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为什么是中国未来的发展

jijinwang
看来可以继续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少外资机构指出,中国经济正处于超越美国的特殊时期,此前低估了中国,目前A股仍处于超低配状态。国内外私募基金罕见达成共识:A股市场的黄金时代刚刚开始,重仓中国是大势所趋。有外资机构指出:未来5年中国会有一个波澜壮阔的牛市,认为未来牛市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包括电子科技、电子商务、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消费;同时认为,中国的财富管理产业接下来5年会大幅增长。

为什么要成立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是目前资本市场上一种常见的形式,是公募基金的一种有效补充,很多公募基金的经理在积累一定的名气或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后也会转投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一样,都是拿基民的钱去做投资,但是私募基金的门槛更高,一般是100万起步的投资!但是私募基金的费用也相对较高,当然收益也往往较高

参与证券市场盈利,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它的参与者的身份是多种多样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所以成立私募基金。

股市不景气,私募基金为何还高速增长呢?

感谢邀请!
一方面是财富水平提升。2018年12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8》发布,显示2016年末,我国净财富(非金融资产和对外净资产之和)总计437万亿元,中国社会净财富水平相当于美国同期财富水平的70.7%,位居世界第二位。
另一方面是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的壮大,十年前主要的机构可能就是银行,现在来说还有券商、信托、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各家机构同台竞争,私募机构更因为有制度灵活的优势,投资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为投资人创造了不错的收益,引发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最后,就是房地产市场回归本质属性,只住不炒,热钱从房地产市场流出,热钱逐利也带动了股票市场的波动,创造了获利机会。从长远来看,随着机构投资者参与比例越来越高,另外越来越多优质公司上市,相信股票市场将会给大家带来优厚的回报。

私募基金高速增长,但在目前A股环境下有些私募基金清盘。有人统计过,2018年公募基金会军覆灭,也就是全都亏损。公募基金如此,私募基金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在A股目前的点位,私募基金高速增长也可以理解。毕竟现在在底部附近。

现目前我国发展私募基金的优势有哪些

现目前我国发展私募基金的优势有:

(1)积极稳妥地发展私募基金,是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提高竞争实力的需要。

随着认识的完成,中国基金市场的开放也已为时不远。根据协议,国外基金5年后就可以进入中国市场。可想而知,当国外的众多基金进人中国时,中国还在私募基金上有空间,这将是很大的损失。因此,随着投资基金法的修订和出台,私募基金将确立明确的法律地位,并步入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发展私募基金有利于扩展金融市场,改善投资理念,为社会资金的商业化运作和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新的途径;并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券商产业的升级,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

(2)发展私募基金,将促进我国基金业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虽然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从其本质上说,两者也有互相促进的一面。由于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具有较强的互丰L性,因此它的推出不仅会增加证券市场的基金品种,还会拓宽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另一方面,随着私募基金纳入规范合法发展的轨道,一批符合条件的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将加入基金管理人的行列,并以其市场化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机制打破基金市场垄断,引进竞争机制,减少交易成本,推动金融创新,进而为基金市场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竞争环境。

(3)随着私募基金的公开化、合法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将有利于加强金融监管,避免出现大的风险。

私募基金特定的高风险、高收益性,使存在于财务杠杆基础上的金融风险一旦显露和爆发,将对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从目前私募基金在国内外的发展势头及规模来看,存在于“地下”的私募基金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但由于法律地位不明确,对其信息披露和金融监管都谈不上,这不利于基金市场的公平竞争,也导致监管部门对风险的失控。

