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普是什么意思(似闻赞普更求亲的意思)

jijinwang
“喜马拉雅山也有缺口?”这句话不是谣言!要知道,牟其中想要将喜马拉雅山炸开口子来引进暖湿气候的想法早已经被科学家证实是无稽之谈,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为何现在喜马拉雅山脉上有了缺口?
这个缺口就是鲜为人知的吉隆藏布峡谷,建于637年左右的,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古往今来,吉隆藏布峡谷是西藏通往南亚地区的交通要道。
为什么说吉隆藏布是喜马拉山脉的缺口?
这是因为吉隆沟地处喜马拉雅山脉的中段地区,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西南部,全长约93公里。远远看去,就像是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上划开了一道口子,雄伟而又壮观。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高大雄伟,屹立在天地之间。其位于青藏高原南部。
主要分布在中国西藏和尼泊尔的交界处,同时还与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接壤,分布面积很广。
喜马拉雅山脉西起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南伽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2450千米,宽200到350千米。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峰,海拔高达8848.86米。这还不是最终的高度,经过测定,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
吉隆藏布即知名的吉隆沟,起源于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县治宗嘎镇西部,中途经过吉隆镇,然后再从热索附近的地区流入尼泊尔。
除了吉隆沟的南部与尼泊尔接壤,它的西、北、东还分别与西藏三个县交界接壤,这就是为什么说喜马拉雅山主要分布在中国西藏和尼泊尔的交界处。
吉隆沟是大自然为人类开辟的一条通行道路。因为喜马拉山脉作为海拔最高的山脉,常年雪山林立,山体高大,普通人根本无法行走,更遑论穿过这大山脉,去往别的地方。这样一来,在喜马拉山上开辟一条可以正常行走的道路就成为一个艰难的任务。
这个时候,人们竟然发现了喜马拉雅山脉上就有一个缺口——吉隆藏布峡谷,从此山脉两边的地方有连接的道路。从古至今,这个地方有很多名人通过,是西藏和南亚地区的重要连接之处。
现如今,这块地方已经修建了公路,更加方便了人们的通行。吉隆与聂拉木的交界处就坐落在世界上第二高峰——希夏邦马峰,连接日喀则和吉隆的公路就从这里经过。
不仅如此,因为吉隆的位置条件好,中尼铁路也在筹备修建中。正是因为吉隆藏布峡谷的存在,这条公路的修建不用按照以往的想法去打通喜马拉雅山脉。
且不说这件事情能不能做到,即使是要打通,花费的时间和资源是不可想象的。
而通过吉隆藏布峡谷,铁路修建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工程也不会很慢。所以喜马拉雅山脉的这个缺口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馈赠。
吉隆藏布峡谷不仅有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它的自然景观也令人叹服。
吉隆藏布峡谷所在的吉隆县被称为西藏最美的地方。全县总面积为1.2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162公里。
坐落在雪山之下的吉隆自然景观清丽雅致,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公路经过的地方可以看到许多珍稀动物,如藏羚羊野牦牛等。
吉隆镇不仅拥有着繁茂的森林,珍稀的动物,壮观的瀑布,还有一个面积达到300公里的湖泊——佩枯湖,它是吉隆第一大湖,流域面积282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高度4594米。
整个吉隆的景色十分漂亮,被称为世外桃源。所以,有许多人慕名前来游玩。
吉隆在藏语中有着美好的寓意,“吉”是幸福、吉祥的意思,“隆”则是表示村寨或者沟,所以二者合起来就是“安乐村、舒适沟”的含义。
公元8世纪后期,莲花生大师进入西藏时经过了吉隆。到了这处风景秀美之地,他感叹于此处的地杰水灵,于是将此处命名为“吉隆”,寓意此处的祥和、安适。从此“吉隆”之名一直延留至今。
吉隆这个地方钟灵毓秀,有很多历史名人都与其有关。
公元633年,尼泊尔的尺尊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就经过吉隆才进入西藏
公元十一世纪初,贡唐王朝在维色德的执掌下雄霸一方。一直到公元1620年,第寺藏巴汗的军队攻打了占领了贡唐,六百多年的贡唐王朝才覆灭。
如今,吉隆很多区域因为自然景观和许多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了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正在大力保护和发展这一地区。吉隆沟不仅是在古代,在现代,对于西藏与外界的交流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1、吐蕃赞普是什么意思?

