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架构是什么(管理架构是什么意思)

jijinwang
【公募的缺陷:上银基金3年9次高管变动,利润和规模双双垫底,股权出售无人问津?(3)】
(糟糕透顶!)
➱(三)股债失衡,利润规模双双垫底
尽管作为银行系在初始发展上颇有优势,但作为一家公募基金,近年来发展的怎么样,在这些风波之后是否还值得投资者信任,终归要回到业绩和盈利能力上来!
站在高管和股权持有人的角度而言,最重要的便是管理规模。其中重中之重则是非货管理规模,代表的也是市场的信任。
根据Wind数据,截止2022年9月18日,上银基金以非货规模778.24亿元排名49/189。较2021年末增长了100多亿元,排名提升了4名,也是上银基金非货规模首次跻身前50。
下图1(数据来源:天天基金,2022年9月18日)
上银基金在2019年之前一直是靠着货币基金撑起一片天,2019年初开始货币基金规模迅速下降,转而大力发展非货基金产品。
联想到前文前任董事长汪明也正是在2019年3月上任的,可能或多或少其中有他的功劳。
在汪明在任的3年里,上银基金非货规模的稳步前进,2019年、2020年、2021年底非货管理规模分别为300.23亿元(第55名)、524.9亿元(第54名)、670.24亿元(第53名)。
想吐2(数据来源:天天基金,2022年9月18日)
再看总规模,自汪明接手上银基金后,在经历了一年半的转型调整期之后,自2020年3季度便开始了较快的增长。
在2019年1季度,上银基金虽然已经发展了5年,但是一直以货基为主,当时虽然总规模排名在45名,但是670亿的份额中,货基占了75%,非货规模仅有一百多亿!而如今上银基金货基仅占32%。
但2019年以来本就是大资管行业的快速发展期,只看绝对量的增长也难免有失偏颇。可以看到的是,上银基金的非货排名,在前几年只能说缓步前进,2019年到2021年底也只从45名进步到了43名。总规模甚至略有下降。
可以说,汪明在任的三年多里,上银基金的产品结构转型成果不错,但是规模的增长也只能说无功无过。如今换帅,不知未来是喜是忧?
要说盈利能力,上银基金的巅峰时期还是在2016年的时候,当时盈利一度高达2.05亿元,随后在2017年直接腰斩,一直不温不火。正是在2020年乘着基金迅速发展的春风规模开始上涨之后,盈利方才达到1.47亿元。
根据最近披露的2022年中报,2022年上半年上银基金净利润 0.74 亿元,同比增长4.23%。看起来还不错。
但是横向一比较,目前获批的15家银行系基金公司中,14家披露了中报,上银基金不论是净资产还净利润都垫底!
截止2022年6月30日,15家银行系基金中,有一半规模都超过了5000亿元。规模排名第一的工银瑞信基金已达到8209.9亿元!
与同行一比较,上银基金获得小小成绩不值一提!甚至是行业里的差生!
除了规模发展缓慢。尽管好不容易从货基的坑里跳了出来,但股债失衡,业绩平平依旧是上银基金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说的痛点!
根据天天基金的数据,截止2022年6月30日,在上银基金千亿的管理规模中,仅有的2只股票型基金合计规模3.12亿元,混合型基金合计32.94亿元。加起来占比不到3%!
再看看业绩,根据Wind数据,上银基金所有的权益型基金产品几乎都在吊车尾, 截止2022年9月18日,2022年以来权益产品能够排进前50%的仅有3只产品!而能排进10%的仅有一只2022年4月22日刚成立的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
而在24只债券型基金中,同期有11只都能在同类中排到前10%,除去两只涉及到转债的产品,排名最靠后的上银聚顺益一年定开也能排到同类基金的32.37%。
我们往往用权益的业绩来说明一家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在上银基金,股债规模的严重失衡,业绩的两极分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到底谁来解决?作为背靠大股东的公募基金,从母公司派遣高管人员到子公司任职似乎是很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是在公募基金作为高管似乎也并不是这些大佬们终极的职业目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管理模式于这些“过客”一般的高管也非常合理!
但对于基金公司和投资者而言,稳定的经营环境和负重前行的深耕,才是做投资的终极奥义!管理人员的目标和投资者的目标不一致,似乎也是公募基金天然的缺陷!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投资参考指导,读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 本文共三部分,此为第三部分,更多精彩请继续阅读↓↓↓:
一、高管频换,三年9次变动7位离任
二、无人接手?二股东两度欲清仓
三、股债失衡,利润规模双双垫底

1、私募股权基金的架构是怎样的?

私募股权基金的架构主要有:公司制(成立一家公司来进行投资)及有限合伙制(成立一家有限合伙来进行投资)。

公司制相对比较熟悉,但由于天然的优势,有限合伙制已经成为私募股权基金的主要架构形式。


可以参考一下图片, 大体来说会有个基金管理人GP来管理若干出资人LP在资金。 LP通常以有限合伙形式持股, 资金托管到银行。


结构上来看,现在股权基金更倾向于用有限合伙的形式来发行,权责更清晰,也是监管更倾向的。

所以基金里面得需要一个GP 和若干个LP

从管理上来看,凡是涉及到募集的,都需要去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登记备案的话,首先需要有在协会登记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来履行管理职能,当然管理人和GP可以是同一个,也可以是不同的主体,如果是不同的主体,按照协会要求,两者之间需要存在关联关系。

另外还需要外包以及托管机构,一般商业银行和专门机构可以做,对于有限合伙基金,不一定必须有托管,如果找到可以做资金监管的小银行也是可以备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