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掉了怎么办(基金买在高点了怎么办)

jijinwang
难道是金融危机来了吗?新能源基金还能继续持有吗,以后基金该怎么玩啊,天天掉。发现一个问题每次基金上涨的时候一个个基金大佬就开始各种神预判,每次基金下跌的时候一个个基金大佬就都悄悄不说话了,大行情不好时长期持有也不一定能赚到钱,现在美国佬大量印钱,到处搞事情,一场疫情又让我们久久不能出门工作,现在我终于明白饭一口一口吃,钱一分一分赚,基金对于穷人来说真的不能买,费时费心到最后玩个寂寞,还不如发个来的实在大家认同我的观点吗?

1、支付宝买基金亏了四五万怎么办?

好好学习,让你的认知能力达到买基金可以**的地步。

你买基金亏损了几万,是浮亏还是实亏。浮亏是账面上亏损,但是你的基金份额还在。是这样的话你留着一段时间看看,不行就止损。

是实亏的话,就只能是多学习学习,要不然就去抄袭大佬的。这样的话你不会亏损多少了,可能还赚点。

2、为什么持有的基金最近接连下跌?我该怎么办?

基金建议长期投资,最好不要追涨杀跌,采取定投方式,摊薄成本,持有一年以上为宜。

没钱就卧倒不动,有钱就补仓。既然俺能买,早就了解清楚了,看好它长期走势。不会因为一时下跌就轻易割肉,我是来**的,不是来割肉的。不赚到钱,绝对不卖,哪怕多几个月,或几年。

你买入逻辑是什么,逻辑没破按自己的思路来做,跌5个点10个为基数定投补仓。逻辑破了果断止盈止损出局。

3、如果基金公司倒闭了,或者托管银行倒闭了,那我买的基金怎么办?

基金已经成为当下较为主流的投资方式,但同时基金公司跑路、失联的事件也有发生过,那么基金公司倒闭后基民的钱怎么办?是不是打水漂了?

基金公司倒闭了,我买的基金怎么办?

目前的基金公司分为两大类,一是公募基金公司,二是私募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类型不同则管理的基金产品性质不同,倒闭后给基民造成的损失也不同。

  • 首先,对于私募基金来说,跑路的概率更大,给基民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为什么说私募基金给基民造成的损失更大呢?2018年年中,阜兴资本带着数百亿资产跑路,导致众多投资者血本无归就是个例子。

(复兴资本创始人朱一栋)

说这个事例之前先要说明一点的是私募基金并不一定需要银行、券商或信托等有托管资质的机构进行资金托管,这一点区别于公募基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于私募基金托管问题是这样规定的:私募基金应当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合同约定私募基金不进行托管的,应当在基金合同中明确保障私募基金财产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纠纷解决机制。也就是说只要合同约定不需要托管,那么私募基金就可以不进行资金托管,这就大大增加了私募基金公司卷款跑路的可能性。

其次,即便是进行了资金托管的私募基金,在很大程度上也难以限制其将资金挪用。上文说到的阜兴资本卷款跑路就是很好的例子。

接着上面阜兴资本的例子讲,复兴资本在跑路后,其主要托管银行上海银行曾遭到基民的“围殴”,不少受害基民在银行大楼前聚集、拉横幅要求上海银行承担责任。

上海银行仅作为托管银行有责任吗?中银协和中基协在大方向上都认为托管行无责。但《基金法》中明确规定了托管银行应当履行“安全保管基金财产”的职责。

个人认为托管银行应该尽到“安全保管基金财产”的职责确实没错,但实际上托管银行实在有点“有心无力”。这种“有心无力”体现在哪里?举个例子讲,私募股权基金的流向是投资A公司的股权,那么银行只能确保资金都流向了A公司账户,再往下是无法穿透的。A公司拿到这笔钱用来干什么,划给谁,银行无权,也根本无法干涉,毕竟这是属于该公司的经营内容。