赞普(btsan po)是西藏吐蕃地区藏王的历代称号,在吐蕃诸王之名字中多有此字,以示崇巍。

该词主要是取其宗教上的含义,强调其权力来自上天,即所谓“君权神授”,它的血缘属于神系,君权来自天神。《新唐书·吐蕃传》云:“其俗谓雄强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颇得其意。

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本出西羌,散处河湟江岷间。以农业生产为主,种植青稞、小麦、荞麦等,亦游牧。其俗右武贱老,人多骁勇。

唐初尝为边患。松赞干布时,吞并羊同、苏毗等部,定都逻些(即“拉萨”异译)。及请婚于唐,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于是往来亲善,唐朝的生产技术、手工艺品、种蚕、酿酒及书籍等,传入吐蕃。后来与唐时和时战,而多有侵扰,八世纪后期,墀松德赞统治时,最为强盛,据有整个青藏高原而进窥河陇。九世纪中期开始,统治集团发生分裂,吐蕃瓦解

2、唐宋时被称为“吐蕃”的是哪个民族?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

吐蕃一词,始见于唐朝汉文史籍。蕃,藏语作“bod”,为古代藏族自称。根据较普遍的说法,蕃是由古代藏族信奉的原始宗教──“本”(bon)音转而来;也有人认为,蕃意为农业,与卓(bro,牧业)相对。吐,多数人认为是汉语“大”的音转,系就吐蕃向唐朝自称“大蕃”而音译;也有解释为藏语“lho”(意为山南,吐蕃王室的发祥地)或“stod”(意为上部,即西部)的音转。

吐蕃民族的来源,据14世纪成书的《王统世系明鉴》记载,是猕猴与岩魔女结合生出最早的人类,其后子孙繁衍,分别在今西藏各地开垦平地,建筑城邑。直到聂赤赞普,即吐蕃王系第一代赞普(王)从天降临,才有了君臣之分。 今西藏山南地区的首府泽当(藏语,意为游戏的平地),传说即猕猴及其子女玩耍的场所;泽当附近的山上,还有“猴子洞”的古迹。这种“猕猴变人”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真实性,也是古代藏族对本民族来源的具有普遍性的看法。

  《新唐书》援引《后汉书》以来诸史籍,认为“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 在西羌诸部中的发羌、唐旄,早在公元1~2世纪时,即居住在析支水迤西,其地距中原绝远,互无往还。 《新唐书》根据“蕃发声近”的理由,认为吐蕃即发羌的后裔。另一说,吐蕃是鲜卑族的南凉王朝秃发利鹿孤之后。秃发利鹿孤有二子,一名樊尼,一名傉檀。傉檀为西秦乞伏炽磐所灭;樊尼率残部臣服于北凉沮渠蒙逊。北凉亡,樊尼率所部过积石山,西越黄河,成为诸羌部的首领。

青藏高原自古就有人类居住,大量的考古发掘的材料,推翻了这里地高天寒、荒野千里,古代不会有人栖息繁衍的传统观念。早在旧石器时代,西藏就已经有人类生存,近20年来,在定日、申扎等地都发现了旧石器。 自1958年起,西藏林芝陆续发现古代人类头骨和伴生石器、陶器等。经过科学鉴定,“林芝人”是新石器时代或金石并用时期的人类遗骸,属蒙古人种,即黄种,为现代A组西藏人的祖先。

  1978—1979年,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多座房屋遗址和大量的石制工具,以及骨器、陶器、粟米、动物骨骼等。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卡若遗址早期距测定年(1981)4655年,晚期距测定年3930年。 当时在这里生活的人们,过的是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兼营狩猎和畜牧业,有粗糙的纺织物,能够制造彩陶,有用骨、石和贝壳制做的装饰品等。

  从以上考古发掘材料可知,至迟于距今4000年以前,距奴隶制的吐蕃王朝建立2700年以前,藏族的先民就已经在现今西藏地区创造了多种经营、极富特色的物质文化。

青藏高原原本的居民称孟族。战国以后,有些羌族部落,如发羌、迷唐等部,逐渐迁移到今西藏地区。他们和当地人民相融合,繁衍发展,形成了吐蕃族。建立吐蕃王朝的是活动在雅隆河谷的牦牛部,统一牦牛部各部落的叫弃聂弃赞普。“赞普”是雄强丈夫的意思,以后成了吐蕃君长的尊称。从弃聂弃开始,吐蕃确立了酋长世袭制度,第八世赞普布袋巩甲以后,吐蕃社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逐渐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

公元6世纪时,兴起于今西藏山南地区泽当、穷结一带的藏族先民雅隆部,已由部落联盟发展成为奴隶制政权。其领袖人物达布聂赛、囊日论赞父子,逐渐将势力扩展到拉萨河流域。松赞干布在吐蕃社会稳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先后征服青藏高原上的诸羌部。如苏毗、羊同、白兰、党项、附国、嘉良夷等,以及属于鲜卑人的吐谷浑部,将它们变为吐蕃的属部。

虽然按照藏族历史的传统,松赞干布是第33任吐蕃国王,但是因为在他即位之前藏文尚未创制,所以很难肯定在他之前的吐蕃王的历史正确性。在敦煌发掘的古藏文历史文献里记载着在松赞干布之前的吐蕃赞普的许多传说。

松赞干布即赞普(藏语,意为有权势的君主,沿用为吐蕃国王的专称)位后,首先平息本部的叛乱,诛灭毒杀父王的凶手,原来叛离的属民,又都重新归入他的统辖之下。 约于633年(唐贞观七年),松赞干布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邻近诸部往来不断增多的形势下,迁都逻些(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正式建立吐蕃王朝。此时,吐蕃社会的农牧业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度量衡也适应生产的发展而趋于统一, 吐蕃王朝的实力日益强大。

