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郡钯是什么?鸭郡花是什么

jijinwang

鸭郡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么贵?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来看看它的成分:硫化物、金属钯、碳酸盐、氧化物、磷酸盐、硅酸盐、硫酸酸盐。这些物质在空气中会慢慢挥发,形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气体污染物。而且这些气体污染物还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损害人体健康。所以,雾霾天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老人、儿童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此外,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一、戚继光是如何训练出一支军纪严明的戚家军?

优质答案1: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原卫所将士作战素质极差,就决定打造一支勇猛无敌的军队。但是要打造一支军纪严明,能打敢战的军队,就必须从兵源和装备作手,于是暗中察仿,终于在义务,金华两地寻到了优质兵源。原来他发现这两地乡民民风剽悍,好勇狠斗,时长为矿产,水源等事大打出手,当地官府也无可奈何,于是就用优越的条件鼓励年轻的乡民参军。果然很快就征得三千兵士。

兵士有了,该怎么训练和用什么兵器对付倭寇呢。于是戚继光结合闵浙一带地形特点,设计了十二人一队的鸳鸯阵。每队最前面的是队长,后面两人各持长牌,藤牌,以防敌箭矢丶长枪,一手持标枪,腰刀掩护后队进攻。后队两人持三米左右的狼筅。狼笼是用三米左右的竹竿在前面砍掉竹梢,留一些削尖,以抵挡倭寇的长刀,然后后面四名长枪手分左右掩护盾牌手再瞅准机会刺杀敌人。如前面的人沒得手,再由后面的短刀手跟进补刀,最后一名负责伙食和收集敌首级领功。此阵灵活多变,又可分三小阵等,经过严格训练,威力巨大,让倭寇吃尽苦头。

在赏罚方面规定明确,每获一敌首级,共奖多少银两,各人奖罚有明确规定。所以戚家光打起仗来个个奋勇,人人争先,把倭寇杀个精光。

优质答案2:

俗话说的好,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同样的,如果有一个好的,善于打仗,善于体谅士兵的好将领,带出来的一定也不是孬兵蛋子。

戚家军之所以能够纪律严明,能兵善战,有一个好的统帅是必须的。但是同时,也是当时特殊的条件,特殊的兵源,兵荒马乱的时代造成的。

这不是和平年代,是在打仗要命的,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放到战场上有胜之而无不及,演出出错,至多失败,打仗不行,就得丢命,当时他们心里也知道,面对的倭寇不是一般单土匪,跟不是小偷小摸,而是训练有素,战力爆表的倭寇,他们可是自己的对手,好好训练,都有可能掉脑袋,不训练,上战场那不是送死啊。

在这,当时招的兵种,都是当地受这些倭寇欺负的老百姓,都是对倭寇恨得牙痒痒的,但是也都是庄稼汉出生,招兵是就及其严格,他们孔武有力,但是不想大地方见过世面的,心里多少有点小心思的人,做事还是比较认真的。

带头的,有几把刷子,当兵的,都是老老实实尝受倭寇欺负的老百姓,当兵前就目的明确,要揍现如今小鬼子的祖宗,所以,他们训练能不卖力吗?看见小鬼子,能不猛揍吗?当了兵,能随便欺负老百姓吗?


二、刘伯温为何死前要吃一口烧饼?

优质答案1:

历史上神机妙算的人,去世前似乎都比较忙呀。刘伯温死前,还要吃一口烧饼,这又是为了何事呢?这跟刘伯温和朱元璋的一次对话有关。

刘伯温自幼习文,通晓经史、天文、兵法,元至顺年间还考中了进士,入仕为官。只是呢,刘伯温为人廉洁正直,嫉恶如仇,因而屡遭排挤。刘伯温感觉仕途无望,弃官归隐。

至正十九年,刘伯温48岁时,朱元璋攻下了浙东,力聘刘伯温、宋濂等浙东名士。刘伯温一出山,就向朱元璋“陈时务一十八款”,得到了朱元璋的赞赏。后又分析天下大势,帮朱元璋定下了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之后北伐中原,统一天下的大策。刘伯温由此有了“诸葛转世”的美誉,正所谓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神机妙算,天下无双。

正因为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识通晓古今,又可预知未来,所以,朱元璋就想测试一下刘伯温。

有一天,朱元璋在内殿,拿着一个烧饼,刚咬了一口,太监进来禀报,说刘伯温求见。朱元璋一听,放下了手中刚咬了一口的烧饼,用碗盖了起来,召刘伯温进见。

朱元璋看到了刘伯温,就问:“先生通晓古今,可预知未来,可知这碗中为何物?”