董事长唐毅亭:中国私募基金为什么一定会崛起

第一:中国私募基金发展空间巨大全球对冲基金规模达到2.74万美元,年均增速保持得非常快。中国私募基金从2011年开始发展壮大,截止到2016年8月份,证券类私募是2.2万亿人民币。虽然发展很快,但是还是有差距的,总结了几个数据。英国和美国这两家传统的金融强国的对冲基金,包括公募基金的特点,特点就是深化非常高,美国和英国私募占GDP的比例达到了12和16%,公募是98%和95%。我们认为对冲基金这个行业是金融行业的明珠,对冲基金行业占GDP的比例实际上反映了这个国家金融业的繁荣程度,美国和英国的金融业确实是非常发达。中国私募基金规模仍然非常小,刚才王沿教授已经介绍了,大概160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规模都在300亿美元以上,对于中国的对冲基金模大概是600亿人民币左右,这个规模跟海外相比还是一个零头。第二:三种力量的推动中国的私募基金虽然和海外的私募基金相比规模差距相当大,但是有三种力量推动中国私募基金在全球的崛起。1、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中国证券投资市场对海外的开放程度不断地提高,随着股市和债市开放的政策的出台,以及中国市场被纳入国际上的重要指数,将带来海外对人民币的强烈需求。作为中国的资产在全球海外基金的资产配置中比例是少得可怜,基本上不值得一提,但是2015年7月和9月,中国央行向其他国家的央行先后开放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2016年2月央行放开境外中长期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额度,表明我们的门槛已经拆除了,大门已经打开了,你要投资股票无论是对内对外,现在走额度没有了;你要投资债券的话,今天央行放开了额度,可以直接到央行申请银行间债券投资额度。我们看看中国的市场对海外投资者意味着什么?首先是中国债券市场是美国债券市场规模的一半,美国是13万亿美元,而中国大概是它的一半。境外投资者已经开始行动,这个就是我们画的表,银行间债券市场是境外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市场的速度,这条红色的曲线就是它们投资中国国债的每月的投资量,是呈大幅度地增加,现在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国债的数量在每月的增量占据了20%的比重。中国沪深两市的总市值是7.9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的股票市场的吸引力对海外投资者来说越来越强。说到商品,今年火爆的商品给大家一个认识,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最活跃的商品交易市场,其中黑色、化工成交量成为全球第一,如果不能参加这个市场那么全球的对冲基金是名不副实的。欧洲和日本率先进入负利率的时代,而全球投资者在负利率的时代中对外证券投资越来越大。海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国内的方式通常就是机构投资者的方式,通过FOF或者MOM的形式,对对冲基金具备追求绝对收益的特性和稳定的业绩回报的特点成为机构投资者非常青睐的投资工具,截止到2016年6月投资对冲基金规模在10亿美元以上的机构投资者238家,对冲基金配置规模为7350亿美元,占总规模的25%%,所以中国本土资产管理机构、指数化产品将成为海外资金投资中国市场的主要工具。2、国内居民的全球配置方兴未艾到2020年,财富管理规模我们将达到174万亿元。中国私人部门对外净投资仍然维持在负值水平,日本私人部门对外净投资金额高达2万亿美元。图中蓝色的是日本的私人部门的对外投资,红色的是中国的私人部门的对外投资,中国是呈现负的一万多亿美元,而日本是正的两万多亿美元,如果中国私人部门从负的一万多亿美元变成日本那样,那么意味着将近有3万亿美元的资产出海做资产配置。