松赞干布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军事制度。为了适应经济和政治的需要,松赞干布时开始采用历法,规定统一的度量衡,依据于田、天竺等文字创造了吐蕃文(以后发展成今天的藏文),又制定了残酷的法律。

641年(贞观十五年),唐朝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710年(景龙四年),唐朝宗室女金城公主嫁给弃隶缩赞赞普。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也是藏族的古称,在青藏高原地区的西藏、四川、云南、甘肃、宁夏这一带。

7~9世纪时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由松赞干布到达磨延续两百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

唐太宗的时候,也就是松赞干布时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这一作用有三:一是强化了唐朝对西藏的关系,奠定了西藏是中国不可分裂的一部分的历史和法理地位。二是促进了西藏的发展。西藏长期以来处于奴隶制度,社会发展非常缓慢,文藏公主到西藏以后带去了唐朝先进的文化以及各种科学技术,为西藏的各项事业,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三是促进了唐朝和西藏的交流,为唐朝包括新疆和西藏在内的,大西部后方的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今天的西藏,但还包括青海省,甘肃,四川,云南,新疆这些地方的领域。

3、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戎、狄、蛮、夷、胡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

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不少戎、狄、蛮、夷和华夏

错杂在一起的。

戎和狄主要分布在今黄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区。北戎、山戎分布在今河北和辽宁

等地。姜戎、陆浑之戎本在今甘肃一带,后来被迫迁徙到今豫西。在周的南面有扬拒、

泉皋、伊洛之戎。鲁的西境也有戎人。在卫都的城墙上可以望见戎人的村落。晋国的周

围都是戎狄人,故《左传》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

狄分为白狄、赤狄和长狄。白狄在今陕西一带。赤狄中分布在今晋东南一带。长狄

之名见于《左传》,具体情况不详。

夷分布在今山东、安徽、江苏北部一带。莱夷在齐的东面,淮夷分布在淮河中下

游。《左传》中提到东夷,《论语》中提到九夷,大约都是居住在今山东一带的夷人。

见于《左传》的小国介和根牟,即东夷人所建立。诸夷中以淮夷为最强大,并不断和鲁

发生冲突。淮夷还参加楚主持的盟会,又随楚伐吴。莱夷和齐是世仇,《左传》中齐伐

莱的记载甚多,最后为齐所灭。

群蛮和百濮居于楚之南。楚与晋战于鄢陵,蛮人也出兵随楚。濮在江汉之南,或说

在今云南一带。

据古书记载,戎狄多为“披发左衽”。《左传》说姜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

不通,言语不达。”生活习惯、礼俗、语言的差异,把戎狄和华夏区分开来。但戎人中

有姜姓、姬姓之戎,显然他们和周人本为同族人,只是出于历史或文化的原因,使他们

分道扬镳。尽管戎狄和华夏在文明程度上有差距,但这对彼此交往并无太大妨碍,如周

王曾娶狄女为后,晋献公、文公都娶戎族女子为妻。

春秋早期,戎狄势力很盛,中原华夏诸小国受其威胁较严重,即使晋、齐等大国也

经常要遭到戎狄的侵袭。从春秋中期开始,华夏各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通过称霸而

相互联合,增强了对戎狄的防御能力,不少的戎狄渐被华夏所征服。赤狄、白狄大部分

为晋所灭,齐灭莱夷,秦灭西戎,楚国吞并数量甚多的蛮人或濮人的小国。由于各族长

期和华夏聚居在一起,不断相互影响,文化礼俗等方面的差别日趋减少。到春秋末年,

原来散居于中原各地的戎狄蛮夷差不多都已和华夏融合在一起了。

参考资料:节选自OKOK《引还是引--春秋》

单于 、可汗.、赞普 、和卓 、土司、狼主等。

一、狼主

古时少数民族对本族君主或首领的称呼。主要是突厥语系民族,突厥是铁勒的一部,以狼为图腾.{故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而突厥人主要讲各种突厥语。突厥语为黏着语,属阿尔泰语系,跟蒙古语、满语是亲属语言。故北方部落多以狼头为旗,首领以狼主称谓。

二、单于

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但地位已不如以前。

三、赞普

“赞普”一词,主要是取其宗教上的含义。强调他的权力来自上天,即所谓“君权神授”,强调了赞普的血缘属于神系,君权来自天神。

四、可汗

可汗(蒙古语:хан/ᠬᠠᠨ,土耳其语:hakan,乌尔都语:خان,又称大汗、合罕、汗王,简称汗),是四世纪以后北亚民族高级政治体首领的称谓,阿尔泰语系民族对首领的尊称。最早出现于3世纪鲜卑部落,最初这个称呼最早被用于称呼鲜卑部落的酋长,汉语译作“可寒”。

可汗作为一国之主的称号最早始于402年柔然首领社崘统一漠北自称。类似于汉字的国王;古代北方阿尔泰语系民族鲜卑、回纥、柔然、铁勒(高车)、突厥、吐谷浑、阻卜、女真等部族对首领皆称可汗;蒙古帝国灭亡后受其影响,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哈萨克汗国、布哈拉汗国等国和东欧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等突厥化穆斯林国家君主也开始称可汗。

五、土司

土司又称土官、酋是古代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 土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土司既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土著人在其势力范围内独立建造的且被国家法律允许的治所(土衙署),又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狭义的土司专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

4、古时少数民族的最高首领被称为什么?