刘伯温掐指一算,信心满满的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

估计朱元璋咬了一口饼,嘴角的饼渣没擦,而殿内又洋溢着烧饼的香气,加上朱元璋喜爱吃烧饼,这并不难猜呀。马皇后曾经为了给被关起来的朱元璋送烧饼,还被烫伤过,朱元璋喜爱吃烧饼,应该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朱元璋听刘伯温说出了答案,不由惊叹,特别是刘伯温说自己是金龙,内心泛过一阵喜悦,就想问问天下后世如何。朱元璋和刘伯温,一问一答,这才有了历史上有名的谶书,刘伯温的《烧饼歌》。

刘伯温在烧饼歌中,说朱元璋有“万子万孙”。这在朱元璋看来,是大明基业可以千秋万代了,这是秦始皇都做不到的事情,自然非常高兴。而实际呢,朱元璋的确有“万子万孙”,据说最多时有一百多万,但这并不代表明朝不会亡。

刘伯温在《烧饼歌》中已经明确预言了大明的命途,从靖难之役,到明朝灭亡,都一一应验。我们摘取部分,来看一下这本谶书的神奇之处。

“只恐燕子飞来”、“秃顶人来文墨苑”,预言了道衍和尚鼓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天下饥寒有怪异”、“阉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预言了天下灾荒,魏忠贤乱政。“八千女鬼”即“魏”字。

“忠良杀害崩如山,无事水边成异潭”,预言了崇祯杀戮过重。

“公侯不复朝金阙,十八孩儿难上难”,“木下一了头,目上一刀一戊丁”,预言了李自成起义的祸乱。

“黄河涉过开金阙,奔走梅花上九重”,“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刘伯温已经说了,大明朝遇到顺治就完了,而李自成过了黄河,崇祯也会吊死在煤山之上。

刘伯温甚至还预言到了顺治和多尔衮之争,“救得蛟龙真骨肉,可怜父子难顺当”。

刘伯温的预言很厉害呀。但自古有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刘伯温疾恶如仇的秉性很难改变,也最终害死了刘伯温。

朱元璋曾询问刘伯温谁最适合做丞相,说了三个人,刘伯温都说不合适。朱元璋让刘伯温做,刘伯温坦言自己太疾恶如仇了,不像李善长那么善于调节大臣之间的关系,是做不好丞相的。

正因这点,刘伯温树敌过多,饱受排挤。再加上刘伯温经常直言不讳,又不符合朱元璋很有主见的行为方式。这就导致了刘伯温虽然功劳很大,却并不受重用的结局。刘伯温反而受到多疑的朱元璋,越来越多的猜忌。最终,在朱元璋的默许下,胡惟庸在刘伯温的药中下毒,毒死了刘伯温。

据《明史》记载,刘伯温死前,将《天文书》交给了儿子刘琏,让刘琏献给朱元璋,并且交代,不准后世子孙再学此术。原本刘伯温还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朱元璋贡献自己最后所学,因为胡惟庸在,就作罢了。刘伯温遗言,待到“惟庸败后,上必思我”。

不过,那时候刘伯温早已经死了,朱元璋想也没用了。即使是通晓天文地理,可以预知未来,君子执着于正道,还是斗不过惯用歪门邪道的小人呀。刘伯温最终也没能斗过胡惟庸。

传说中,刘伯温死前,还是想为大明尽最后一份力。所以,他让儿子拿来了一个烧饼,咬了一口,然后命儿子用碗覆盖,并交代儿子一定要告诉朱元璋自己死前所做的这件事。其实,刘伯温是想提醒朱元璋,不要忘了他们之前的对话,不要忘了《烧饼歌》。只是呢,朱元璋并未能悟透呀,未能及早避祸,一切还是按预言发生了。

编后语:《烧饼歌》现在通常被认为,就是清末时的人所作的一部伪书罢了,仅供茶余饭后娱乐,不可当真。

优质答案2:

刘伯温临终前有没有吃烧饼,正史没有记载,但是刘伯温的确在病榻上对子孙千叮嘱万嘱咐,让他们以后不要学“算命”之类的玄学,当一个普通人也无妨,而刘伯温当时留在这世上的,最经典的“预言”就是《烧饼歌》。

后世历史总把刘伯温捧到一个很高的地位,与历史上的诸葛亮相呼应,在民间的玄学家的体系里,这两位都是“祖师爷”,都能算出几百年后的事,堪比人间神仙。

可事实上,刘伯温自跟随朱元璋起,地位一直都没有很高过,比起常遇春、徐达、李善长之流,刘伯温远远不及,如果刘伯温真的“料事如神”,朱元璋又怎么不会把刘伯温当作神来供呢?

所以刘伯温的一生,该从另类的角度去解读。

刘伯温从小就是个聪明人,善于思考的他加上有文化背景的家庭,十二岁就考中了举人,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厉害的举动了,很多人一生的理想就是个秀才,烧香拜佛才敢乞求举人,而刘伯温则是年少得此功名。

刘伯温十四岁的时候,就到他们地方的“府学”进习,刘伯温所学的乃是儒学的大成文化,当时以“春秋经”为主,这部书让任何初学者来看,头几遍都只能说不懂,每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却不懂了,可刘伯温却是一遍就看会了,这意味着他的精神境界,从小时候就已经很高了。

在府学的时候,人人都为了应对科举专门的试科而读着单调乏味的书本,只有刘伯温敢“全面发展”,他不管是天文之学,还是地理之道,都能看一些,也都涉猎,他看过的书很多、懂的东西很多,最重要的是,刘伯温能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辩证的思想很强。

这也是刘伯温后来“神算”的根基所在。

刘伯温二十三岁时,去了元朝的大都进行“礼部试”(会试),对于其他学子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寒窗苦读数十载”的重要环节,刘伯温却是连过两关,通过了礼部试,然后又直接进入殿试,成为了“进士”,而这些年里,刘伯温对众多学科和其他的知识的吸收,从未懈怠。

在学习方面,刘伯温是很强大的,可在做官的这条路上,刘伯温似乎命运并不好,因为他的第一次“出道”,就没有如同他的少年一般,横空出世,惊艳众人,在刘伯温二十七岁的时候,他被朝廷任命为江西高安县的二把手,也就是县丞。

说实话,以进士之身担任县丞,实在是有点浪费了,更何况他还是见多识广的刘伯温。

不过相信命运随遇而安,刘伯温没有抱怨什么,在高安县的时候,刘伯温一样对自己的岗位十分负责上心,刘伯温把县令都不愿意轻易惹毛的地主豪强、恶霸凶人都给政治了,一下子就把高安县的风气调整了过来。

刘伯温嫉恶如仇的个性让他得到了两种态度,第一种是被欺负已久的百姓,他们很感谢刘伯温的援手,第二种则是当地的豪强势力,他们很厌恶刘伯温这样的人,所以多次“谋害”于他,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刘伯温后来只能辞官。

这个过程中,刘伯温都没有展现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力。

他终究是个文化人,而脾气也有点特别,总是喜欢得罪人,虽然在元朝的时候,刘伯温因为名气后来还担任了江浙儒副提举、江浙省元帅府都事,可刘伯温在元末朝廷的统治下,处处感到暗无天日的贪腐和挫败,所以在反对招安方国珍失败后,刘伯温彻底辞官。

而这,也就给了朱元璋机会。

公元1360年,在龙凤政权已经成为中流砥柱的朱元璋打听到了浙东地区有个奇人,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算刘伯温,此时的朱元璋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出于对手下人才的填充,还有不同地域的参照,朱元璋拜访了刘伯温,请刘伯温出山辅佐。

刘伯温知道这个“布衣”能人,从一个和尚出身,一步步走上了起兵抗元的道路,因为朱元璋本身的身份让刘伯温这种对基层亲切的人产生了很大的好感,加上他了解到朱元璋创业的历程,便应允朱元璋,加入朱元璋的团队。