3、中国央行全球影响力凸显中国的经济体量、中国的高速发展通过中国央行的独立性开始在全球的资产市场表现出来,什么意思?过去中国的央行的人民币是挂钩美元的,所以美国的货币政策就使得局限了中国央行的操作空间,看美国的货币政策就等于看中国的货币政策,非常一致,但是中美汇率开始走向互动,中国慢慢跟美元脱钩,体现出了中国央行对全球资产的影响力。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中国金融、实体经济经济体,还对全球金融及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点在今年尤其明显。红线是央行的规模,是各国央行规模里面是量最大的。中国央行的影响力凸显,主要是表现在今年两次汇率波动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一次是去年的8月份,一次是今年的1月份,由于人民币贬值导致汇率的波动,过去人民币贬值的幅度非常小,每次只有2%—3%,是一个相当稳定的货币,但是这样的贬值幅度却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幅度波动,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幅度波动是同时发生的,这个阶段的标普指数和发达市场的指数的两次大跌。由于中国本土私募基金对央行政策的理解更为透彻和深刻,中国的对冲基金在这个方面是具有得天独厚的理解中国国情、理解中国政策的优势,过去这种优势得不到发挥,主要是中美整个挂钩的原因,现在中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大加强。中国私募基金将成为承接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配置需求的主要力量,也将成为帮助国内资金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新生力量,借助中国央行影响力成就世界一流对冲基金,国内私募基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海外私募基金设立的情况也是非常理想,近两年中国在海外设立私募基金的力度都大幅度加强。第三:做优做强中国私募基金中国私募基金经过13年的发展,2003年开始起步,2013年获得了合法的地位,就是管理人备案制度,大大促进了中国私募基金的发展。怎么样和国际一流对冲基金接轨?有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全球视角的投研体系,二是具备符合国际惯例的风孔体系和基金法律架构,三是对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充分了解,四是对国际规则的了解。中国私募基金需要遵守八条底线要求,自觉规范私募基金各项业务发展。做优做强中国私募基金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这些方面,在国内要形成全球认可的基金法律架构,形成若干注入杭州基金小镇作为示范效应的私募基金集聚地,你得有一个实体;另一方面,要完善中国私募基金在发行、投资运作方面的法律架构和全球投资通道,借鉴托管、行政服务等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合作模式,符合国际惯例的基金架构将有利于海外投资者直接认购国内发行的私募基金。现在虽然有基金小镇,虽然国外很多资产配置机构对国内的私募基金非常感兴趣,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仍然没有办法直接投资于国内产品,因为海内海外的法律架构差距很远。要借助PB制度,提供国内私募基金投资的桥梁。