因此,在私募基金没有托管机构,或者即便有托管机构而托管机构无法做到资金流向穿透的时候,风险存在也就说的过去了。正是因为存在“安全保管基金财产”上的漏洞,复兴资本才得以卷款270亿跑路。

所以总结来说,私募基金的风险性更大,大到可能基民真的连本钱都不剩,只能自认倒霉。

  • 再者,对于公募基金来说,风险性不大,即便基金公司跑路,本金一半不会全部损失;

上文我们说的是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对合格投资的要求非常的苛刻,而且投资金额100万起,对于我们小打小闹的普通基民来说确实有点遥远。我们普通基民投资的是公募基金,即少则几十元,多则几万元这种的。

那么下文我们就说一下公募基金倒闭后对基民的影响,买的基金会不会打水漂的问题。

首先,上文已经说了,公募基金一定是有合作托管行的,买基金的钱不是直接进到基金公司兜里的,而是由托管银行托管,银行赚取一定的托管费。托管是第一道安全保障,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基金公司挪用资金的情况。

再者,基金公司的资产和基民的资金是分开管理的,是谁的就是谁的,不会掺杂在一块。说白了,基金公司可以买豪车、豪宅,但是一定要用自己的钱购买,基民的钱是让你来管理,来“钱生钱”的,万万不能用于基金公司个人的消费和支出。

基金公司赚得是管理费和一部分基金盈利,所以基金管理的越好则赚得越多,基金公司分红也就越多。那万一基金公司发生经营性风险倒闭了呢?基民的钱怎么办?

第一种情况,基金公司倒闭,第二家基金公司把基金产品接过来,继续运转。如果接手的基金公司运转的好,那么该产品就能“起死回生”,恢复到之前的盈利水平,基民的钱自然不会受到损失。

第二种情况,基金触发了清盘的条件,即在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续期内,若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200人的,则基金管理人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这时剩余款项就会原路返回基民账户。

虽然基金公司走的破产程序与普通公司无异,但因为资产清算后首先需要支付员工工资和各类诸如律师费、审计费这类的费用,其次还要优先偿还债务,所以实际也没剩余多少资产赔付给基民了。因此基民还是有本金损失的可能。

但好处是因为有托管银行的存在,至少保住部分本金是没问题的,大概率上不会发生私募基金连带本金一起卷款跑路的情况。

再者,从另一个角度讲,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均属于“理财”的范畴,理财就存在本息亏损的可能,所以说:投资需谨慎。

写在最后:

当然上文我们说到的情况只是极端情况,事实上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公募基金公司跑路、破产的情况在成立之初、运营期间就能很大程度上予以避免:

首先,成立公募基金公司的门槛很高,在成立时就已收到严格监管。比如注册资本不低于一亿元人民币,且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对于股东的财务状况、资产规模、征信记录的要求也很高;

再者,运营期间还会受到证监会、银保监会、基金业协会、销售机构等监督和管理。

但极端情况少有发生并不意味着一定不会发生,我们在购买基金产品的时候还是选择优质品牌为好。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微信公众号:投二当家(ID:terhome)

先说结论:基金清盘,你的钱还在。账上的钱都是你的,一分也不会少。


我们持有基金的时候,有一笔不小的费用,每年都要给,从资产中直接扣除。这笔费用叫做托管费,托管银行收取。

支付了这笔费用,我们的资金就进入了银行第三方监管账户。虽说我们的钱交给了基金经理管理,投什么由他说了算。但是,基金经理不能直接把钱划走,银行像一个管家,保管我们的资金。

所以,放心吧,你的钱都在银行,就算基金清盘了,清算后账户里面的钱,能100%全款拿回来。不会出现因清盘导致的血本无归。

基金为什么要清盘?

