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夹层部分什么意思?夹层公司什么意思

jijinwang

基金夹层部分什么意思?我们知道基金是一种投资组合,其中包含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等,这些资产的价格波动会影响基金的收益。所以,在基金的夹层部分中,可以分散投资,降低风险。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低风险的债券型基金,或者是一些稳健型的混合型基金,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总之,只要我们有足够的闲钱,就可以进行投资理财。


一:基金中的夹层什么意思

夹层基金介于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之间,既受益于公司财务的增长所带来的股权收益,也兼顾了次级债券收益。它的投资工具主要是:次级债券、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优先股等金融工具的组合。

二:夹层投资什么意思

2016年11月17-18日,由投中信息、投中资本联合主办,投资中国网协办的“中国投资年会·北京”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行。本次会议上,上市公司、VC/PE、创新企业三方不同诉求叠加碰撞,构建了一个不同空间相互交融的投资并购生态圈,对资本市场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在“夹层基金专场”论坛上,嘉宾分享了对于“中国基金的夹层化趋势”的看法。

以下为《投资中国网》整理的精彩观点分享:

曹龙:我们讨论一下中国基金夹层化趋势,我们的理解是中国夹层基金的市场机会以及专业化的夹层基金在现在市场中的方向和竞争力所在。首先请各位逐一介绍一下自己和所在机构。我是诺承投资的曹龙。

李福德:我是稳盛投资的李福德,专注于做房地产产业链全程业务,包括股权投资、夹层基金、一些债权业务。

吴雅婧:我是国寿投资吴雅婧,是人寿旗下 的投资业务平台。虽然我们从2013年开始经历保险委托,但经历三年时间,现在的受托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200亿,今年预计达到1500亿以上,我们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在股权直接投资领域,我们颠覆了传统经济和新经济(爱基,净值,资讯),在新经济方面我们比较有影响力的市场案例,包括Uber、滴滴、蚂蚁金服、普罗斯,国企改制方面我们也参与了很多。所以国寿投资虽然是股权领域新的投资机构,但我们在市场的影响力也是逐年提高的。

孟君:我是通江资本的孟君。我们主要做地产和股权机构并购。

章程:我叫章程,来自于国金鼎兴。今天下午讲的是夹层,夹层基金我们目前管理了两期主动型的夹层基金,分别是两期15亿夹层基金。第一期所有15亿已经全部完成,已经退出的项目里边,基本上所有的年化收益都达到15%以上;目前二期已经做完一半投资,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发行第三个夹层基金。

朱元伟:我是太平资管的朱元伟,太平保险集团总部是香港的一个金融央企,大股东是财政部,现在整个集团资产管理规模在八千亿,和国寿相比小一些。我们在行业里排差不多第五左右,这是大概公司的背景。

戴俊凯:我是戴俊凯,我代表景荣基金。我本身负责景荣基金房地产业务板块,现在管理的UAM差不多超过200亿人民币。最开始景荣基金是以夹层基金作为平台,专注服务于国内知名的房地产商,提供夹层基金,现在也逐步扩展多元化发展,做VC、PE,还有直投项目,也进入了海外市场,我们在美国旧金山、纽约曼哈顿,都收购了一些公益开发项目,现在也进入澳大利亚和英国,我们希望提供一条龙金融服务。

郭欣:我是一村资本的郭欣,一村资本是上市公司,我们华西股份(000936,买入)正在向金融控股平台转型的过程中。一村资本扮演的角色有两个,一个是未来转型之后的管理平台,也是未来平台上做并购业务的业务平台。所以我们一村资本作为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新兵,但我们团队主要来自于传统金融机构、券商、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目前并购业务主要以TMT、大健康(爱基,净值,资讯)、半导体为主,我个人在公司里面负责所有并购业务结构化融资这块工作。在前期做并购业务过程中,我们也是无意地做了很多夹层基金的投资。

“舶来品”的夹层基金在成熟市场的投资策略?