乐瑞资产董事长唐毅亭:中国私募基金为什么一定会崛起

4 募 基 金 是现在投资行业的主要模式,肯定会大力发展的,但是也不能做那些违反市场的事情,正当经营是没问题的私募就是私下募集。私下的意思如上:第一,不可以做广告。第二,只能向特定的对象募集。所谓特定的对象又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对方比较有钱具有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二是指对方是特定行业或者特定类别的机构或者人。第三,私募的募集对象数量一般比较少,比如200人以下。公募就是公开募集。公开的意思有二:第一是可以做广告,向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募集。第二是募集的对象数量比较多,比如一般定义为200人以上。它们的区别.公募基金是从基金公司或代理的银行,证券公司买.私募基金是很少部分人把钱给某个人去做.一来至少50w以上,二来风险太大.建议不要买.私募基金跟公募基金比较,最大的不同是,私募基金是不受基金法律保护的,只受到民法、合同法等一般的经济和民事法律保护。也就是说,证监会是不会来保护私募基金投资者的,出了问题你们自己解决,或者上法院,或者私了。现在人们买的基金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对老百姓更好些.她们的具体区别如下哦:第一、从法律上公募有较为健全的法律——《证券投资基金法》以及证监会的各项管理办法,而私募目前并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目前借助的是《合伙企业法》(为有限合伙制的私募做准备,目前该法尚未实施)、《信托法》(信托为私募提供了一个合法途径,这是我国私募基金的特有形式)《合同法》(这是契约型私募的主要法律依据)。最初在制订《证券投资基金法》时,没能把私募基金作为调整对象,这是个遗憾。对于私募基金,尽管其投资灵活,不宜过细监管,但是最基本的准入资格应该是有的,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基金公司设立时应有最低资金限制,应该提取风险准备金。此外,投资人的门槛也应限制,我国一向视稳定为大局,如果投资人不够理性,把大部分身家全投资在风险大的基金品种上,造成的不稳定可想而知。可以参考国外的立法以及目前资金信托的法律,设最低门槛,并限制投资占家庭资产的比例,有效教育投资者。第二、从监管上公募由证监会监管。证监会定期不定期考察基金公司,包括文件考察、现场考察,证监会考察的范围,包括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的高管人员、基金从设立、销售到投资等。而私募,目前并无监管,私募基金公司,对于证监会来说,只是作为普通的机构投资者,甚至是自然人投资者的监管,只要想逃避这个监管,就有办法。私募的灵活是最大的优势,但是,适当的监管必须的,任何灵活,如果造成了扰乱市场、操纵股价,那就是违法。公募基金在政府监管之外,还实行行业自律,证券业协会有会员管理的规章制度,并按需要提供培训,以提高管理和投资水平,增进法律理解。总之,公募有自己的组织,而私募则没有。公募要求强制信息披露,私募则是基金公司与投资人协议披露。披露内容、披露周期、披露事项都由协议约定,私募并没有强制披露义务。公募要求资金托管,必须将资金交与第三方(银行)托管,而私募除信托方式外,并无资金托管,这也导致私募风险较大。第三、从投资限制上公募有严格的投资限制,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以及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所有基金投资一家上市证券的比例上,甚至为了防止利益输送,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对同一证券,不得在当天一个买入,一个卖出。而私募基金,在投资品种上,不限于国内证券,还可能涉及期货、黄金、外汇以及国外的证券、期货等,比公募广泛的多,投资限制完全由协议约定。即使是在国内证券的操作上,亦无公募基金所要求的严格限制,也难以监管。比如,目前最为规范的信托方式,信托型私募基金,如果在多家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则可能一个计划卖出某股票而另外的计划买入该股票,如果资金量足够大的话,则导致操纵股价。而契约型私募基金,因为不是在基金公司账户名下,则投资占一个股票的比例,难以监管,也可能造成操纵股价。第四、从募集方式上公募私募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我国在《证券法》上规定了证券公开发行的概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二)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如果把私募理解为投资人累计不超过200人或不向不特定对象募集,那么,资金信托的法律修改,则与此矛盾,以前是一个资金信托计划的投资人限制在200人之内,现在对机构的数量已经不再限制。当然这是鼓励成熟投资者,是管理上的进步,但是,法律上的不吻合,使得公募私募并无严格界限。私募有一点确定的是,不得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及其他公共媒体推广,否则就构成了公开募集。第五、从税收上公募有明确的国家税收标准,有比较规范的管理,而私募,因为法律形式多样,避税甚至逃税手段多样,难以监管。第六、基金的业绩报酬公募基金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即使这样,也已经赚的钵满瓢满了。)私募基金则必然收取业绩报酬,大多不收管理费,有些预收管理费后,再从业绩报酬中扣除。对公募基金经理来说,业绩是用来排名的,而对私募基金经理来说,业绩则是实实在在的分成,是直接的收益。第七、投资人收益因为私募的操作灵活,收益可能会比公募高,尤其在行情不好的时候,私募的操作灵活的优越性比较明显。但是,在行情好的情况下,两者相差并不太大(公募基金已经有很多3字头了),尤其是私募在提取了不菲的业绩报酬后,投资人得到的收益,不一定会比公募收益高。甚至,有些私募,在收益不如公募的情况下,还收取业绩报酬,则对投资人不合理。所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投资人可与基金公司约定,投资收益率小于等于股指增长率时,基金公司不收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第八、基金公司的规模和管理私募基金的规模目前已经达到万亿,蔚为壮观。但是,说到基金公司的规模和规范管理,目前情况下,公募因为法律法规健全,有一批管理比较规范,重视风险控制,投资理念清晰的基金公司。而私募,备受大家推崇的的是一些从公募出来的明星基金经理,这靠的是个人品牌,尚未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公司,这是私募以后做大做强需要改进的。

