅速增长实力,加速了二战的到来,西方大国最终自食恶果。

此外,苏联的利己主义行为起了催化剂作用。1939年8月23日,德国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欧洲政治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德国法西斯的变化,尤其是条约排除了最令希特勒担心的两线作战的危险。条约签订后,希特勒宣布:我已经完成了政治上的准备,以后的路要由军人走了。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大战在西方爆发。(文章

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与启示

108年前,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最终将人类带入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卷入国家33个、人口15亿,伤亡3000余万人。一战结束后,由于原有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时隔不到20年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把84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卷入战火,军民伤亡1亿余人。人类运用自己制造的坦克、军舰、飞机相互杀戮,生命在战争中转瞬枯萎,文明在战火中遭到蹂躏。两次世界大战以规模之巨、破坏之大、伤亡之重、影响之深,在人类历史上占据空前位置。它们既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浩劫,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又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产物,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摒弃霸权思维和武力扩张老路,在平等协商中寻求和平共存之道

世界大战的爆发源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但帝国主义的霸权争夺、大国的霸权思维和武力扩张是根本原因。20世纪上半叶,人类已经具备打世界大战的能力,却仍然采取落后的方式来处理利益冲突。西方列强普遍将国际关系视为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崛起强国强烈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老牌殖民帝国则要全力维护其既得利益。无论是崛起国还是守成国都立足于用战争手段来解决问题,加上适应全球化新阶段的谈判、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最后只好兵戎相见。战争结果更是两败俱伤:德国、奥匈等战败国遭受毁灭性打击,而主要战胜国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虽然经历一战浩劫,但主导世界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仍未看清人类社会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一战后构建的仍是沿袭强权原则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面对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美、英、法等国家为了各自利益不惜大打货币战、关税战和贸易战,结果使危机更加深重。在封建主义、军国主义传统浓厚的意大利、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不仅上台执政,并且表现出更加露骨的对外扩张本质。被侵略的国家和人民被迫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法西斯战争,曾经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分子,被它们自己点燃的世界大战烈火所吞噬。

世界大战告诉世人:战争不是解决争端的最好办法。二战后,人们开始反思,逐渐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以新中国为代表,人类社会出现了以平等和依存求发展的新模式。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倡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对世界大战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远见卓识。然而,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旧安全观、单边主义和“零和博弈”思维仍大行其道,世界大战的阴影挥之不去。而核时代的世界大战将出现什么后果,是不难想象的。维护世界和平,避免世界大战再次爆发,就必须摈弃霸权思维,在平等协商中寻求和平共存之道。

弘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正能量,防止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和绑架

民族主义是在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利益的认同,曾经是生机勃勃的历史推动力,但到20世纪初它开始同帝国主义“联姻”,蜕变为列强对外扩张的工具。一方面,为了满足财阀和政客的野心和欲望,各国统治者极力诱导和操纵民族主义,把民众绑上战车。广大民众被极端民族主义所蛊惑,狂热地投入战争,最终却承受着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巨大痛苦。另一方面,民众陷入战争狂热之后,政府想控制却无法控制,反而被这种狂热所裹挟,失去了最后的回旋余地,使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可逆转,而统治者和他的国家在长期鏖战之后,或归于崩溃,或走向衰败。

一战后,极端民族主义不但没有得到清除,反而在德国和日本等国继续发酵,并与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相结合,形成法西斯国家体制,致使世界大战再次爆发。二战中,纳粹德国为了种族清洗,大肆杀害犹太人,仅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有上百万犹太人被残忍地杀害。日本法西斯大肆宣传“大和民族优越论”,使日本整个国家和民族陷入了集体疯狂,制造出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惨案。但这种疯狂无法避免其最终失败并遭受苦难的命运。

世界大战的历史说明,民族主义一旦走向极端,将造成一国民众集体唯我独尊、盲目仇外,甚至为了微小利益而大动干戈,轻率地把国家和民族推向战争深渊。今天,一些国家仍然迷恋这把邪恶之剑的寒光,以煽动民族情绪的方式制造仇恨和对立。维护世界和平,避免世界大战再次爆发,就必须坚持制止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反对民族利己主义,加强大国互信合作,聚合国际正义力量