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称呼不同少数民族称呼也不同。突厥族以狼为图腾首领称为狼主;匈奴人称自己首领为单于。意思是广大之貌。

吐蕃人称其首领为赞普,主要取其宗教意义强调其权力来自天上。北方的女真等少数民族首领称可汗。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名称也在不断变更,但其首领名称也有变化。

先说结论。古时少数民族最高首领被称为可汗和单于。活跃在长城以北的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主要有突厥回无匈奴,蒙古女真契丹等民族,他们的首领都称之为可汗和参与,这次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他们擅长使用骑兵作战,并且十分的骁勇。

蒙古族:大汗 藏族:赞普 一般只有北方的民族才有这些称呼,我只记得这两个,其他记不起来了...

5、松赞干布是尊称么?就像成吉思汗一样,松干赞布是什么意思?

松赞干布是后人为他加上的尊号。(松赞干布:唐代汉文史籍作弃宗弄赞、器宗弄赞、器宋弄赞、弃苏农赞等(还有弗夜氏、不弗弄赞的称呼),均为译音,藏文称赞普墀松赞、松德赞。赞普,意为王;墀,意为“舆”“王位”;松赞是名字,干布则是尊号,其意为“深沉莫测”。)

6、茶的另外5种叫法?

历史上“茶”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变化多端,有很多异名、别称、雅号,如荼、槚、荈、茗、“不夜侯”、“清友”、“涤烦子”、“余甘氏”、“消毒臣”、“清风使”、“酪奴”、“森伯”、 "苦口师" 等。例如:

1、 “荼”(tu),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古时“荼”字是多音多义字,不专门表示茶。“荼”字,最早见于《诗经》。《诗经·邺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荼”是否指“茶”,后人推考说法不一。

最早明确“荼”字包含有茶的意义的是《尔雅》,晋代郭璞在注释《尔雅·释木》中“贾,苦荼”时注明:“树小如栀子,冬生(常绿的意思),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蜀人名之苦荼。”这段注释说的就是茶树的特征。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茶,苦茶也。”“荼”即今之“茶”字。

2、槚(jia),是从木的古“茶”字,指茶树。

3、荈(chuan),从草,是专指晚采的茶叶。

4、蔎(she),是古时四川西部茶的俗语。

5、茗(ming),据说是云南某地区的“茶”之土音,大约在东汉时始用来表示茶,现在与“茶”字通用,为茶的雅称。

6、不夜侯: 唐代白居易诗云:“破睡见茶功。”宋代苏东坡也有诗赞茶有解除睡意之功:“建茶三十片,不审味如何,奉赠包居士,僧房战睡魔。”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饮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别称不夜侯,美其功也。”五代胡峤在饮茶诗中赞道:“破睡须封不夜侯。”

7、清 友: 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载有“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唐代姚合品茶诗云:“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

8、涤烦子: 唐代的《唐国史补》载:“常鲁公(即常伯熊,唐代煮茶名士)随使西番,烹茶帐中。赞普问:‘何物?’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因呼茶为涤烦子。”唐代施肩吾诗云:“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饮茶,可洗去心中的烦闷,历来备受赞咏。

9、余甘氏: 宋代李郛《纬文琐语》说:“世称橄榄为余甘子,亦称茶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五代胡峤在饮茶诗中,也说:“沾牙旧姓余甘氏。”

10、消毒臣: 据唐代《中朝故事》记载,唐武宗时李德裕说天柱峰茶可以消酒肉毒,曾命人煮该茶一瓯,浇于肉食内,用银盒密封,过了一些时候打开,其肉已化为水, 因而人们称茶为消毒臣。唐代曹邺饮茶诗云:“消毒岂称臣,德真功亦真。”

曹邺深知饮茶益处,他在另一首诗中还说饮茶具有“六脏睡神去,数朝诗思清”的神奇功效。

11、清风使: 据《清异录》载,五代时,有人称茶为清风使。唐代卢全的茶歌中也有饮到七碗茶后,“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之句。

12、茶曰酪奴、水厄,又曰瑞草;米曰白粲,又曰长腰。

少数民族称茶与奶酪为奴。南北朝时,北方贵族仍然不习茶饮,甚至鄙视、抵制饮茶。南齐秘书丞王肃因父亲获罪被杀,投归北朝,任镇南将军。刚北上时,王肃不食羊肉及奶酪,常吃鲫鱼羹,喝茶。喝起茶来,一喝就是一斗,北朝士大夫称为“漏卮”。数年后,王肃参加北魏孝文帝举行的朝宴,却大吃羊肉,喝奶酪粥,孝文帝很奇怪,问道:“卿为华夏口味,以卿之见,羊肉与鱼羹,茗饮与酪桨,何者为上?”王肃回答说:“羊是陆产之最,鱼为水族之长,都是珍品。如果以味而论,羊好比齐、鲁大邦,鱼则是邾、莒小国。茗最不行,只配给酪作奴。”孝文帝大笑。

