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十万元收入算什么。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一年十万元的收入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不是家里有矿,谁愿意拿这么多钱出来买彩票呢?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买彩票这件事,不要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彩票中奖固然值得高兴,但是也不能盲目跟风,毕竟这是一个概率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中奖的。所以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买彩票这件事,切不可因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一:一年家庭收入40w算什么级别
房子是不是自己的啊,父母要不要给钱啊!3000,一般吧!看你花销了,有的工作花销大,看你的工作环境喽,还有居住环境。小孩谁带啊,要是女的在家带孩子,你挣3000,父母在外地,又要邮钱。房子还是租的,3000就一般了。反过来,你就算高收入的了,1天100零花哦,1个月换个手机,3个月换个电脑,2年可以买车开。可以不花钱抽玉溪喝5粮液的话,你开1000也很牛啊!收入只是一方面啊,关键看你是干什么的!二:一年收入100万算什么水平
———
萌妈,我家庭年收入100万多,不在北上广深,自我感觉也算是较富裕家庭了。现在孩子5岁,我对这个问题很苦恼,即希望孩子有远大的理想,不为小钱斤斤计较,做一番大事;又希望他不要养成奢靡、浪费的生活作风,为长远打算,做到长期富裕。
这个收入对小朋友来说是很大很大的钱,如果他知道了,他真的还会努力吗?
等他大一些了,我应该怎么向孩子描述我们家的经济情况呢?我当然知道装穷是不对的,但是有必要全部透露吗?
求指导!
萌妈有话说
你想告诉孩子家庭收入,那你想过告诉孩子家庭支出吗?
我们常说,育儿是一项系统工程,但很多人偏偏
收入和支出,原本就是家庭现金流的两端,缺一不可——只截取一小段信息流给孩子,孩子得到的就是不对称的信息,也就是缺失的、非客观的信息。
一个家庭,如果年入百万,可能不仅需要告诉孩子某个收入数字,更要告诉孩子——
钱是怎么来的?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家庭年收入过百万,是如何做到的?
有投资眼光,提前购入了大量价值严重被低估的股票文玩,随后这些物件价格不断攀升,从而每年可轻松获利百万——那完全可以告诉孩子,要善于发现有投资价值的物品;
投身了高薪行业,适逢业界发展迅猛,搭上了时代的顺风车——那完全可以告诉孩子,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在人生重要抉择时需要多看、多想;
本身具备特殊技能,或者在行业内做到了顶尖的位置,自己本身就是个中翘楚——那完全可以告诉孩子,宝剑锋从磨砺出,这么多年来的努力换来了现在的收入;
善于选择公司,在初创时就与之共同成长,最后年纪轻轻就坐到了很高的位置,收入轻松过百万——那完全可以告诉孩子,创业维艰,但还好自己赌对了;
……
这样,孩子所看到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固化的数字,而是这些收入背后父母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或许还要加上那么一点点天赋和运气。
钱是怎么花的?
我们害怕孩子知道家庭的「巨额」收入或资产,无外乎是害怕两件事:
孩子四处张扬家里有钱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如果一个孩子怀揣重金过闹市,很大概率会被人盯上。所以,在一个人拥有能保护自己财富所匹配的能力时,别人就会动歪脑筋。我曾经问过4岁的小萌一个问题:
如果一家银行里有很多金砖和现金,但没有任何守卫人员,这些钱财就这样直接堆在大厅,你猜会有什么后果?
孩子花钱大手大脚
既然有钱,那就这个也买、那个也买,买就买最好的,要就要最多的——而且甚至都不必努力,只要守着金山银山,还需要努力做什么?醉生梦死不就好了吗?
所以,关于财富的教育一定要跟上,主要落脚在两个点:一是不轻易露财,二是不胡乱花钱。
此时,我们可以跟孩子探讨主要的家庭支出,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日常家庭开支:
例如水电煤气,蔬果肉鱼,洗护清洁,房租网费,这些都是固定的开支。
第二类,额外家庭开支:
例如全家旅行的消费,爸爸妈妈奖励自己辛苦工作的礼物,给孩子报班的教育等支出。
第三类,预留的机动经费:
生病、丢失钱财、失火、意外都需要支付相应的经费。这块不细说,说多了都是保险。
第四类,愿意为别人付出的开支:
有时候帮助别人也会让我们很快乐,所以送给朋友的生日礼物、送给师长的节日礼物等,都属于这部分的支出。
将这个单子列清楚,孩子也许就会明白家里看起来收入不菲,但花销也不少呢。
为什么不把钱都花光?