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共计75只基金清盘。基金清盘,一般有两种,封闭式基金清盘和开放式基金清盘,这两种清盘的原因不一样。


01 封闭式基金到期

封闭式基金一般都有一个存续期,到期后如果不延长存续期,就会进行清盘。

清盘意味着“和平分手”。封闭式基金清盘,本金和收益都会给投资者。如果存续期间收益好,投资者不仅不会亏损,还会开开心心迎接清盘。

不过,现存的封闭式基金已经不多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封闭式会选择转型,变为开放式基金。所以,真正的封闭式基金清盘越来越难遇到。

还有一类基金,更常见,大家买得比较多,那就是分级基金。分级基金在前几年很火,那批胆子大的基民,已经通过分级基金实现财务自由。

随着监管趋严,分级基金会逐渐清盘,最后的清理时间是2020年底。今年上半年的基金排行中,好几只收益率大涨的基金都是分级基金。这类基金,或者清盘或者转型,不复存在。


02 开放式基金清盘

更多时候,大家遇到是开放式基金被动清盘。开放式基金出现以下两个情况,就要面临清盘了。

  • 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净值低于5000万

  • 连续60个工作日持有基金的人数不足200人

二选一,满足一个就要面临清盘风险了。

我们把基金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的基金,称为“迷你基”。截至今年上半年年底,市场上有5612只基金(不同份额合计计算)。其中,有688只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占比为12.26%。

今年上半年清盘的75只基金中,有38只是因为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此外,当一只基金持有人数不足200人,人气就算很差了。基金运行中,有的费用是必须支出的,和基金规模大小没有太大关系。人数越少,这部分费用分担到每个人身上就越多,不如清盘了吧。

怎么避开清盘基金?

首先,投二想说的是,基金清盘有时候并不是那么惨。离开一只“弱基”,市场上还有很多好基金可以选择,不必有心里阴影。

掌握以下两个步骤,你可以躲过99.99%的清盘基金。


01 看基金规模

我们在买基金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基金规模。

上面我们已经讲到,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净值低于5000万,就会面临清盘。

所以,我们在选基金的时候,要尽量避开规模太小的基金。毕竟,投资者都是用脚投票,基金规模越小,投资者越不爱投,“救”回来的概率就越小。

为了躲过基金清盘,谨慎的投资者会选择规模10亿以上的基金。乐观的投资者,至少也会选择规模在2-3亿以上的基金。

02 看机构资金占比

如果,一只基金中,机构资金占比过大,持有人数还很少,那么我们需要谨慎了。因为,这只基金可能被机构“承包”。一旦机构赎回,基金规模就会断崖式下降,低于5000万元的规模,清盘的概率大大增加。

但是,对机构资金占比我们要全面认识。机构资金也被称作聪明的资金,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成熟,更识货。

有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机构持有基金占比达到64.87%。所以,机构资金占比高的基金很常见。我们要避免的是机构资金占比超过90%,持有人数还少的基金。

最后,当你收到基金公司的清盘提示后,尽快赎回吧。

基金从进入清盘流程到完成清盘,最少也要1个月左右。更多时候,要几个月时间。拿着钱去买新的基金,比放在老基金里面等清盘,要更划算。

基金作为投资者最为常见的一种投资工具,已经随着互联网的春风吹遍了全国,特别是在余额宝产品的带动下,更是掀起了投资的浪潮。但是随着金融投资行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不法之徒也把手伸向了投资理财这一方面,特别是出现了很多投资陷阱和私募基金跑路的新闻后,很多不明真相的投资难免会对基金投资产生疑虑?这些基金公司安全吗?如果基金公司倒闭了,那我买的基金怎么办?

本文将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内目前合法的基金公司的形式,介绍他们都受到什么样的法律监管,基金的运作和资金的流向又有什么不同,从根本上解答大家对于基金投资和基金公司的这个疑问。要知道基金公司的产品是否安全,那我们首先要知道基金公司到底有哪些?他们都是谁在监管?