曹龙:我们一开始说夹层基金往往会说夹层基金是舶来品,夹层基金在海外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融资方式和金融产品。但是在中国,它有一些具体的形式和相应的限制。能不能先请景荣的戴总,因为你在美元和人民币都做过,先讲讲在海外美元市场上,成熟市场上,夹层基金主要的投资策略、投资方式,包括可用的投资工具。

戴俊凯:谢谢曹总,胡总刚才有介绍过,夹层基金通常融合很多不同的金融工具,比如说股权债、可转债(爱基,净值,资讯)等等金融工具。美国经过次贷危机之后,它的房地产已经有点复苏的迹象,尤其是在主要大城市,比如纽约、洛杉矶这些地方,它的住宅开发也增加了不少,还有商业买卖的增加,还有更多需求方的增加,我们已经看到它开始这块的复苏。但现在有一个趋势,欧美把夹层和优先级债务打包成一个,“给一个利率一个合同”,这对于夹层基金来说是很大的一个挑战。因为传统夹层基金在海外通常是资产质押作为担保条件,需要优先级债权人的同意认可,所以会导致出现很多合同。现在出现了一个利率一个合同,这是很大的优势,很大的冲击,这个我们可以做个借鉴,看看今后国内往哪个方向走。

夹层基金在国内的投资策略

曹龙:现在国内夹层基金机构遍地开花,各个机构之间在投资领域方向和项目选择标准上也不一样,请在座各位夹层基金专业管理人员介绍一下各个机构投资领域方向,以及你们选择项目的一些具体标准。

李福德:我大概从稳盛投资过往的投资业务上,提一下我们这边比较成型的技术标准。稳盛脱胎于房地产开发业务,背景是专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下设的金融平台,更多依托了房地产企业对地产项目的想法和要求,其实太平资管也在和稳盛做相应的合作。我们在所有项目的选择上,更多参照了包括城市、企业、项目自身的素质,几个方面的综合因素,去对这个项目形成完整的判断。这里面依托的最核心因素不完全是抵押率等等概念,在稳盛内部判断来讲,更多是项目自身素质,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可实现的流动性,我们强调的是可迅速变现能力。从这些角度,我们对这些项目提供相应的基本要求,所以从城市角度来讲,一二线城市或者三线核心;从企业角度来讲,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像险资,像一些更靠前的机构要求30强、50强,稳盛大量的合作伙伴都是百强左右,200强、500强都有可能;但更核心的在于项目自身的素质。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突破一些基本标准,我们讲到的夹层很大程度是非标类业务,传统的432银行做掉了,稳盛从2008年以后一直在做的业务,到目前为止和险资也就合作了一单,上市公司,在深圳。其他我们对交易对手的要求相对来讲滞后一些,对项目的要求远高于金融机构常规的判断标准。所以我们在做项目合作的时候,很多项目原来我们强调1:1杠杆,3:7的杠杆,但在稳盛,项目素质足够,我可以管理输出、品牌输出,加上股权基金,通过夹层模式做相关的合作,再配上项目所需要的债权,最后完成项目的整个运作。

所以从整个标准来看,核心就是城市、企业、项目,所有的判断流线就是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它的流动性。

孟君:我给大家大概介绍一下我们这边对于项目筛选的情况。对于夹层基金大家介绍的比较多了,有几个特点,一个是规模比较大,二是对风险考量相对比较高,我们都偏向于找一些中低风险的东西,对流动性有一定要求,周期短一点。现在夹层做的最多的,一个是地产项目,二是大型收购,比如有一部分劣后,加一部分夹层,杠杆有高有低,根据风险不同项目不同都不一样。这种杠杆机构在国外用的比较多,国内名字是夹层基金,但各个机构各个基金,包括我们做项目里面,就看怎么定义了。一般没有三五亿做夹层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一般是几十亿规模。夹层基金本身对筛选要求比较高,对风控,对担保,对流动性,对还款

