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市场相对低点怎么看(怎么看基金是不是低点)

jijinwang
买基金,切记不要过度追求最低点买入!
我们都知道只有买价格在低点,然后卖在最高点就可以获得很好回报,就以我买这是基金例,我买差不多一年了,目前是-10%左右。
在19号的时候,我看见这只基金近一年收为-39%于是我选择加仓买入,结果到今天还是显示在确认成功途中,这期间有两天时间,正常情况我们应该是希望它确认成功之后才开始上涨才对,不过很明显是做不到今天8点钱确认了,如果今天已经上涨那不就是白买了不起吗?
其实如果你有买基金你就会发现,不论是买入或者卖出都是很难做到踩点成功,在明显看到低点时候买入,和明显最高点卖出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基金公司那边操作需要时间,所以我们买基金切记不要追求最低点买入,和最高点卖出。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不做投资建议哈。

1、买新基金好,还是等调整时在相对低点买老基金好?

基金的新旧与基金的好坏关系不大,新老基金各有利弊。

比如:新基金通常认购费率比较低,但是缺乏历史参考数据,如果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也是新人,我们就无法了解其投资策略,更无法判断其投资能力;而对于老基金来说,我们就有充分的数据进行参考。

另外,新基金资金要投入市场必须有建仓期,而这个建仓期的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1?6个月,如果正逢“牛市”行情,资金就得不到充分利用,获得赢利的比率当然就要低于同类老基金。

在此过程中,新基金资金流入市场会对股票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最终沦为老基金的“抬轿人”。

相反,在“熊市”行情中,老基金经理人即便想要调整基金投向,也存在很多困难;新基金却可以延缓建仓,而将基金资金用来购买债券等以获取稳定收益。

因此,“牛市买老,熊市买新”就成为不少投资者选择新老基金的一条“口诀”。

但是这样一条简单的“口诀”显然无法应对复杂的基金市场。

因此,在选择新老基金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一些具体的方法。

在购买老基金时,最根本的一点是看历史业绩。

老基金的业绩都是有历史记录的,而这些历史业绩是投资者作出正确选择的重要前提条件。

在海外成熟的基金市场上,评价一只基金的优劣,一般至少要看其三年的业绩表现。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有较长时间的观察,我们才能充分了解一只基金的投资理念及其应对风险的能力。

而一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基金,才是值得我们信赖的理财产品。 在选择新基金时,以下几各方面却显得至关重要:

1.基金管理人的能力 相对于老基金来讲,新基金虽没有历史运作业绩作参考,但是基金管理人却有历史管理和运作的“成绩单”,因此投资者完全可以从其旗下其他基金的业绩表现,来对新基金的未来做一个大体的判断。

2.新基金的发行时机 在震荡市场或阶段性的市场低点发行新基金,往往能使新基金在建仓过程中吸收被市场低估的股票品种,从而为基金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如果在市场的阶段性高点进行新基金的发行和建仓,将会付出较多的建仓成本,对新基金的成长将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响。

3.不能类推基金业绩我们在参与创新型基金投资时,如果单单以母版基金的表现作为衡量新基金的标尺,显然是不全面的。

因为市场环境的变化是不可替代,更不可复制的。

因此创新型基金的表现如何,仍然需要得到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4.不要被低成本所吸引我们选择投资新基金,就是为了选择基金的未来。因此,基金净值的增长幅度才是选择优质基金的根本标准。

而有些朋友对新基金的投资却建立在现实成本误区之中,静止看待基金的净值,而忽略了基金净值的动态表现。

5.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我们当然会对新基金的未来收益寄予良好预期,但对新基金产品的风险也必须有充分准备和积极认识。在投资新基金时,一定要做投资前的自我风险评估。

2、基金低价买入什么意思?

低价投资者高点买入基金,基金净值较高,整体成本也较高,预期收益相对较低,而且风险比较大,容易发生亏损。

点买入基金是指在基金点位较低的位置买入基金,低点买入基金成本较低,比较划算,预期收益较高,风险较小,盈利的可能性较大,高点买入基金是指在基金点位较高的位置买入基金。

基金低价买是在基金净值比较低或者基金处于低位的时候买入,然后等到基金涨起来,净值就会增高,这时候持有的基金就会收益。

3、怎么判断基金是在最底部?