乐瑞资产董事长唐毅亭:中国私募基金为什么一定会崛起

4 募 基 金 是现在投资行业的主要模式,肯定会大力发展的,但是也不能做那些违反市场的事情,正当经营是没问题的私募就是私下募集。私下的意思如上:第一,不可以做广告。第二,只能向特定的对象募集。所谓特定的对象又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对方比较有钱具有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二是指对方是特定行业或者特定类别的机构或者人。第三,私募的募集对象数量一般比较少,比如200人以下。公募就是公开募集。公开的意思有二:第一是可以做广告,向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募集。第二是募集的对象数量比较多,比如一般定义为200人以上。它们的区别.公募基金是从基金公司或代理的银行,证券公司买.私募基金是很少部分人把钱给某个人去做.一来至少50w以上,二来风险太大.建议不要买.私募基金跟公募基金比较,最大的不同是,私募基金是不受基金法律保护的,只受到民法、合同法等一般的经济和民事法律保护。也就是说,证监会是不会来保护私募基金投资者的,出了问题你们自己解决,或者上法院,或者私了。现在人们买的基金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对老百姓更好些.她们的具体区别如下哦:第一、从法律上公募有较为健全的法律——《证券投资基金法》以及证监会的各项管理办法,而私募目前并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目前借助的是《合伙企业法》(为有限合伙制的私募做准备,目前该法尚未实施)、《信托法》(信托为私募提供了一个合法途径,这是我国私募基金的特有形式)《合同法》(这是契约型私募的主要法律依据)。最初在制订《证券投资基金法》时,没能把私募基金作为调整对象,这是个遗憾。对于私募基金,尽管其投资灵活,不宜过细监管,但是最基本的准入资格应该是有的,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基金公司设立时应有最低资金限制,应该提取风险准备金。此外,投资人的门槛也应限制,我国一向视稳定为大局,如果投资人不够理性,把大部分身家全投资在风险大的基金品种上,造成的不稳定可想而知。可以参考国外的立法以及目前资金信托的法律,设最低门槛,并限制投资占家庭资产的比例,有效教育投资者。第二、从监管上公募由证监会监管。证监会定期不定期考察基金公司,包括文件考察、现场考察,证监会考察的范围,包括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的高管人员、基金从设立、销售到投资等。而私募,目前并无监管,私募基金公司,对于证监会来说,只是作为普通的机构投资者,甚至是自然人投资者的监管,只要想逃避这个监管,就有办法。私募的灵活是最大的优势,但是,适当的监管必须的,任何灵活,如果造成了扰乱市场、操纵股价,那就是违法。公募基金在政府监管之外,还实行行业自律,证券业协会有会员管理的规章制度,并按需要提供培训,以提高管理和投资水平,增进法律理解。总之,公募有自己的组织,而私募则没有。公募要求强制信息披露,私募则是基金公司与投资人协议披露。披露内容、披露周期、披露事项都由协议约定,私募并没有强制披露义务。公募要求资金托管,必须将资金交与第三方(银行)托管,而私募除信托方式外,并无资金托管,这也导致私募风险较大。第三、从投资限制上公募有严格的投资限制,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以及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所有基金投资一家上市证券的比例上,甚至为了防止利益输送,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对同一证券,不得在当天一个买入,一个卖出。而私募基金,在投资品种上,不限于国内证券,还可能涉及期货、黄金、外汇以及国外的证券、期货等,比公募广泛的多,投资限制完全由协议约定。即使是在国内证券的操作上,亦无公募基金所要求的严格限制,也难以监管。比如,目前最为规范的信托方式,信托型私募基金,如果在多家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则可能一个计划卖出某股票而另外的计划买入该股票,如果资金量足够大的话,则导致操纵股价。而契约型私募基金,因为不是在基金公司账户名下,则投资占一个股票的比例,难以监管,也可能造成操纵股价。第四、从募集方式上公募私募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我国在《证券法》上规定了证券公开发行的概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二)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如果把私募理解为投资人累计不超过200人或不向不特定对象募集,那么,资金信托的法律修改,则与此矛盾,以前是一个资金信托计划的投资人限制在200人之内,现在对机构的数量已经不再限制。当然这是鼓励成熟投资者,是管理上的进步,但是,法律上的不吻合,使得公募私募并无严格界限。私募有一点确定的是,不得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及其他公共媒体推广,否则就构成了公开募集。第五、从税收上公募有明确的国家税收标准,有比较规范的管理,而私募,因为法律形式多样,避税甚至逃税手段多样,难以监管。第六、基金的业绩报酬公募基金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即使这样,也已经赚的钵满瓢满了。)私募基金则必然收取业绩报酬,大多不收管理费,有些预收管理费后,再从业绩报酬中扣除。对公募基金经理来说,业绩是用来排名的,而对私募基金经理来说,业绩则是实实在在的分成,是直接的收益。第七、投资人收益因为私募的操作灵活,收益可能会比公募高,尤其在行情不好的时候,私募的操作灵活的优越性比较明显。但是,在行情好的情况下,两者相差并不太大(公募基金已经有很多3字头了),尤其是私募在提取了不菲的业绩报酬后,投资人得到的收益,不一定会比公募收益高。甚至,有些私募,在收益不如公募的情况下,还收取业绩报酬,则对投资人不合理。所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投资人可与基金公司约定,投资收益率小于等于股指增长率时,基金公司不收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第八、基金公司的规模和管理私募基金的规模目前已经达到万亿,蔚为壮观。但是,说到基金公司的规模和规范管理,目前情况下,公募因为法律法规健全,有一批管理比较规范,重视风险控制,投资理念清晰的基金公司。而私募,备受大家推崇的的是一些从公募出来的明星基金经理,这靠的是个人品牌,尚未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公司,这是私募以后做大做强需要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