一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利己主义盛行,大国各有想法,各有所求。崛起国德国坚信自己有能力挑战英国,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后复仇心切,俄国想在巴尔干地区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英国则力图保住海上霸主地位……欧洲大国在“以邻为壑”观念指导下,一方面以构建军事同盟和扩张军备来加强自身力量,另一方面立足于用战争手段来争取利益和解决冲突。当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发生后,如果各国领袖借参加斐迪南大公葬礼的机会进行沟通,危机有可能缓解。然而,没有一个外国皇室成员或政治家来维也纳参加葬礼,欧洲大国几乎是坐视地区争端和军事危机演变为世界大战,所以基辛格不无讽刺地说:各国领袖曾对任何意外都有所准备,唯独未为外交斡旋留些时间。

二战之前,民族利己主义盛行使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迟迟无法建立,导致二战未能制止或推迟。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开始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在人类历史重大转折关头,有的国家孤军奋战,有的国家袖手旁观。特别是有能力遏止法西斯侵略的西方大国,采取了纵容妥协的绥靖政策。英国首相张伯伦不顾年迈3次亲飞德国,玩弄慕尼黑阴谋。美国宣称“孤立”或“中立”,实则绥靖。苏联在谋求集体安全失败之后,转而与纳粹德国合作。由于大国之间的猜疑,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迟迟未能建立,德、意、日法西斯利用这一点,加快发动二战的步伐,西方大国和苏联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直到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实现了空前的国际大联合,对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世界大战的历史表明,民族利己主义是世界和平的大敌,国际正义力量的聚合是制止大战的手段。维护世界和平,避免世界大战再次爆发,就必须摆脱狭隘的民族利益,铲除嫁祸于人、祸水转移、坐收渔利的思维,将世界和平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真诚沟通,平等协商,共同肩负起维护持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

警惕和平主义思潮泛滥,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战争与和平是一对结伴而行的矛盾,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一战前,欧洲经历自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百年相对的和平与繁荣时期,人们的思想逐渐变得麻木,由于放松警惕而导致世界大战开启。世界大战的残酷性使一战后欧美国家的和平主义思潮盛行,军队和国防建设地位急剧下降,一些国家军人职业被轻视,国防工业衰退,民众尚武精神泯灭,许多人逃避应征。最终结果不仅没有避免战争,而且经受了规模更大、更加惨烈的战争。二战初期,中国、波兰、法国、苏联、美国等遭受重大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忘战思想严重,缺乏对付突然袭击的充分准备。

世界大战告诉我们:慎战但不怯战!越是惧怕战争,战争往往会更快来临。止战更靠备战!越是准备充分,敢于应战,越能保持长久和平。要想赢得和平,就必须具备制止战争和打赢战争的能力。越是和平时期,国民的国防意识越要加强,国家的战备和部队战斗精神的培育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发展自身军事力量和综合国力,为赢得和平和战争提供根本保障。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以及正在进行的俄乌冲突等说明,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在历史的回声中,请记住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告诫:“你想和平吗?那么就准备战争吧!”

猜您喜欢

策 划:余仕勇

监 制:董兆昕

主 编:杨 玺

编 辑:曾玉峰 刘正纲 李晨浩

来 源:学习时报

投稿邮箱:ynwjxmt@126.com


二:诸侯国为什么要打仗

基本都是吧,毕竟战争是劳民伤财的东西,如果控制不好甚至会亡国(例如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所以,古代的君主们如果不是脑子有病,肯定不会随便发动战争,最多也就是开个大大的玩笑(比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好了,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发动战争。

克劳塞维茨在其著作《战争论》中有句名言:“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简单说来,战争也是政治,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最后以及最激烈的手段。

明知战争劳民伤财,甚至动摇国本,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呢?

1、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消除潜在威胁

这是战争最重要的原因,也只有战争能够实现这样的目的。例如高句丽在东北崛起后,对隋王朝形成了潜在的巨大威胁,隋朝只能不断讨伐。

通过战争,可以达到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例如秦国对赵国的长平之战,此战让赵国损失人数达46万,赵国晋阳板块元气大伤,后逐渐无法与秦国相提并论。