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

大盘也好、个股也好、基金也罢,所谓的“顶”和“底”都只存在于历史数据中,事后来判断极其容易。但是,投资者想通过技术手段、个人经验提前准确判断未来走势,想做到“精准抄底、完美逃顶”,无异于痴心妄想。

引用一段霍华德·马克斯的话——

我们千万不能这样假设,即开始投资的那一天,就正好赶上基金和市场跌到谷底的那一天。我们最大的愿望是,市场创出低点的机会能够出现在我们积极主动投资买入资产的那段时期里,在市场创出最低点之前或者当时或者之后,我们都会一直不断地买入。

很明显,凭借个人之力很难把握市场或者个股、基金的最低点,否者人人都是利弗莫尔了。

不过,普通投资者可以做到的是判断市场所处周期的位置,判断是牛市还是熊市,是行情的启动阶段、升温阶段、疯狂阶段还是冰冻阶段,从而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对于基金的投资方式,最建议的方式还是定投,即定期定额买入优质的基金。比如,采取不择时傻傻定投方式,自2007-10-16大牛市6124点开始按月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持续不断坚持定投92期到2015-6-12大牛市5178点,投资总收益可以达到96.26%。

这种简单易行的基金投资方式,可以为普通投资者所掌握,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怎么判断基金在底部!首先要先确认你买的是什么基金!其次没有绝对的把握可以来判断底部,底部是走出来的,如果判断底部这么牛还不如玩股票玩期货 干嘛玩基金??

所以不应该说怎么判断基金在最底部,而是应该怎么判断基金现在适合买入?

  1. 如果是低风险的保本型,国债型的基金,那就没有所谓的底,任何时候都可以买!
  2. 如果是中高风险的混合型基金或是股票型基金则需要看你买的基金持仓比例,重点布局在哪几个板块?然后可以去找相应的板块指数进行技术分析判断是否可以介入!

如何看持仓比例

如何看持仓比例,我们就用支付宝来查就行,通过支付宝搜索你想要的基金后下拉会看到基金档案,点进去就能看到持仓一项,这一项会看到占比较大的持仓个股!


我们随便挑个基金看看持仓情况,如下图所示,持仓个股大部分是芯片类相关,剩下的小仓位是软件板块也部分芯片业务的,也就是总体上这基金持仓的净收益是跟随芯片概念块的起伏波动,那么这就可以去翻芯片指数看走势来判断是否可以介入!

如何判断可以介入

由于判断介入时机的方法很多,就稍微介绍下,就继续拿上面列的芯片概念基金为例:

芯片类指数可以看芯片ETF!

上图可以看出芯片ETF指数在大幅下跌后开始震旦并形成了一个上行通道,均线也开始粘合,这个时候就可以在通道下轨第一次买入对应的基金,待K线放量上穿所有均线时是第二次买入时机,而突破通道上轨后群里回踩是第三次买入,有这三次买入基本上盈利就能保证,后续跟踪就是看形成什么样的通道找出下轨进行定投即可!

基金投资重点是定投,而不是没事就做T,那是基金经理做的事,所以我们不用每天盯盘,而只要过阵子看下关注的板块走势,有没有出现加仓买点 或者卖点即可!

基金注重定投,所以细水长流才是王道!别一味想着买最低点,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只要跑赢90%的投资者你就赢了!

4、基金怎样看当天的涨跌?

基金当天看涨跌的话,我有两个方法

一、以支付宝为例,把持有的基金先添加到自选里,点击自选里看到持有的基金右上角我所勾选的那个估值,就是当天涨跌的估值,一般是三点钟确定净值,所以两点半后看这个估值涨跌比较准确。

二、因为无意间从我朋友那得知的一个微信小程序,感觉还蛮好用的,只要输入基金编号和所持有的份额,当天的涨跌就一目了然,并且收益也能自动算出来,非常的省时省力。大家可以微信上自行搜索“韭菜晴雨表”免费使用。

打开理财APP:如天天基金、同花顺、支付宝蚂蚁财富,找到基金,然后点开自己所买的基金名称或代码。再点开基金详情,往上滑、再点开基金十大持仓就见到了。基金估值,基金净值。也可以点开基金自选去里面看就得了。

支付宝,理财里面,点击基金自选,在收索里面输入你的基金代码,查找后点击加入自选,把你的所有基金添加后,随时进入自选实时基金变化,方便快捷!觉得支付宝这个简单清晰

5、我的基金基本都亏15%左右,我该怎么办,求大神指点?

