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基金没有基金经理(基金和基金经理有什么关系)

jijinwang

2022年你如果没有买那些顶流基金经理的产品,你就已经轻松少亏至少39%,2022年顶流基金经理有多拉垮,成绩有多差,可以直击心灵,张坤、曲扬、刘彦春、蔡嵩松这些人在2022年的亏损已经分别达到55%-50%。
无独有偶,私募大佬葛卫东也宣布躺平,何去何从你们怎么看[作揖]

上周,华商的基金经理高兵火了,原因是他在渠道路演中声称“现在是三无主义,无框架无理念无风格”。



“没啥框架,以前有,现在都抛弃了,现在就是一门心思让净值跑快点,跟随市场变化,找出能挣钱的品种。”



事情一发酵,很多投资者质疑,散户追着热点跑就算了,公募也追着热点跑,那还谈什么价值投资。紧接着,基金公司马上澄清,说没这回事,大家都是坚持长期投资的。


高兵说自己没有框架,就真的没有框架吗?


从他管理的华商智能生活来看,十大重仓股和他19年以来坚持的医药+消费+科技主线思路大致符合,只是侧重点偏向科技而已。


(华商智能生活灵活配置混合A)


小巴估计大概是因为4月份的时候,基金回撤大幅度回撤,“4月中旬的那一周,基本上每天都哭,一边哭一边加仓”,在基民和业绩的双重压力之下心理难免会有波动。


(华商智能生活灵活配置混合A)


说到底,基金经理也是打工人,投资理念和框架是长期的,考核是短期的,这种错配之下,基金经理有时也会无奈。


高兵曾经因为业绩太差,被公司从基金经理的位置上薅下来,去当了几个月的研究员,现在估计是在渠道面前发发牢骚而已。


对一个基金经理来说,没有投资框架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先有投资框架,再寻找相应的机会。


所谓投资框架就是你投资的价值观,做投资决策时的依据。


总的来说,整个市场里面有三种钱可以赚,第一种钱就是央妈放水的钱,第二种是博弈的钱,第三种企业盈利的钱。


想清楚要赚什么样的钱之后,再用相应的策略去获取收益,而不是人云亦云,别人说买就买说卖就买,或者单凭感觉做判断。


市场上大致有三种钱:


央妈放水的钱,赚来很容易,但并不持续;


所谓博弈的钱,大概就是说,我们买入一个公司的股票,希望其他投资者用更高的价格买走,这时候我们赚的就是投资者的钱,赚这种钱很难,还容易翻车;


企业盈利的钱,就是去买一个优质的公司,伴随着这家公司走下去,陪着这家公司越来越大,从中获得收益。


比如巴菲特主要就是利用保险公司浮存金这个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等待偏低或者相对合理的价格,拿到那些好企业的股权,然后分享企业发展的红利。


他坚持的“优质企业策略”,实际上就是通过长期投资好商业模式、好公司、优秀管理层,实现长期复利。在此基础上,投资有“护城河”的企业和具有可持续高ROE的企业。


对一个主动型股票或者偏股的基金经理来说,对大环境有什么样的判断,投什么行业,怎么挑选个股,什么时候买进,是择时买卖还是保持高仓位,都是属于他的投资框架。


从基金报告里的管理人报告部分就能了解到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大概是什么样的,再结合持仓来看,就能看出他有没有践行自己的投资框架。


用我们之前提到的易方达ESG责任投资股票举例子,前十重仓股5个是白酒。


(易方达ESG责任投资)


虽然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但通过2022年基金半年报我们发现,目前的持仓还是和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相统一的。


(易方达ESG责任投资,2022年中期报告)


投资框架并非一成不变,也会随着能力圈拓展而改变,时代不断变化也会诞生出新行业、新需求。


我们之前说过年轻基金经理就更擅长新能导类的投资,因为老将一般来自传统行业,一时难以适应,强行拓展反而会容易打脸。


投资框架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从对经济环境有宏观的认知到选择具体资产的类别一步一步细化下去,还要结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和交易策略。实际上就是对投资者的认知圈、能力圈、信息圈的综合考量。


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先别整那么复杂的,最重要的是先要想清楚通过什么方式获取收益,而获取收益无非三种策略:择时、择股、资产配置。


说起择时,就不得不提到索罗斯,他最广为人知的战绩应该就是1992年做空英镑,获利大约10亿美元,被称为“击垮英国央行的男人”。他曾说“**的道理,建立在他人的谬误上”。


择时就是低点买,高点卖,本质是收割其他投资者,但问题是普通人在收割链条的最底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韭菜”。


小巴想说,比起一味追求收益,咱们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控制风险。


择股策略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巴菲特,“不管是袜子还是股票,我都喜欢在打折时买高档货”。


择股的问题在于,要有充沛的现金流,以便能在价格低时,大量买进;另外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股票,但散户的能力和获得的信息都十分有限;就算找到了优质股,如果遇到黑天鹅事件,可能会让一个优质股变成垃圾股。


说到资产配置,就不得不提到被称为耶鲁大学的“财神爷”的斯文森。


他管理的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在过去20年实现了11.4%的平均年化回报率,基金规模在过去35年涨了24倍,不仅满足了耶鲁大学的日常支出,还成功穿越了牛熊。


获取收益既不靠择时,也不择股,靠的是多元化的资产配置,也被称为长期投资者的典范。


小巴想说,策略没有对错,就像大佬可以集中投资、择时择股,因为他们资金雄厚,不仅自身投资经验丰富,背后还有专业的团队,容错率会更高。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最简单也最适合的还是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