讲清楚了收入和支出,孩子可能会产生新的疑问:为什么明明还有余下的钱,我们却不能将这些钱都花光呢?——也就是说,明明还有钱,为什么不能花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那至少需要跟孩子解释:
收入预期:
收入未必是稳定的,有人退休前月薪2万,退休后月薪2千,其间的差值是巨大的。
此外,辞职/解雇,市场波动等等,都可能带来收入的变化,甚至影响家庭的资产。
有鉴于此,我们不能只看现在的收入和支出现金流,还需要考虑如何用现有的钱,去抵御可能会出现的风险。
投资:
钱也能生钱,如果选择了正确的投资方式。
但是投资也有很多坑,玩资金盘的,赚利息亏本金的,骗术层出不穷,需要和父母商量后,仔细辨别。
保障
上面提过,不再赘述。
爸妈的钱,孩子的钱
说到这里,又要再度划清「规则和边界」了——不管家庭是如何划分边界的,但坚持一以贯之的原则其实很重要。
有的家庭认为「孩子的钱=父母的钱」
孩子小时候家庭比较困难,为了孩子上学几乎压榨了父母一切娱乐开支,甚至连日常开销也会不断节省。
在他们看来,家庭总预算是属于大家的,愿意将大部分钱花在让孩子好好读书的方面。
所以,当孩子大学以后赚了不少钱时,如果买个奢侈品,父母就心疼得不得了,甚至强烈反对。
这类父母认为家庭的财富是共有的,以前我们把大多数财富都花在孩子身上了,相当于「父母的钱=孩子的钱」;那么,「孩子的钱=父母的钱」,应该由全家共同商量、共同支配。
有的家庭认为「父母的钱=孩子的钱」
一方面,孩子也许会大手大脚地花钱。
不懂**的辛苦,不理解「守业」的艰辛,孩子获得了大量可自由支配的财富,就容易走上享乐的道路。
另一方面,孩子也许还会主动控制父母的金钱。
我身边很多70岁以上的单身老人,几乎都被子女要求「谈恋爱可以,结婚不行」,就是怕「后妈」掠夺自家的财富。
还有一些老人被迫住在又破又旧的房子里,不能搬去单位分发的郊区大房子里,因为后者不能继承,前者可以继承——老人归西后,子女就可以获得几百万的房子了。
父母的钱≠孩子的钱
最佳的状况当然是双方的钱财要分开,父母自己的财务状况,孩子不必过问;孩子的钱财,父母也不要设法控制。
虽然对于相对困难的家庭来说难以做到,但这位爸爸既然已经:
我家庭年收入100万多,不在北上广深,自我感觉也算是较富裕家庭了
手里余粮充足,做好家庭的预算开支,现在不因孩子的开销而太过影响自己的消费水平,未来也就不必急红了眼去控制孩子的所得。
参考做法
是不是应该告诉孩子实际的家庭收入?我想,至少应该从孩子了解数字,了解加减法以后再开始慢慢渗透。
如果说「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那么「只说家里有钱,但孩子不理解到底有多少钱,多少能真正用于消费」也是不合理的。
小萌从3岁半开始数学启蒙,我们也顺势引入了「理财教育」。
存钱盒
小萌有个存钱盒,用来存放自己的收入,包括:
部分生日红包(一年能获得200元)
部分春节红包(一年能获得200元)
部分帮我做事的薪酬,例如我需要写亲子体验课的文章时,他会陪我共同去体验,我也会给他分一些酬劳,比如每次20元等
记账本
大概分成四项:日期、收支、事项和余额
数字部分他来写,文字部分我会代劳一些。
虽然歪歪扭扭,也不算特别正式,但事实证明还是很有必要的。
为什么让孩子支配钱财?
我们确实能供给他的日常开销,但这一笔留给他的独立经费的初衷,是用于那些——
「家长不想花钱,但他又特别想要的东西。」
比如他喜欢的亚克力宝石,我和他爸都觉得不实用,没必要买;但他就是很喜欢,最终他选择了自己花钱购买。
又比如,他上次弄丢了我的(假)宝石戒指,我很生气,然后要求他赔偿了我15元。
总之就是让他初步认识到钱的作用,以及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小金库。
今年暑假,他玩一款识字类APP,需要收费198元,当时他爸跟他说:
「你想好了,你现在手里只有400元,如果买了这款APP,就只剩200元了!你觉得你愿意买吗?」
小萌想了很久,突然边哭边大声说道:「我愿意,只要我高兴就好!」
顿了顿,他又抽噎着补充道:「为了学习,我愿意花这个钱。」
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也令人欣慰。
有一次别人问他,想找什么样的老婆,他毫不犹豫地说道:
「我要找个会**的老婆!当然,也要会花钱!这样我们可以一起**,然后一起开心地花钱!」
他能学会量入为出,学会去**,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提问的这位家长说:
即希望孩子有远大的理想,不为小钱斤斤计较,做一番大事。
又希望他不要养成奢靡、浪费的生活作风,为长远打算,做到长期富裕。
足见爱子之计深远之心。
但世上的道理说来简单,遇事时还要具体分析:
你希望他为远大的理想花多少钱?
你觉得多小的钱不必仅仅计较?
你觉得何为奢靡、浪费?
你觉得什么是富裕,什么又是长期富裕?
如果希望把自己关于财富的观念和经验传递给下一代,并不只是简单告知「我们家收入」,而是功在平时,从每一件涉及金钱的小事中,慢慢将知识渗透给孩子。
言传身教,学以致用, 不外如是。
互动话题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一起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END
我是萌妈Cecilia,一个学术型的二胎妈妈
如果你有什么关于亲子的疑惑或问题
欢迎给我留言或发私信
科学养育,愿每个父母都能和孩子一起成长
*文中部分配图来自免费图片网站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