13、森伯:故事出自南朝后·汤悦的“森伯颂”。《清异录》上说:“汤悦有森伯颂,盖颂茶也。略谓:方饮而森然,严于齿牙,既久罡肢森然。二义一名,非熟夫汤瓯境界,谁能目之。”

14、苦口师 :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字文通),自幼聪慧,十岁能作诗文,颇有家风。皮光业容仪俊秀, 善谈论,气质倜傥,如神仙中人。吴越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拜丞相。

有一天,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那天,朝廷显贵云集,筵席殊丰。皮光业一进门, 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而不见,急呼要茶喝。于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瓯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到:"未 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

此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7、唐朝时,吐蕃王朝能保持对外扩张的状态,有什么原因吗?

吐蕃王朝对外扩张的基础因素

吐蕃是一个充满谜题的王朝,它从七世纪走下高原,以区区数百万的人口,向东、西、北强势拓展,尽占青海、河陇、川西、滇西北、天山南北麓,甚至越过帕米尔高原,直抵中亚阿姆河流域一带。

先后与当时亚洲最强大的三个军事集团,唐、南诏、大食、回鹘分别进行了几十乃至上百年的激战。

这种扩张的决心和烈度,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十分罕见,更遑论之后的藏族政权各个呆若草鸡。

对于吐蕃王朝强势拓展的态势,即便身为对手的唐朝,也不得不啧啧称奇。

《新唐书》称之:“惟吐蕃、回鹘号强雄,为中国患最久”。《旧唐书》则以“地方万余里,西戎之盛,未之有也”记之。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吐蕃王朝有如此的扩张动力。又是什么原因,使其成了藏史上最辉煌豪劲的时代呢?

今天,我们从其国家的自然环境、政权结构和军事组织形态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青藏高原的自然形态是吐蕃王朝对外扩张的原动力;

很多时候,自然环境会塑造一个族群、一个国家精神风貌,越是生活在环境恶劣地区的族群越强悍,也越有对外扩张的动力。

类似的例子,在人类历史上不胜枚举,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的维京人都是典型的例子,吐蕃人也是如此。

青藏高原严苛的自然环境,无法容纳大量人口。

对于吐蕃的立国之本农业来说(吐蕃是个披着游牧外衣的农耕国家,这点和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不同),整个青藏高原适宜农耕生产的地区,不过只有雅鲁藏布江两岸的河谷地区(年楚河、拉萨河、雅碧河)以及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域的部分沟谷地带。

但这些适宜农耕的地区,大都零散、狭窄,缺乏连片辽阔的耕种条件,加之高原气候寒冷、无霜期短,丰产作物在高原无法生长,只能被迫种植低产、耐寒、耐旱的农作物。例如,青棵、小麦、豆子、油菜等。

另外,受制于地形的限制,藏区农耕地区能够进行有效灌溉的区域很少,大量地区只能靠天吃饭,尤其到八、九月份收割季节,一场冰雹,就会使一年的辛苦,化为乌有。

这些条件都是天生限制,即便号称天神后裔的吐蕃王室悉卜野家族,也无能为力。

所以,虽然农业是吐蕃王朝的立国之本,但不稳定的农业产品产量是制约其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再来看畜牧业,青藏高原上有着广阔草原,貌似完全具备成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

但别忘了,青藏高原上主要的草场,大多分布在海拔三千至四千米的区域。这种海拔的草场和内蒙草原、中亚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环境,完全没有可比性。

高海拔地区的草原,牧草蓄积量极低,而海拔高度一旦超过4000米,严格意义上说,就不应该称之为草原,而应叫高海拔草甸或荒漠苔原。

在这种环境下,能够生活的动物多为耐寒的耗牛、藏绵羊,甚至马匹的质量都算不得好。

要知道,虽然马是种喜欢凉爽的动物,但并不十分耐寒。因此,气候湿热的江南养不了马,但高海拔寒冷地区也一样不出名马。

因此,吐蕃虽然拥有大量的草场,但畜牧业依旧十分脆弱,成不了支撑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

这也是吐蕃对外输出的产品,主要是食盐、羊绒和毛纺品的原因,而需要大量进口的商品则是粮食和茶叶。

一旦高原上形成了统一的政权结构,整合了内部势力、社会趋于稳定、人口开始增长,其国家必然会走上对外扩张以战养战之路。

因为,以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劳动生产力衡量,人口上限的天花板被卡死在二百万人左右(此数值一直保持到清末),完全不具备争霸天下的可能。

聂赤赞普从天而降壁画

二、吐蕃王朝的政权结构是对外扩张能力的基石

吐蕃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套类似于中原的“天子”思想。

悉卜野家族在从部落,到部落国家(小邦国),再到集权帝国的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君权神授”社会体系。

吐蕃王室从初代聂赤赞普开始便以“天神下凡、代天牧民”的形象出现,并在其后不断加强。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中记载,“降世天神之上,天父六君之子,三兄三弟,连同赤(墀)顿祉共七位,赤顿祉之子即岱·聂赤赞普来做雅砻大地之主,降临雅砻地方,天神之子作人间之王,后又为人们目睹直接返回天宫。”