章程:2013年之后由于实体经济的下行,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追逐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自然触发了很多并购需求。对于传统的银行风控来说,对于巴塞尔Ⅲ协议来说,很多银行对于风险偏好是在下降的,自然就促生了并购中企业对于标的杠杆率使用不高,其实通常配置比例是1:2、1:3,其他可以做到更高的水平。国外大家比较熟悉的,做杠杆更多考量项目本身现金流回报是不是足够覆盖整体利息支出的要求。对于中国并购市场来说,我们国金直投根植于国金证券(600109,买入),我们有一个优势,就是在我们的投行。我们曾经服务过将近100家上市公司,投行标的也非常强大,我们国金直投在主动做很多交易。另外,对于并购市场来说,前面的嘉宾说得非常好,其实我觉得所有的投资要覆盖到夹层成本,这是夹层做到高IRR的前提要求。如果项目成长速度没有足够快,怎么样保护你的投资,你怎么去覆盖你的资金缺口。另外一个,一般的传统夹层,尤其是相对市场化的夹层,它的资金成本就是最大的障碍。

我觉得对于中国并购市场来说,现在已经过了第一个疯狂增长的时间。到了第二阶段,其实是看每一个并购企业内部融化并购标的的能力。两三年前对于泛娱乐来说,其实你只要触发一个很小的交易,基本上可以带回四到五个涨停板。但最近来看,无论是投资人的审美还是未来预期,非常快速度的下降,对于整体的交易来说,可能我们还是会选择一些我们对于这个市场的判断。未来我们对于医疗,对于消费升级,对于整体发展,我们会优中选优,选合适的标的,这方面就会发挥券商直投的优势,我们会主动找上市公司进行交易,这是我们的一个体会。

戴俊凯:市场上对于夹层定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夹层可以作为股权投资、债权投入的模式,还没有统一官方认可的定义,所以对于市场上的表现怎么样也不是很清楚,这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这块往往会产生不清楚的概念。所以机构投资者对于这块有没有兴趣,他也无法理解到收益相对于其他基金产品表现是不一样的,甚至于夹层本身架构也有不同的结构。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多机构在设法做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定义,但近些年还是没这么容易。与其说夹层基金是一个金融工具还不如说是风险机构,因为它的风险系数高过优先级,但低于股权。其实在金融行业,金融借贷方面最重要的指标是项目贷款和价值比例,还有偿债覆盖率。如果说贷款价值比例提高,越来越高的话,在优先级这块夹层的空间越来越小,导致风险系数也会增大。我们在行业里面觉得比较合理的优先级应该60%以内,60%以内留给夹层基金提供方,能有更多的空间可以运营。

夹层基金可以投很多东西,矿业、基础建设等等。但国内主要以房地产为主,在房地产这块主要是在土建开发、重新定位,资本结构再融资及重组。我个人认为,不管怎么样,在国内和国际,夹层基金还是有它的生存必要性,这个取决于管理者本身的能力和专业能力。我觉得现在的一个趋势是,夹层基金从被动投资者到采取主动管理的方式,尤其是它通常会做增值服务来提升它未来的成长价值。

郭欣:我非常同意刚才戴总的观点,与其说夹层基金是金融产品,它更多是一种投资,或者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个思路。我们参与夹层业务,推出了一些所谓夹层产品,根据我们公司的主业做并购业务衍生而来的。

因为我们的夹层产品大多数是从我们并购业务中来,所以我们在做产品过程中,我们很多考虑的点和并购业务是一样的。并购业务我们考虑买家卖家,我们前期参与大部分项目里边买家都是上市公司,或者香港上市公司。我们在看买家的时候,看上市公司,看它的市值,看它的管理层,看它目前的股价、估值等等因素。看卖家基本上就是资产本身,我们去考察这个资产的时候和做一般股权是一样的,就像我们看这样的标的资产资质,看它的管理层,看它的现金流,看它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看它的发展模式等等。我们在项目获取过程中最