从“能力”上来说,刘伯温和朱元璋的“淮西团队”是不同的,刘伯温偏向板正的路子,多年的传统儒家教育和他的官宦生涯,让他做事情、做计划有条理,思路很明确,所以在一开始,朱元璋就因为刘伯温提出的计谋大感惊喜。

但问题是,刘伯温并不是很受淮西团队的喜欢。

刘伯温这个人并不是卑微出身,和朱元璋的初创团队代表着“两个类型”,实际上在朱元璋称帝之前,他用得最多的,还是李善长的计谋,而不是刘伯温的,不过刘伯温说的话他都会听,偶尔还会让刘伯温用“龟壳”算上一卦,这也是刘伯温后来“大名鼎鼎”的原因。

朱元璋得以“脱离”小明王,倒是有刘伯温很大的“鼓舞”原因在其中,所以在朱元璋和国内势力争雄,并且顺势灭元的计划中,都有刘伯温的身影在其中,不管怎么说,刘伯温的“计划书”那是最好看的,在朱元璋的“吴元年”,刘伯温成为“太史令”。

也是这个时候起,刘伯温开始犯毛病了,他把原来幻想规范元帝的那一套,开始用在了朱元璋身上:

吴元年以基为太史令,上《戊申大统历》。荧惑守心,请下诏罪己。大旱,请决滞狱。即命基平反,雨随注。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吴元年,荧惑守心,这不是什么好天象,在历朝历代,这都是大凶之兆,所以刘伯温让朱元璋下“罪己诏”,其实刘伯温是想用这种方式让朱元璋用另一种方式潜移默化“代表”大统,即便是道歉,但也是皇帝才能用的道歉。

可问题来了,朱元璋的脾性会一下子就接受这个事情吗?

刘伯温自己的确是很信“玄学”,但对于淮西集团的众人而言,他们每一步哪里不是用血汗去拼出来的,包括朱元璋自己,正是出身越卑微,才越讲究人定胜天,若都盲目信天命,那么何必还去造元帝的反,纷纷引颈就戮还更实在。

所以从刘伯温做事的方法上,朱元璋注定不可能怎么太过依赖刘伯温了。

后来朱元璋的确把刘伯温当作这种“玄学”人才,就类似于以前钦天监部长的长官一样,让他们以“人和”与“天时”相勾连,找出规律,然后决定做一些什么事情,比如天不下雨,大旱,那么朱元璋就让刘伯温去释放罪犯,以此来求雨。

若以刘伯温的工作去对照李善长的工作,不难看出来两者做的事情截然不同,李善长是真的成为了朱元璋最核心的文臣,帮朱元璋注定主要路线以及管理政事,朱元璋创业多年,基本盘这么稳,和李善长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到了朱元璋称帝后,人家李善长被封为宣国公,任命为“左丞相”,特别是洪武三年,李善长还被加封为左柱国、太师,改封为“韩国公”,乃是大明初六国公之一,再看看刘伯温,却仅仅是上护军、诚意伯。

不管后世再如何说朱元璋“依赖”刘伯温的占卜之术,刘伯温到头来只是一个“伯爵”的事实不可否认,而一个伯爵和一个国公公爵之间的差距多少,自然是不用说,李善长年禄四千石,而刘伯温却只有二百四十石,差距堪称天上地下。

而在朱元璋即位后,他对刘伯温的“安排”其实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想靠着“浙东”出身的刘伯温来“压制”他的这批“淮西集团”的老臣们,其实说压制都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两股力量根本不对等,毕竟朱元璋也没有办法用非常规手段“拔高”刘伯温的地位。

在朱元璋登基后,李善长时不时表现出对刘伯温的“敌意”,根本原因就是李善长也明白朱元璋的“意图“,这本就是常见的“帝王心术”,所以李善长就算是“演戏”,都要把这个态度给表现出来,只有“权臣”和臣子在斗争,皇帝才放心。

朱元璋一开始让刘伯温当的官也很有意思,那就是“御史中丞”,所谓御史,就是监察体系的官员,让刘伯温来当监察,目的很明显,直指淮西这群不怎么守规矩的老臣,只可惜刘伯温的确力量不够强,当了几年御史中丞,也没有太大的弹劾建树。