基金亏损在15%的时候,一定不要惊慌。

因为这时候已经过了最高的风险区域了,即便你是追高买在了最高点,也应该冷静下来。

基金投资比起股票投资,风险是相对比较低的。

主要原因是,基金持仓的其实是股票合集,理论上不会因为持仓的某只股票踩雷而出现净值的大幅度下滑,不至于像股票那样,出现断崖式的净值下跌。

所以,基金下跌15%,要么是代表某个板块的跌幅有15%左右,要么就是指数的跌幅有15%左右,都是一个风险的释放。

再加上很多时候买基金,并不会买在最高点上。

这时候的位置,可能距离最高点,已经有20-30%的空间了。

基金最大回撤达到20-30%,相对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对安全合理的区域。

尽管不排除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但这时候你可以选择的策略就有很多了。

或者说,在当下位置进行止损,就要慎重地考虑一下了。

根据常见的情况操作方式,挨个做个深入的分析。

止损出局。

跌15%,然后选择止损出局,也并不能说就是一种错误的方式。

情况糟糕一点,基金出现腰斩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真的是买在最高点,那跌15%之后,还有很大的下跌空间。

所以,这个时候想要确定的就是最大回撤,而不是自己亏损多少,确认基金的风险区域和位置。

同时,还要考虑的一点,是手上资金的分配情况。

因为下跌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补仓,或者定投,以此来均摊基金的持仓成本。

但如果已经是接近于满仓,那就会非常的被动,因为手里没有子弹了。

位置和仓位,是直接决定是否需要止损出局的两大主要因素。

那么第三大止损出局的因素,就是管理人的问题,或者说是基金经理的问题。

如果你持有的基金,在下跌的时候,跌幅明显高于同类基金,也是应该止损出局的。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跌幅过大的基金经理人,就是能力不足。

但一定说明他们的风格比较激进,风险管理做得相对比较差一些。

如果叠加上前两个主要因素,那么这个时候选择止损,也未尝不可。

在选基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抗风险的波动能力,不论是最大回撤率,还是夏普比率,都要做一定的参考。

最后一个,要选择止损的情况,是政策的巨型利空。

简单地说,基金持仓的行业,或者说股票,如果是被政策引导的长期利空,这个时候也应该优先止损。

基金投资,虽说不推荐止损,只注重止盈,但某些特定情况下,止损也是一种智慧。

减仓转定投。

第二种不太常见,但实际效果不错的方式,叫做减仓转定投。

顾名思义,没有太多的仓位可以使用了,没什么钱却不想止损,选择的自救方式。

减仓转定投,其实就是拉长投资周期,均摊风险的方式。

比如,净值2块钱,买了20万元,跌了15%,净值只剩下17万元,减仓10万元,以每周5000元的方式投资出去。

20周,也就是4个半月左右,就能把这10万元定投完毕。

这等于是把整个投资周期,从单一的一个点,变成了漫长的4个半月。

基金净值如果进一步下跌,那么定投买入的价格会低于当时的持仓成本价,就是“赚了”。

如果基金的净值出现了上涨,那么定投的成本会高于持仓价格,就是“亏了”。

但本质上,没人知道未来是涨是跌,所以这个方法本身,只是拉长了投资周期,去均摊了风险。

因为基金涨了,你也仅仅是少赚一些,基金跌了,你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入场,其实都是相对有利的。

减仓转定投,类似于壮士断腕,然后重获新生,让自己从一个被动的位置,重新拿回主动权。

仓位决定了投资的策略和心态,而减仓转定投,是最好的化被动为主动的方式。

如果你现在基金被套,又弹尽粮绝,那么建议尝试一下这个方式。

时间会抚平悲伤,定投会慢慢地均摊成本,并且伴随时间度过周期,见到曙光。

直接开定投。

对于资金比较充裕的投资者,直接开始定投,其实是一种好的方式。

但是定投的金额比例,不宜过低。

比如,你一次性投入了10万元,然后每周定投只有500块,明显就有点少。

因为20周才1万元,200周才10万元,要接近4年时间了。

一般来说,一整个投资周期,或者说熊市周期,最多也就2-3年,而定投的资金要超过原本的投资本金,才是比较有效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每周的投资金额,在3-5%,即3000-5000。

假设每次投资3000元,那么33周,也就是8个月左右的时间,定投99000元,投资的总金额可以翻倍。

最差的情况下,如果是2年,108周,投资金额在30万左右,加上原本的投资金额10万,就是40万。

但这个时候,持仓的平均成本就很低了,原本的亏损15%,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如果按照投资比例,就是占比25%*15%,也就是4%左右的亏损,很快就会被抹平。