基金公司的分类及监管体系

就字面的意思上,其实可以被称为基金公司的可以分为公募基金公司和私募基金公司,但是一般市场上只称公募基金公司为基金公司,私募公司公司为私募。因为私募基金公司的公司名称里面并没有基金两个字。

1、公募基金

首先,公募基金公司是需要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资产管理机构,也是国内最为规范的金融机构之一。因为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募基金出现过破产或者挪用客户资金的事,因为它从设立之初,就已经确立了规范、完善的资金监管和运用体系。而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基金公司也接受严格的监管,需要定期向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各种的公开信息。

其次,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已发公募产品的基金管理公司仅有131家,管理基金数量共5060只,管理规模总计13.01万亿。比如大家熟知的余额宝的发行公司——天弘基金就是公募基金之一。这些基金公司的名单都可以在中国证监会的网站上的公开信息中都能够查询到。

最后,公募基金公司在银行子公司没有成立之前,是唯一一类可以向广大投资者发行低门槛(1元起)理财产品的金融机构。如果没有透明、公开和规范的运作,公募基金是不可能公开面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募集资金的。

对于公募基金,其实他们的产品很常见,像银行或者券商销售的基金,一般都是公募基金。包括现在支付宝和理财通上面的基金,绝大部分也都是公募基金。但公募基金也不是谁想卖就能卖的,还要取得证监会发放的基金销售牌照,足见公募基金行业受到的监管之严格。

2、私募基金

严格来说,私募基金应该是私募公司,但是由于其也是以基金的形式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因此也可以成为私募基金,但更多指的是产品形式或并非公司形式。这一类私募公司可以分为私募证券公司和私募股权公司,前者是进行二级市场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和债券投资的,后者是进行一级市场的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的。私募基金在2012年以前是没有法律地位的,因为在最早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并没有考虑到后续行业的发展会有私募这一事务,直到阳光私募的蓬勃发展,才推动了法律体系的建立。

2012年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法》正式确立了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并且在随后的颁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了,私募基金由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监管,具体的监管机构就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而中国证监会主要是负责制定相关的政策并指导基金业协会进行监管,且由于私募基金实行注册和备案登记制度,并不进行实质性的监管,因此其公信力和公募基金公司不可同日而语。

截止2018年底,我国私募基金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约2.4万家,已备案私募基金约7.4万只,管理基金规模达到了12.78万亿元,其中已登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8989 家,已登记的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4683 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776家。

相比公募基金来说,私募基金无论是管理人的数量还是产品的数量都是大幅领先,这也和其实行的备案制有关系。也正因为准入门槛不高,私募行业可以说是鱼龙混杂,确实也有不少浑水摸鱼之流在里面,这也是被市场所诟病的。但是也正是因为备案制,才使得很多优秀的私募管理人能够脱颖而出,凭借着自身出色的管理能力赢得广大客户的信赖。因此对于私募基金,投资者还是要擦亮眼睛进行区分的,因为没有监管机构的实质审核进行把关。

说完了基金的分类,那接下来我就看看不同基金公司发行的产品到底是怎么运行的,以及如何保障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不同基金公司的产品类型和资金流向

在讲不同的基金公司所发行的产品之前,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那就是证券公司所实行的第三方存管制度,也就是说所有客户在证券账户的资金都得存放在第三方的银行账户中,只能在客户开立的证券账户和绑定的银行账户中进行流转,这就杜绝了券商可能对客户自己的挪用。

那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制度出台呢?因为在中国股市发展的中期,也就是2002-2006年之间,因为挪用客户保证金炒股产生巨额亏损导致破产的券商不在少数,这里面就有当时的券商巨头,如华夏、南方、汉唐、大鹏等大型券商。

正是因为出现了这一事件,2005年开始证券行业全部都实施了第三方存管制度。这使得资金的调度使和使用权完全分离,所有的资管机构只有资金的使用权,并且资金只能在指定的资管证券账户和银行资金账户中留转,无法划转到任何体外的第三方银行账户,从根本上杜绝资金挪用的问题。

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各类基金公司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也会涉及到整个公司的安全性问题。下面我就根据上面的三个分类进行讲述。