大昭寺门前“唐蕃会盟碑”则刻着,“圣神赞普悉补野自天地浑成,入主人间,为吐蕃之首领。”

《谐拉康刻石》:“……(聂赤赞普)作为人间怙主,降临大地,后,又重返天宫——。”

另外,吐蕃君主“赞普”的称号为其政权独有,周边其他政权均不见此称谓。

《新唐书·吐蕃传》中对“赞普”一词的解释为,“其俗谓雄强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

但其实,从藏文本意而言,“赞”本就是吐蕃人敬畏的神祗之一,“普”则是一个阳性字尾。

在吐蕃人的概念里,“赞普”的意思,就是视其君长为神的化身,具有无比的威灵,且“赞普”一词本身就有厉害、雄强的意含。

由此“天神下凡”的思想为核心,在藏文史料中多见对赞普的修饰性词汇。例如,“圣神赞普”、“天赞普”、“天降之王圣神赞普”、“天神来作人主、圣神赞普”、“赞普天子”等。

这种类似于中原君权结构的思想,也意味着吐蕃王朝拥有构建自己“天下秩序”的核心,而所谓“天下秩序”中,必然需要包含周边其他政权和土地,而不是关起门来夜郎自大。

因此,在吐蕃王朝的碑铭中,常有“四方诸王无与伦比”的描述,而在和唐朝的外交活动中,也逐渐从最初的“称臣”、“执子婿之礼”演变为,开始在会盟文件中“抠字眼”了。

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唐蕃在准备清水会盟的文件时。吐蕃使臣便指出,唐朝宰相给吐蕃的国书中,使用了歧视性的词语,吐蕃朝内对此事提出正式抗议。

时任唐朝宰相杨炎的国书是这样写的:“所贡献物,并领讫;今赐外甥少信物,至领取。”

赤松德赞赞普认为,书中所用“贡”、“赐”二字,代表着以吐蕃为臣的意味,吐蕃不能接受,要求唐庭给出明确解释。同时提出,唐蕃边界要以云州之西,贺兰山为界,

这两条意见隐含之意为:

第一、吐蕃要谋取和唐朝平起平坐的国家外交关系;

第二、吐蕃占领的河陇二道领土,要求得到唐朝的正式承认。

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在军事上前面落於下风,面对吐蕃的指责,只能无奈的以“前相杨炎不循故事,致此误尔”的借口,修改敕书,把“贡”改为“进”’,把“赐”改为“寄”,把以“领取”改为“领之”。

同时,对于吐蕃提出的边界要求,“其定界盟,并从之”——《新唐书 • 吐蕃传》。

由此可见,吐蕃君臣的心理早已不满足于闭关锁国,而是饱含着对外拓展的雄心。

西藏武士壁画

三、吐蕃的军事组织形态是对外扩张的保障

西藏的自然环境和人口基数是吐蕃王朝的硬伤,对此特点即便是老对手唐朝都心知肚明。

咸亨三年(672年)四月,唐高宗李治面对来访的吐蕃使节仲踪,曾向他询问“吐蕃赞普与其祖孰贤?”

仲琼对吐蕃自然风貌和财力的描述是,“吐蕃土风寒苦,物产贫薄,所部逻婆川,唯有杨柳,人以为资,更无草木。乌海之南,盛夏积雪,冬则羊裘数重,署月扰衣裘褐。赞府春夏每随水草,秋冬始入城隍,但施庐帐,又无屋宇,文物器用,岂当中夏万分之一。”

这当然不是仲琼在忽悠李治,唐蕃两国在二百年的交往史上,虽刀兵相见一百九十余次,使臣互访也达到了一百七十余次,对手是什么情况,心里都有数。

因此,唐朝宰相陆贽《论抵御吐蕃策》中,才有“今四夷之最强盛为中国甚患者,莫大于吐蕃,举国胜兵之徒,才当中国十数大郡而已”的论断。

但就是在这种自然环境和人口基数的条件下,吐蕃却做到了东侵唐朝、南服南诏、北低回鹘、西挡大食的伟业,确实令人讶异。

松赞干布和两位公主的塑像

吐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就有赖于其国内的管理体系和军事组织构架了。

松赞干布时期,凭借其无所匹敌的个人威望,以及手下几位贤臣的辅佐,吐蕃王朝第一次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官吏体系和法律条文。

这个被称为“钦定六大法”的制度,将国内各阶层的位阶一一详细排定,规定国内各贵族、小王、各大家族均需指派成员入朝为官,并仿效唐朝的告身制,厘定各官员的职权,按官位大小而赋予告身令。

而所有权利的最终解释权牢牢的掌控在赞普手中,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贵族官僚系统。并以此官僚系统,处理各氏族内部的事务,解决各氏族之间的纷争,将各氏族所有的土地、人民全都纳人统治之下,完成了君主集权的王朝体制。

由此彻底改变了之前,吐蕃国内官无定制、兵无常统的现状(“虽有官,不常厥职,临时统领”)