但如果整个周期只有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那么实际能定投的金额也不会太多。

比如半年,3%*25周,也就75000元左右,比起原本投资本金10万,占比也没有特别高。

所以,如果选择的是直接开定投,每一期的定投金额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斟酌。

如果你的定投能力不是很高,也就是现金流并不充裕,那么在首次购买基金的时候,不能一次性投入太多。

基金本就是一次长跑,你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加速过猛,后面阶段的调整空间,就会很小了。

是选择减仓后开定投,还是直接开定投,这一点上,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来甄别,这非常的重要。

还有一种方式,叫做智慧定投,现在也比较常见。

指的是定投的金额,随着亏损的幅度增加而增加的定投方式。

亏损15%以后,定投的金额会自动加倍,以更多的定投去拉低成本,减少亏损的百分比。

当亏损25%以后,定投的金额会再次加倍,直到回到15%,就会砍半。

智慧定投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在低价位拿到更多的筹码,更有效的建仓。

但是这种方式,只适合现金流特别充足,且有耐心的人去使用,几乎是一种稳赚的投资方式。

定投加补仓。

对于投资金量比较大的人来说,亏损15%,其实意味着机会越来越大了,因为风险释放了。

定投是必须得加上的,距离第一次价格锚定的位置,有15%的空间,启动定投再适合不过了。

同时,基金的亏损锚定,是可以有效地指导补仓加仓的。

毕竟,大部分基金的回撤都是相对可控的,高点下来30%,50%,70%,是三个黄金入场点。

如果采取定投加补仓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进行建仓,不仅拉长了时间跨度,应对下跌的情况,还可以降低建仓的成本。

定投加补仓的方式,适合大资金入场,寻找合适的价格位置。

可以说,第一次投入,是为了做价格锚,是试探。

之后的定投,是为了消耗时间周期,寻找相对的低点,是二次试探。

只有补仓,才是真正的大军压境,一触即发。

但这种情况,并不适合普通的投资者,现实情况中,也并不是很常见,因为对资金的量级要求很高。

另外,定投加补仓,需要的投资常识比较高,不适合普通经验不足的基民。

就普通基民而言,智慧定投是首选,如果资金不多,就做长期定投即可。

单点加仓加上定投,对于成本和精力的消耗过大,还很容易因为一时兴起,加仓过度,导致现金流断裂,影响定投。

点对点加仓。

最后一种,就是放弃定投,选择单点加仓的交易方式。

这种方式其实也很常用,适合那些没有稳定现金流的基民。

定投对于资金的消耗,从长期来看,其实也是非常大的。

有一些基民,就非常适合点对点的加仓,放弃定投的方式。

但是点对点加仓,其实是最难的,对于市场总体的把握度要求非常高,普通基民很难驾驭。

点对点加仓中,最笨的一种方式,就是网格法,即跌到某个百分比,选择加仓。

比如初始投资金额10万,跌15%,加仓5万,跌25%,加仓10万,跌35%,加仓20万,跌的越多,买的越多。

这种方式和定投的最大差别,在于拥有空间性,没有时间性。

有利有弊,如果出现V型走势,那么点对点加仓容易利益最大化。

如果出现底部平台,那么定投容易利益最大化。

还有一些人,对于基金投资特别有把握,或者特别有自信的,也适合点对点加仓。

在自己认为市场出现阶段性底部的时候,以点对点的方式,进行一次性加仓。

甚至还可以根据加仓的位置,去做高抛低吸,降低自己的成本。

只不过基金不是股票,投资基金的基民,大多没有这种研判能力,也就很难进行点对点加仓了。

投资某个基金,在初次入局的时候,是有注意事项的。

这个注意事项,直接决定了投资基金会不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理论上,投资的周期、基金的类型、基金当下的位置、买入的仓位及后续现金流安排,是最该考虑的几个因素。