但夹层在我们看来它的作用在哪里呢?只是我们做并购融资过程中的一个思路。对我们来说,我们前期做的夹层产品种类非常多,为了增大杠杆,现在传统的杠杆渠道只能做到1:2、1:3,为了把杠杆做大,加一个夹层进去。同时,夹层产品是为了并购业务中的机制设计,在做并购过程中经常用到业绩对赌,因为双方之间有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夹层产品就能发挥作用。

举一个例子,我们在并购过程中,我们甚至用一些支付对价工具给卖家,把内部期权东西隐含到夹层之中去,把夹层基金思路深入内嵌到并购业务中的风险控制,解决买方卖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的夹层业务主要围绕着并购,围绕着新兴产业(爱基,净值,资讯),比如TMT,或者大健康等等领域做的。我们的夹层业务最初就是为并购业务考虑设置的,夹层业务是我们完成并购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思路,无论是为了放大杠杆也好,无论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等等也好。

夹层基金投资在国寿及太平的资产配置中所占据的地位?

曹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个是地产投资领域,一个是围绕着上市公司并购方面的相应投资。在机构投资人眼里面,国寿和太平怎么定义夹层融资策略在整体资产配置中的占比和地位呢?

吴雅婧:我不觉得夹层是策略,我同意朱总的观点,它是手段。我们会发现,国际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上固定收益类占到80%,甚至90%,因为对于国外保险公司而言资产负债匹配是它第一个最重要的目标,能不能获得额外超额收益是第二个目标。所以在固定收益类资产里面,私募债占比非常大,大概占到30%左右,而且很多保险公司可以像银行一样,直接签类似于贷款协议的东西,但在中国这个不太可能实现,因为这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体系为主的金融体系,所以很多保险公司在难以满足自身固定收益配置需求的情况下,只能成立自己的单独资产管理机构。所以它做的产品也有夹层的性质在里边,比如说现在很多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的一些债权机构,甚至股权计划,甚至创新出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基金,实际上都有非标特点,这本身就是基于保险基金自身特点和需求所产生出来的产品创新,这个可能是不同于在场其他机构提到的不动产,甚至股权。

第二点,从股权上,我们很认同郭总提到的观点,夹层这种方式只是我根据这个项目需求我选择的一个手段而已。比如我投的是高成长项目,这个企业对管理层的依赖程度是非常高的,这种情况下我难以验证其未来的成长性,所以我必须跟它绑定在一起,我往往通过对赌和回购方式防范我的风险。我有可能选择可转债的方式,也有可能选择优先股的方式,也有可能选择假股增债的方式,这是基于项目特点来判断的。巴菲特为什么取得这么好的投资业绩?因为他在最差的时间进去的时候往往采取可转化优先股,或者可转化债权,他都有附加比较高的股息,最后又有转股的权利。所以夹层是手段,而不是策略。

朱元伟:现在保险资管一方面要服务自己的股东方,或者是集团内的保险基金,同时也在大量开展第三方业务,所以我们定位是大资管机构概念。有些项目结构设计完之后,能符合内部险资配置要求的最好,如果配置不了我们同样可以找其他机构,包括银行或其他的保险同业去投资。对于内外部资金上我们没有特别严格的界限。第二点,其实保险资金投资夹层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灵活为主,需要征信方,需要强主体,需要一个兜底安排,但现在固定收益持续下行,国家强力推动去杠杆降杠杆,客户有需求,也许我的银行贷款比例需要资本金来做,但我又没法给你出完整的兜底安排。所以我们也是被市场逼着去做一些创新。回购不是义务,是特定情况下的选择权。还有另外一种模式,选转股,或者选择转老股。第三种,从债权到夹层到股权,不是串连渐进的过程,保险资金大概80%-90%配的是固定收益类的,但是像太平也在海外投了纯股权的一些物业收购,纯股权做完反过来看,海外优先股也有非常好的投资价值。其实现在的投资方式也是在市场情况变化下逐渐朝着更灵活的方向去演进,大概是这样。

股权投资上行,夹层基金在市场端有何变化?