1、公募基金产品


首先公募基金产品是三种产品中监管最为严格的,因为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血汗钱,从产品设计、产品备案,到产品发行、产品销售、产品成立,再到产品运行都有严格的监管,并且定期需要基金管理人和专业第三方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提供专业报告。

其次,公募基金产品的资金也是实行第三方存管,并且每年都要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因此几乎没有资金挪用的可能。这就相当于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投资者资金的安全,也确保基金公司的安全,加上严格的营运监管,几乎就没有出现破产的基金公司。从这一点来看,投资者在公募产品上的钱是很安全的,只需要担心投资风险。

2、私募证券产品

私募证券产品其实也是比较成熟的一款产品,其运行模式和公募基金产品相似,但没有那么严格,但从资金安全方面来说也是很安全的。因为所有的资金也都只能在证券账户和指定的银行账户中留动,转不出体外。所以投资者投这种产品可以不用担心资金的安全,但要关注公司整体的情况,会不会因为其他业务影响公司运作。但一般来说,只要资金没法挪用,这部分钱哪怕私募证券公司破产,也不影响其归属的。

那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网上有那么多关于私募跑路的新闻呢?因为那是私募股权产品。为什么私募股权产品就能卷款呢?因为不同的运行模式。

3、私募股权产品


私募股权产品也是私募基金的一种,但却没有公募产品或者私募证券这样的资金监管模式,这是由私募股权的产品特点决定的。私募股权产品是将有限合伙人的资金集合起来,成立一只基金,然后将基金的钱投到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上,也就是说这个模式的钱都是投给未上市公司的账户中的,这根本没法进行监管,这也就成为了很多不法之徒可以钻的空子。

比如通过与拟投资公司结合或者直接设立一个关联公司获取投资,然后把资金套出来,也就可以把资金转走。而在失联的或有违法违规行为的私募名单中,私募股权基金是重灾区,且涉及非法集资等问题。因此一旦私募股权基金公司破产或卷款潜逃,那投资者的资金就危险了,这要看能追回多少资金,有多少受害人,涉及到的情况非常多,最终还要看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因此投资者投资这一类产品一定要小心,关注公司的真实性和背景,选择行业龙头是比较稳妥的方式,切忌购买小公司的产品,特别是“熟人”推荐的产品,他们最喜欢坑熟人。

以上就是个人对这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4、我这几天买的几只基金都掉惨了,你们呢?现在怎么办?

这几天白马股回调,基金一般都是重仓白马股,所以即使业绩很好的基金回撤也很厉害,基民受伤。如果你赶上上周一笔投,可能会暂时亏几个点。如果你是基金定投,没关系,越跌筹码越便宜,一旦反弹获利可观,微笑曲线。要关注市场风格是否真的切换了。

5、三天跌没一年收益,2022我们怎么买基金?

只能等!

如果实在熬不了就是保本的基金,赶紧先割肉。

年前尽量不在投资,一切等年后再看。

本人所持有的消费白酒从12月中旬开始,一直都是跌跌不体,所持有的蓝筹和景顺就没有回来本钱。

若是割肉了,自己又觉得当了一回韭菜。

最重要的是因为马上过年了,总想着白酒和消费怎么也得涨吧。

这样子眼看着还差四五个点就回本了,没想到经过新年,一直又是一场轮回,一直跌,涨一个小点,第二天是个大跌。

本人所关注的大V都忍不下去,很多都割肉了,放上升的赛道上不香吗?

像我们这些韭菜都是后知后觉,等到你感觉到那都是上升期的时候,你要转过去,又成了接盘侠了。

所以只能不动!

挨打都一年了,还在乎那几天吗?继续吧。

年后追热门赛道,最重要只做波段,别长期持有了。

我三年多的收益,就这几天掉完了。你才一年的收益,我都跌了三年的收益。

6、最近基金跌得像狗一样,你是跑了还是放弃了?