先说投资周期。

很多人在投资基金之前,对于投资周期没有什么概念。

即便听说过投资基金要长期,短期内可能会有风险,但也只是听说过。

谁都想买入之后就上涨,谁都想买在低点,没人喜欢买入就亏。

毕竟买完就跌,那干嘛不晚点入场呢。

当买入之后,下跌的话,内心就开始悸动,不知道该怎么办,长线投资也成了被动的长线,很有可能快刀斩乱麻,也有可能一解套就出局了。

当买入之后,开始上涨,那更是不知所措,是该卖了,还是再买一点,压根无所适从。

对于整个投资的周期,毫无概念,到底是坚持长期,还是一轮牛熊就退出。

所以,明确自己的投资周期,是一定要在基金投资之前,就确定的。

通常情况下,建议是投资满一个牛熊周期,是比较妥当的做法。

再说基金类型。

我们常说的基金投资,主要集中在股票型基金上,具体的分类主要是混合型和主题型,还有就是指数型,一共三类。

指数型基金,主要是跟踪指数的,比如各个行业的指数,或者是大类指数,诸如50,300,500等。

指数基金可以理解为成分股的投资,因为成分股都是择优录取,所以总体投资回报会略高于整个市场。

主题型基金,偏向于行业指数基金,但是更灵活。

一般都会优选行业的龙头进行配置,所以更像是某个行业指数的增强型基金。

当然涨的时候会幅度大,跌的时候也会幅度大一些。

最后就是最考验管理能力的混合型基金了,或者有人叫做综合管理型基金。

这类基金的选股,就是全市场中,基金经理认为有潜力的股票,没有太多的主题,一般都是价值,或者说是成长策略。

这类基金,要选择长期排在头部的基金经理,因为他们的投资理念,决定了赢钱是大概率的。

不同类型的基金,各有千秋,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去对号入座。

还有,买入的时候基金的位置。

然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买入基金的位置。

你是追高买的,还是逢低买的,完全就是两回事。

基金的位置,可以去参考历史净值,也可以去参考主要投资标的,到底在什么估值区间里。

买入基金时候的位置,尤为重要,这决定了后续到底是加仓还是减仓,是否需要做定投等等。

建议,如果是首次买入,尽量不追高,静待回调。

如果非要最高买入,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对于买入的金额,一定要有所节制。

毕竟投资不是赌博,没有百分百成功的市场,尽量不要去梭哈。

最后,是仓位和后续的现金流安排。

最后这一点,其实是最重要的,直接决定了基金投资赚钱的概率。

这就好像股市中的仓位,决定了一个投资者的存活概率,放到基金里,也是完全一样的。

基金投资相比股票投资,简单之处在于相对比较平稳,补仓加仓能够均摊一定的风险。

这就对于仓位和后续现金流安排要求就很高了。

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现金流定投计划,那就是一个纯粹的仓位管理。

那1234的四分法就很适合,就是10%20%30%40%的投资策略。

任何基金先投资1份,下跌后再投入2份,还跌就3份,最后4份。

如果买入上涨后,就不要去加仓,找同类型想买的,把剩余的钱再按照四分法去分配。

如果有一些可用资金,可以做一些相关的现金流补充,或者说是定投,那就会轻松很多。

之前提到,定投金额宜在总投资金额的3-5%,这是相对最合理的方向。

利用现金流的补充,去冲淡投资对收益的影响,拉低相关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不能说坚持定投一定赚钱,但在行业大周期变化后,这部分企业一定会有复苏,基金投资的那些优质企业,自然也会带来很大的回报。

所以,基金投资做好以上四个步骤,想要亏钱,难度都很大。

关于基金投资的一切,最终都交给时间去定夺就好。

首先看规模。百亿以上的不碰。基本没调过仓。今年跌得多的属于这种。

第二,基金经理。明星的,张坤,葛兰,刘菘格,朱少醒等等。不要碰。他们全是死仓。没调过仓。上涨是大盘涨太多了。还有他们的第一学历。是否理工见长。甚至是高中是否教育发达省份的名高中。清北在有些省份的生源。不比另一些211强。

第三,行业基金不买。如果看好行业,直接买etf.只买混合型基金。均衡收益。年化30-40点,所有人都能接受。

第四,用支付宝选基。拿几支放一起。对比过往业绩,看波动率, 最大回撤,夏普指数。一般人都希望年年都红。如果今年大跌,明年大涨。平均起来还不到20%的偏股型,权益基金。不算优。比如朱少醒的富国天惠成长。

第五,不管资金量多大,别买私募。比如吹的很火的上海聚鸣刘晓龙。21年中到现在没有一支是红的。我个人的所有私募全亏。看不了持仓,从而是否真亏。不得而知。不要买。

第六,均衡配置你的投资。偏股基金与偏债基金,指数加固收型。都配。拉低分险。可能会少赚。但绝对会少亏。

按以上原则。亏不了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