同时为了有效管控各地的民众,吐蕃还施行了一套结合军事、社会、行政、生产于一体的制度——“五如六十一东岱制”。

这个制度将吐蕃国土划分为五个“如”(军区),“如”有部、翼的意思,每个“如”下设有若干东岱(千户)

每个“如”都设有“如本”、“元帅”、“副将”等职,千户设有千户长(又称千夫长),下设有百夫长等职务。“如本”和“千户长”既是军官,又是地方行政官员,负责军政民政事务。

而以地域划分的“如”保证了,每个“如”内部的军队都是原来的部落民,每个千户长所统的兵士大都是同一部落的人组成。相互之间能够团结,互相照应,并为自己部落的声誉不惜牺牲,极大的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五部遗教·大臣遗教》、《贤者喜宴》等史料记载,吐蕃每个“如”的军马由同一种颜色的马匹组成,旗帜亦各有区别,因而只要一看到马匹和旗帜,就可以判断出是哪个“如”的军队,十分有利于行军作战和调遣指挥。

通过“五如六十一东岱”的制度设定,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国的网络,将每一个基本社会单位掌控在国家机器之下。

而散落各地的吐蕃民众,也第一次被拧在一起,为一个目标奋斗,并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除国家的军事系统外,吐蕃还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奖惩制度与之相伴,即所谓的“六标志”制度。

在藏文史料《贤者喜宴》中记载,为鼓励勇猛作战与惩罚临阵退却者,吐蕃设置了六种褒奖制度和惩罚制度。

其中,勇者按照军功的大小,可以得到“六勇饰”,分别是虎皮裤、虎皮上衣、虎皮小披肩、虎皮大披肩、整块虎皮制之外套、整块豹皮制的长袍等六级。而对于战场表现怯懦者,则“悬狐尾于其首,表其似狐之怯”。

《旧唐书·吐蕃传》载:“(吐蕃)军令严肃,每战,前队皆死,后队方进。重兵死,恶病终。累代战没,以为甲门。临阵败北者,悬狐尾于其首,表其似狐之怯,稠人广众,必以徇焉,其俗耻之,以为次死。”

除了精神上的褒奖外,吐蕃为求鼓励士气,张扬军威,还有物质上的战场激励制度。

吐蕃虽然是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国家,但其战争输出的方式与游牧民族一般无二。都是以战养战的军事法则,不依赖繁杂的后勤补给,战场掠夺所得均归己有,以此来作为参战将士的酬劳。

《册府元龟》记载:“出疆之资,亦无定给,而临阵所得,便为己有,所以战伐吞并,往必成功”。

在这种战争模式下,参战成了家族和部落获取财资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吐蕃将士往往能够拼死而搏,以便获得更多的收益。

有时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吐蕃赞普还会在战前许诺重奖,来激发战士的动力。

例如:《旧唐书·郝玼传》记载,唐边镇名将郝玼在边三十年,蕃人畏之如神,故赞普下令:“有生得郝玼者,赏之以等身金。”

另外,对于战场阵亡的将士吐蕃也有相应的保障制度。

按吐蕃律例规定,绝嗣者或犯罪者,其土地财产均由王室没收,但为国捐躯者除外。

吐蕃简牍中便有这样的记载:“忠心耿耿,尽忠效劳,为敌所杀,奴隶、土地由其子孙后代领有。”

同时,对于阵亡的勇士,其墓葬不但享有特定的坟区,且佐以特殊记号,以示哀荣。

唐使刘元鼎在所著《使吐蕃经见纪略》一文中写道:“河之西南地如碱,原野秀沃,夹河多柽柳,山多柏坡,皆邱墓,旁作屋,赭涂之,绘白虎,皆夷贵人有战功者,生衣其皮,死以旌勇”。

以上种种政治、经济手段,促成了吐蕃军队强悍的战斗力,也彻底激发了吐蕃人在恶劣环境下养成的勇悍之气,使之成了对手战场上的梦魇。

难怪陆贽会在《论抵御吐蕃策》写道:“(吐蕃)动则中国畏其众而不敢抗,静则中国惮其强而不敢侵,厥理何哉?良以……蕃丑之统帅专一故也。

夫统帅专,则人心不分;人心不分,则号令不贰;号令不贰,则进退可齐;进退可齐,则疾徐如意。斯乃以少为众,以弱为强,变化翕辟,在于反掌之内。是犹臂之使指,心之制形,若所任得人,则何敌之有?