2022年以来,很多基金表现不佳,这是实情,比如说吴哥手上的新能源基金,普遍最大回撤都超过10%以上,而医疗医药等基金表现更是惨不忍睹,就连吴哥一直推崇的稳稳的幸福基金组合,表现也是参差不齐,个别基金的表现大失水准,典型例子就是去年的业绩季军,宝盈优势产业混合。

由此也可以看出市场在今年开局的惨烈!不过,基金的股票投资还是有本质不同的,基金更应该注重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因为选一只基金其实核心是对操盘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他(她)的投资理念,其风格甚至其人品的认可!

基金投资是否能够**,还是应该从上往下看,即先看大盘走势,再看与该基金最相关的赛道,最后再看基金本身。

一、大盘走势

从年初到现在,以今天(2.23)的情况看,上证指数跌了4.14%,深成指跌了8.80%,创业板跌了14.41%,科创50跌了11.95%。

虽然今天大盘涨势喜人,但创业板和科创板仍有两个数以上的回调。指数尚且如此,个股就不用说了,有相当多的个股从年初到现在,股价腰斩!

所以在此情况下,与创业板和科创板相关的如医药、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基金出现了较大回撤。

所以理解大盘走势,才能理解基金为何会跌。所谓大势不好,那么基金也很难有好的表现!一味去怪基金经理,是没有意义的。

二、板块走势

不同的板块走势会大相径庭。比如说,与上证指数相关联的板块,比如银行、券商等,走势相对较稳,而与创业板指数相关的板块,如医药、新能源车、光伏等,调整就比较大。

当然也有一些混合类的基金,并不专注于某个行业,但也会与某个指数,如上证50或中证500相关联。

某只基金的表现,仍然受到所处行业或相关指数的较大影响。举个例子来说,去年的冠军基金,前海开源公用事业,由于其重仓的个股主要分布于港股的电力板块和A股的光伏锂电,受创业板调整,光伏锂电板块回撤巨大,而港股近期的走势受外部影响较大也较为疲软,所以这只基金的回撤幅度是比较大的。

三、基金经理的回撤控制与进攻能力

就算是身处同一赛道,不同的基金之间也可能有着不同的表现。比如说新能源赛道里,赵诣的农银新能源主题,今年以来的回撤就比较小,算是新能源基金中回撤控制较好的一只!

这主要与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注重进攻还是注重防守,对行情的看法等等都是密切相关的。

判断基金的去留依据

所以,综合上述的三个层面,我们在面对基金回撤较大的时候,要依次判断,做出正确决策!

比如说,如果市场真的因为大盘进入了熊市,而这种势头一时半会改不了,那么我们就应该减少操作或者直接出局为好,因为弱势之下,是很难有转圜余地的。

其次,如果赛道出现了系统性的问题,整个成长性出现问题,或者赛道会被技术的进步所取代,那么就该慎重选择。当然,赛道的冷与热,往往也不是绝对的存在一些周期性的变化。比如说去年的房地产,和今年年初的房地产,呈现出来的就是完全不同的状态。

还有去年下半年的银行和今年年初的银行,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走势!

在确定大势和赛道后,还要对具体基金进行判断,比如说基金经理的风格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出现了系统性的偏差等等。

例如华夏兴和这只基金,就很有趣,原本是一只纯正的军工基金,但基金经理在四季度就做出决策,将部分仓位转向了房地产等赛道,事实证明效果不错!

当然也有一些基金经理出现基金条款或自身认知而选择坚守。这里面并没有绝对的对和错!

吴哥对于今年的行情的看法

1、大盘没有系统性风险

这也是吴哥一直在强调的观点,如果大家不信,可以去看之前发过的一些文章。虽然今年以来大盘回撤较多,但主要原因还是受外盘影响,但大方向上今年我们会是以稳经济宽信用为主要指南,因此可以预期各种刺激经济鼓励发展的各类措施将逐步出台与落实。

就股市而言,涨跌主要关乎个股质量和资金面的情况,鼓励发展利好上市企业,流动性宽松会为资金提供来源。因此总体判断大盘不会有系统性风险!