而清朝对准噶尔的讨伐,可看做是清朝未雨绸缪的典型案例,准噶尔在清朝眼中,是潜在的巨大威胁,因此清朝用70年时间,也要不断讨伐,最终彻底消灭。

2、确定地区霸权,打压竞争对手

这一点在春秋时期争霸中有明显体现,晋楚争霸是春秋时期最大的事件,通过晋楚争霸的百年缠斗,晋国确定了黄河北岸的绝对霸权,而楚国最终确立了在长江地区的绝对霸权。

上世纪70年代,安南战争结束,国家终于完成统一。但随即开始了对柬埔寨的疯狂入侵,为了阻止安南在中南半岛坐大,中国政府及时出手,将安南打回了原型,确立了在亚洲的绝对霸权。

3、扩大宗教势力,消除信仰差别

这一点在中世纪时期的“十字军东征”战争中体现明显,在长达200年的战争中,欧洲基督教势力甚至动用了十几岁的孩子加入到远征序列,最终全军覆没。

发生在8世纪的怛罗斯之战,大唐西域都护府和阿拉伯帝国发生了激烈冲突,最终唐军失败,虽然战争规模不大,唐朝也没有收到太大损失,但是很快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后院起火,对于西域的经营只能走下坡路,很快吐蕃来犯,西域都护府丢失,而后吐蕃解体,阿拉伯势力渗入,中亚地区开始走向伊斯兰化,这一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在亚洲,帖木儿帝国的东征也有一丝宗教征伐的意味,如果帖木儿不死,和明朝交战,而明朝恰好失败,那么中国北部就会被彻底伊斯兰化。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


三:我国为什么怕打仗

不用瞎担心! 中国领导人想的、说的都是“和平崛起”! 所以,就算美国人“想”打,一个巴掌也拍不响! (如果美国人民知道,中国人民天天想着与美国开战,会喜欢中国吗?换过来,如果美国老百姓天天想着与中国开战,中国人会高兴吗?)

四:我国为什么和越南打仗

因为地盘!因为我国被印度和越南强过地盘,虽然后来强回来了,只是地盘的丢失,在当时关乎国家尊严(那时人心未定),所以就不记录在建国历史上

五:打仗为什么不灭国

春秋时代有灭国战争,但由于规模小,所灭掉的国都是小国,所以并不是很吸眼球。比如,齐桓公灭谭,楚国灭掉周围小国,申、息、六等;秦国灭滑,晋灭虢、灭虞。灭国最密集规模最大的战争当属郑武公连续灭掉十余个小国而建立郑国。
当霸主出现,灭国战争相对受到限制。这些灭国战争并不是普遍的,时常的,而是偶尔的,间歇性的,而最多最常见的战争就是所谓的礼仪战争。其实用战争这个词都有点夸张,按照后来战争的规模标准,春秋时代的战争只能算是小打小闹而且还带着很多所谓的军礼,相互打斗也有一定的礼规。
比如出兵的名义各有不同,以除掉弑君之贼为目的的出兵称为“讨”。这是在本国无力诛杀的情况下,他国为之兴兵除害。另一种出兵叫“伐”,这是一种声势浩大,大张旗鼓,义正辞严的出战。被伐者乃天下共敌,如武王伐纣。再一种是“征”,“征”是一种上讨下的行动。如天子征诸侯,或者有征伐权的大国征伐他国。同等之国不相征。“征”的意思是“正”,用兵去校正其邪恶。其次是“侵”。这种出兵只是引兵至其境内,责问其罪过,如对方认罪,则撤兵,如不认罪,则进兵而变成讨伐。最后一种叫“袭”,轻行掩人不备的一种偷袭行动。偷袭多为无缘无故的侵略,不是一种光明正大之举,非正人君子所为。故春秋时代偷袭之类的出兵很少见。
一切出兵,(“袭”除外)均须经天子许可。非天子之命诸侯不得擅自征伐。《礼记·王制》云:“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斧钺然后杀。”然而自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相征伐而无视王室的存在和天子的命令。《论语》上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初期,天下初乱,这些出兵的规矩多多少少还能被遵守,以后就乱套了,到了战国,天下大乱什么都不讲究了,杀戒大开了。所以战国时期的各国大战除了那点狡诈的谋术外,就剩下血腥味了。春秋不同于战国,多多少少还保留着那些古老的规矩,所以看起来还很有趣。
再说上了战场还有礼仪,要战必须先下战书,不排好队形不得战,象宋襄公那样,还有战当中遇到对方国君要避让,甚至下车施礼,等等,非常有意思。总之,绝不像战果那样除了杀就是杀,杀得只剩下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