再到后来,朱元璋又进行了一次对刘伯温的试探,他询问刘伯温,他觉得李善长这个丞相现在做得不好,想要让刘伯温来担任,试问刘伯温意下如何。

在明面上,刘伯温和李善长应该是“死对头”(两人分别代表着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所以朱元璋把这个问题交给刘伯温来回答,就是看刘伯温是否能够“以德报怨“,而刘伯温的答案也确实如此,他回答朱元璋道: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当丞相,李善长又比杨宪、胡惟庸等人更好,还是让李善长来当。

看似朱元璋很重视刘伯温,很尊重他的意见,可刘伯温当时乃是御史中丞,也只是一个诚意伯,论资排辈,根本轮不到刘伯温,朱元璋即便真的有意这么做,刘伯温也不可能一下子上去这个位置的,这其中的“鸿沟”太大了,不是刘伯温能够跨越的。

在被加封后的第二年,刘伯温就因为被“排挤”不得不辞官告老还乡,其实刘伯温整一个在朱元璋身边辅佐的人生阶段,都是很无奈的:

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授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明年赐归老于乡。

因此在刘伯温和朱元璋一次以“烧饼”为主体的交谈,反而成为了刘伯温的“绝唱”。

某一天,朱元璋正吃着烧饼,恰好此前他已经召来了刘伯温,因此把吃了一半的烧饼拿碗盖着,就让刘伯温“猜猜”碗里面盖的是什么,从而引发出了刘伯温的一大段“预言”,也就是《烧饼歌》。

《烧饼歌》之所以是“预言”,那是因为刘伯温在这首似诗似诉的“作品”中,说出了大明天下未来会覆灭于“胡人”之手,而其中的押韵和读腔旋律朗朗上口,在后世流传甚广,譬如其中一段:

“还是胡人二八秋,二八胡人二八忧;二八牛郎二八月,二八嫦娥配土牛。”

从后世大清入关的角度来看,不得不说刘伯温这一招“预言”是相当的准,从一个烧饼的试探引发出的思考,这或许不再是刘伯温的“猜测”那么简单,因为当时的大明实则还没解决北方草原对中原的侵扰,刘伯温也许看出来了大明最终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还会被“覆灭”。

朱元璋认真地把刘伯温所说的东西听了,但到底有没有听进去却是不知道了,刘伯温在和李善长等人的“斗争”失败后,一样是要离开离开南京,在洪武八年,刘伯温忽然染上风寒病重,朱元璋听说后,让胡惟庸带着“御医”和药物去看望刘伯温。

谁知道就是这次“看望之后”,刘伯温的病情更加严重,他一方面暗示朱元璋,这是胡惟庸给他下的“套”,一方面就是在交代后事了,而朱元璋也是对刘伯温的“暗示”置之不理,也许在朱元璋的心里,《烧饼歌》就和此时的刘伯温一样,没有重视的必要。

所以刘伯温最后在病榻前,对自己的儿子说,自己所拿的这本《天文书》在他死后要立马贡献给朱元璋,而且以后不允许子孙后代学习,可见此时的刘伯温对“玄学”忌惮非常:

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抵家,疾笃,以《天文书》授子琏曰:“亟上之,毋令后人习也。”

就这样,刘伯温病死家中,而在刘伯温病死之后,朱元璋“才开始”愤怒,后来胡惟庸案大量的人被清算,其中一部分就和胡惟庸“毒杀”刘伯温有关。

所以这个烧饼刘伯温到底吃没吃,这件事已经不清楚了,可是能确定的是,刘伯温在大明初期的确没有那么地位而后世称之为“料事如神”,无非就是被《烧饼歌》打响了他的名声。

结语:

比起兔死狗烹,过河拆桥,刘伯温的人生从转折再到下坡直至病亡,并没有那么多被“辜负”的色彩。

只能说在朱元璋的眼里,“治世”的能人更强于在语言上威风凛凛的非能人,刘伯温虽然是朱元璋“另类”的军师,但经过无数场大小战斗后、前线的官员肯定要比刘伯温更受朱元璋信任,而至于刘伯温,当故事听听了也挺好。

直到后世大清入关,有人才想起《烧饼歌》的内容,顿时钦佩刘伯温,只可惜,到了最后的关头才知道,一切都已经晚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