虽然受美股加息影响、外围局势波动和疫情扰动影响,短期的回撤不改长期的看好!

2、赛道会有变化,但主线仍是成长型赛道为主

在近期,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低位价值板块得到了资金的关注而走势较好,比如说银行、地产、农业等,这些也是通常意义的防守板块,因为估值低,没有经过爆炒,所以安全性高,在大盘整体回调的时候,受到资金关注成为避风港。

而成长性赛道,由于其中很多个股在去年股价有着翻倍甚至翻十几倍的表现,估值出现一定的泡沫,因此最近这些赛道都出现较大的回调。

但估值这东西其实就是一种相对的,如果用成长性去衡量,那么估值高是可以被增速所化解的。

就拿宁德时代来说,目前静态市盈率超过100,但其未来的想象空间巨大,成长性是完全可以化解高估值的。

再举个例子,光伏最近的调整幅度巨大,吴哥测算了一下,从光伏的历史高点到最近的调整低点,整体回撤幅度超过30%,对于光伏的发展,很多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如果拉长时间来看,光伏作为新能源的主力,是要去完成对煤炭发电的大部分替代的,其中的发展机遇巨大,确定性极高。

因此吴哥仍然认为高端制造如光伏、新能源车、半导体、军工、稀土等赛道,仍然充满机会,仍然会是2022年的主线,当然这里面还会有更多的一些赛道加入,比如说东数西算,数字经济等等内容。

所以,只要在主线上,就不会落寞!

因此,吴哥目前手上的新能源、半导体基金虽然多,虽然回撤大,但对于未来,仍然充满期待!因此吴哥的选择是坚定持有。

3、关注各个赛道中最优秀的基金

对于主线五虎的各类基金,吴哥都有过评测,都选出了个人认为最优的基金,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总结一下

虽然今年的开局很难,大多数基金回撤较大,特别是去年表现出色的一些赛道型基金都遭遇了大幅回撤,但仔细分析过去,大盘没有系统性风险,赛道仍然看好,基金经理仍然优秀,那么我们是没有认何理由认怂出局的。

因为只要挺过了最困难的时候,那就是雨过天晴的时候!

金融市场起起落落很正常。而在基金跌成狗的状态下,很多人感到纠结:继续持有又怕损失太大,而主动割肉,又不甘心蒙受损失。

那么,在基金跌成狗的状态下,投资者应该怎样做,才是最合理的?

个人认为:

1、不要盲目投资

作为一个投资者,不论投资什么,首先要做的,是掌握专业度。其实我本人认识不少投资者,压根分不清股票、基金、债券的区别,但还是盲目投资。这种情况下,不赔钱才叫罕见——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人喜欢用炒股的方式来炒基金,但殊不知,基金其实适合长期持有,炒基金的大概率,是很难收获理想的效益。

其实投资是很专业的事情。对于小白来说,不要涉足太专业的项目是最安全的。

如果实在渴望做具备专业度的项目,那就切记一点: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入场之前,好好学习一下相关专业知识,然后再入场。这样也可以做到进退有据。

2、如何面对低迷局势

在基金跌成狗的状态下,投资者其实依旧有很多回旋余地:

因为首先我们要清楚,基金和股票不一样。基金由于是基于持有大量股票和债券的基础上,因此,其抗风险能力还是很强的。虽然短期波动确实会让投资者感到压力大,但长期来看,只要有耐心,其损失大概率会得到弥补。

故而,基金跌成狗的状态下,想要应对,可以考虑两大模式:

主动型模式,就是利用下跌过程中,继续出资买入,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并且等到将来局势反转,可以轻而易举的视线扭亏为盈。这个模式的前提是手里有闲钱。

被动型模式。在手里没有闲钱的局势下,可以坐等局势反转——不过这需要时间和耐心。

3、注意事项

其实投资这种事情,有赔有赚很正常。因此正确对待的态度就是:不要渴望通过业余水平的运营能力,幻想在短期内通过一个项目实现财务自由。这种心态要不得。

合理的态度很重要:不要把买基金当做事业的全部,更不要把业余投资当成主业。要学会看淡波动:涨了不用太开心,而跌了也不用太郁闷。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些,而是心存幻想,这其实就是很危险的事情。