曹龙:今年市场大的形势是固定收益市场下行,利率下行。最近几年,政府、市场在推双创,股权投资如火如荼,现在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有将近10万亿,这种情况下,最近这两年夹层投资市场从市场端来看有什么样的变化?

孟君:其实夹层在国内很早就已经开始做了,随着国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政策引导、海外外部因素影响比较大,包括汇率、国外热钱涌入,现在经济往下走,我们的收益率都在往下走,国外不停的超发货币,老百姓(603883,买入)生活品质在提高,国外实体经济都在下滑。为什么房子在涨价?因为M2一直在增加,倒过来变成资本市场钱多,对应的,现在银行存款,固定存款利率在往下走,反映到机构上面,过去高净值投资人变成机构投资人,而且机构投资人的创新一步一步帮上走,这是大环境的原因,如果不往前走,完全走银行保函的项目,等着别人上门兑付,变成3A评级,2A+,只要符合国家政策,保监会引导的,符合这个方向的我们都往前做。2014年我帮央企做一个大的基金,50多亿,保险公司出的钱,当时收益非常高,我们做的是5+N,而且是非付息的。未来可预期的时间里,利率还会下跌,人民币全球化以后,你还能控制人民币不准对外汇兑吗,做不到的,所以人民币汇率,包括和国家经济整体情况挂钩的夹层基金创新,可能会愈演愈烈,而且会变成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以前大家都不专业,只要把事做成就行了,未来一定会越来越专业,因为它的环境也复杂了,受影响的东西也多了。

曹龙:请稳盛李总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年地产行业投资情况。

李福德:我们做夹层基金也好,做债权,做股债结合项目也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金解决问题。稳盛从2009年开始做夹层业务,夹层业务做到现在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资金问题,我们最初是诺亚、恒天是合作伙伴,逐渐发展成信托,再发展到银行。我们从去年开始,发现成本在下降,但整体夹层业务实际上是实物链的概念,险资在前面,银行最低,在险资后面,等到基金公司做夹层业务时候的风险就可想而知了。今年我们的业务也在突破以往传统业务思路,以往我们是股权做的比较多,夹层做的相对来讲是1:1的概念,但是今年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做了深度挖掘,我们做了并购基金、兜底基金、供应链金融等等。刚刚吴总提到夹层,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业务达成的工具。在这个情形下,我们现在开始做股权投资,夹层业务,包括技改、前期业务、股权类和有一定的收益项目。

今年市场变化比较大,上海、济南已经出现了开发企业没办法解决后续问题,造成了项目股权转让的情况。夹层基金在房地产领域是非常好的实践,基本上是这样。

曹龙:国兴章总,现在夹层融资的需求是怎么样的趋势?

章程:这一年来看,下降趋势比较快,本身由于无风险收益率降低,需求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其他的同类投资,本身资金成本比通过民间募集的机构来说要低。做夹层本质上是做PE并购投资,只不过增加了一些保护手段,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更倾向于用主动策略做一些交易。还有一些夹层基金可能在市场上会有自己的位置,因为本身是追求收益率的,就是PE交易,只不过会有更多的投资保护而已。

曹龙:时间不多了,意犹未尽。我大概总结一下,夹层市场在国内是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房地产和并购市场上已经有专业化机构出现。对于夹层基金而言,更多将它视为传统型的金融工具使用,但中间最为核心的产品设计、主动管理的能力、资金成本以及在一些细分领域中,对于行业的理解能力,更加借鉴PE的思路,给项目方和投资人带来相对中低风险中高收益的产品选择,是我们中国夹层基金现在所面临的。今天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嘉宾。


三:高层夹层什么意思

建筑夹层也可叫设备层,一般用来布置专用的管线和设备。如中央空调、中央控制室,因用到的设备较多,为了美观和方便布置,需要设置夹层用来放置这些共用设备。另外在高层建筑中,根据消防要求还需要设置避难层,发生火灾可以集中到这些楼层中。设备夹层和避难夹层都比自然层要矮一些,主要考虑是为了节约成本。
亏你丫的还建院的,保温啊什么的,我房产专业的都还记得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