你说基金跌的像狗一样,我说基金跌的就是熊样!去年12月下半个月我一直就是以减仓为主,并且还清仓了广发多因子,所以现在收益率虽然负了很多,但是损失已经减轻了不少。除了中欧医疗基金被牢牢地套在了里面,损失很大,其它基金还算可以吧。

跑是没有都跑掉,但是也没有补仓(只是医疗补仓一次),手动灵活定投都取消了,我对自己的操作还算满意。放弃只是暂时的,补仓需要寻找机会,不能着急。

最近股票市场行情不好,基金必然会随着股市下跌,现在的股市肯定不是牛市,说它是震荡市都是在夸它,说它是熊市也不为过,所以不要对基金投资抱有太高的期望。

全球加息潮步伐加快,而且预期未来会多次加息,这对全球股票市场都是实质性的利空,虽然中国没有加息预期,但是我们都知道中国股市与外围股市密切相关,而且中国股市还常常是跟跌不跟涨,所以中国股市想独立走出牛市不太现实。

虽然股票市场走势不好,但是反弹还是会有的,我们可以找相对低点补仓基金,然后在反弹的时候卖掉,以减少损失。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7、基金买入后已经跌了10%,是否需要忍痛割肉?

这个要具体分析,看看基金持仓主要是什么股票。如果是没有希望的行业和公司,早点换吧。如果是科技医疗消费类的,遇到起伏可以等等。

首先得确定定投标的有没有大的问题,比如,有基民就是选了支股票型基金进行定投,投了两年一直亏,亏了随他去,继续定投,想等牛市,结果等来的是基金被清盘。如果真是踩到了这种雷,还是尽快抛出。因为它不适合定投,持有时间越长亏损越多。适合定投的标的应该是涨的时候涨得上来,跌的时候跌得下去,并且可以长期存活不会被清盘的基金。

如果已经确定自己选择的标的没大的问题,它是适合定投的,只是目前出现了下跌,那么您应该高兴才对,下一步就是加大仓位。

收入-成本=收益,想要获利了结时赚的更多,最直接的就是控制你的成本,这个成本就是是你买入该基金的成本。定投时,分期购入,投资的成本也比较平均。普通的定投者笑了,这个我知道啊,每期固定金额投入,已经可以摊薄我的成本了,但是聪明的定投者会告诉你,其实只要在价位低时多买入一点,会让你的成本变得更低。

举例:普通定投下,第一期定投1000元,1元净值的基金买了1000份,第二期时,基金净值跌到0.5元,你再投1000元买到了2000份,更重要的是,当1元和0.5元定投的份额合计时,单位定投成本不是1元和0.5元简单的算术平均0.75元,而是(1000+1000)/3000=0.667元/份

我们试试第二期投入时,加大筹码,投入2000元,由于基金净值0.5元,所以,第二期你可以买到4000份,单位定投成本变成了(1000+2000)/5000=0.6元/份,是不是比前面0.667又低了一点?

所以您完全可以在下跌10%后加大投入,以拉低自己的平均成本。

我们来看一下,如下就是一个完整的定投周期,



“先下跌后上涨”,正好是一个微笑的样子,当然,在这个微笑曲线周期结束后就应及时止盈,结束本轮定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基金投资是中长期投资为基础,一般我们建议投资期限在3-5年为佳。

如果买入基金跌了10%,不建议此刻卖出。

建议定投或者在低点追加投资,

很多的实践证明,3年为周期的定投回本和**的几率非常大。

比如3个月前的科技类权益基金,基本都高点,

什么都不操作的话,到现在基本是回本了。

如果主动性的加仓或者定投,盈利至少在10%以上了。

后期基金投资,还是建议不要太追风口,容易短期内浮亏。

导致投资信心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