作为公元6、7世纪东亚最强悍的军事集团,吐蕃王朝把自己塑造成了,类似于今天“军国主义”形态的军事集权制国家。

这台充满旺盛动力的战争机器,据守在堪称天谴的青藏高原上,而无后顾之忧,因此可以毫无顾忌向外输出战争,已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国家收益。

这就是吐蕃王朝扩张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基于地形地貌的限制,走下高原争霸世界的吐蕃,向东受限于横断山满耸持的高山深谷,向西受困于南疆绵绵不绝的荒漠绿洲,只有向北可依仗青海、甘南连绵的草场获得补给。


因此,唐蕃两个大帝国在河陇迎头相撞,开启了绵延一百八十余年的惨烈国战。

此战绵延时间之久、战场跨度之大、调动军队之多、战场损失之巨,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都堪称罕见。

但战争一旦上升到国战的级别,便不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一朝一夕之荣辱来考量,而是开始比拼国家的战略纵深、经济实力和国家动员能力。

即便吐蕃有能力激发每一个社会细胞的潜力,但高原的环境、劳动生产力和人口数量是硬实力的差距。即便中晚唐时期国内藩镇割据,税赋损失过半,但依旧可以凭借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在核心区域死死挡住吐蕃的狂攻,将其拖入持久战。

而最终,激发了全部产能的吐蕃,也在穷兵黩武的战争态势下,被生生拖垮。

公元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吐蕃国内政治、宗教矛盾总爆发,先于唐朝而崩溃,终结了西藏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过往。

吐蕃(音tǔ bō)(公元618年—842年,藏文:བོན་ཆེན་པོ།,威利:bon

chen po,意为“大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邦政权和部落联盟得到整合。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扩大,推动了藏地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实现了青藏高原文化上的整合与壮大。

吐蕃的强盛,得益于周边文明农业技术的输入。农业的开发使得青藏高原能够支撑大量人口,从而依托农业区整合了牧区,形成了吐蕃帝国。

而吐蕃衰落的原因也是农业,可谓成也农业,败也农业。吐蕃的衰落跟希腊地区一次兴起之后万古沉沦的原因一样。

吐蕃能持续扩张的原因

首先,吐蕃处于青藏高原,天险之地,易守难攻。

其次,吐蕃民风彪悍,军队实力强势,特别是吐蕃的昆仑铁骑一直都是唐军无法逾越的障碍。

再次,吐蕃经历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两次和亲从唐朝获取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又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国力大盛,而反观唐朝,多次与外族交战损耗许多国力,此消彼长之下唐朝愈发不能征服吐蕃。

最后,吐蕃内部能人辈出,且政治眼光极其准确,对外政策方面总是能够取得利益,内部虽然有斗争,但是都能很快整合,不像唐朝内部政治斗争如此纠结难解。

8、请简述一下吐蕃王朝的历史?

吐蕃王朝同中华民族一样,也有着一段漫长而波澜壮阔的璀璨历史,下面本人通过民族、政权演变、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赖介绍吐蕃王朝的历史:

一、民族来源。

吐蕃民族的来源,据14世纪成书的《王统世系明鉴》记载,是猕猴与岩魔女结合生出最早的人类,其后子孙繁衍,分别在今西藏各地开垦平地,建筑城邑。直到聂赤赞普,即吐蕃王系第一代赞普(王)从天降临,才有了君臣之分。 今西藏山南地区的首府泽当(藏语,意为游戏的平地),传说即猕猴及其子女玩耍的场所;泽当附近的山上,还有“猴子洞”的古迹。这种“猕猴变人”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真实性,也是古代藏族对本民族来源的具有普遍性的看法。



在西羌诸部中的发羌、唐旄,早在公元1~2世纪时,即居住在析支水迤西,其地距中原绝远,互无往还。 《新唐书》根据“蕃发声近”的理由,认为吐蕃即发羌的后裔。另一说,吐蕃是鲜卑族的南凉王朝秃发利鹿孤之后。秃发利鹿孤有二子,一名樊尼,一名傉檀。傉檀为西秦乞伏炽磐所灭;樊尼率残部臣服于北凉沮渠蒙逊。北凉亡,樊尼率所部过积石山,西越黄河,成为诸羌部的首领。

根据现代基因研究,吐蕃民族来源于羌族,而羌族和汉族同源,所以说,吐蕃民族和古汉族乃是同宗同源!

二、政权演变。

1、建国阶段

青藏高原原本的居民称孟族。战国以后,有些羌族部落,如发羌、迷唐等部,逐渐迁移到今西藏地区。他们和当地人民相融合,繁衍发展,形成了吐蕃族。建立吐蕃王朝的是活动在雅隆河谷的牦牛部,统一牦牛部各部落的叫弃聂弃赞普。“赞普”是雄强丈夫的意思,以后成了吐蕃君长的尊称。从弃聂弃开始,吐蕃确立了酋长世袭制度,第八世赞普布袋巩甲以后,吐蕃社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逐渐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

公元6世纪时,兴起于今西藏山南地区泽当、穷结一带的藏族先民雅隆部,已由部落联盟发展成为奴隶制政权。其领袖人物达布聂赛、囊日论赞父子,逐渐将势力扩展到拉萨河流域。松赞干布在吐蕃社会稳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先后征服青藏高原上的诸羌部。如苏毗、羊同、白兰、党项、附国、嘉良夷等,以及属于鲜卑人的吐谷浑部,将它们变为吐蕃的属部。

松赞干布即赞普(藏语,意为有权势的君主,沿用为吐蕃国王的专称)位后,首先平息本部的叛乱,诛灭毒杀父王的凶手,原来叛离的属民,又都重新归入他的统辖之下。 约于633年(唐贞观七年),松赞干布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邻近诸部往来不断增多的形势下,迁都逻些(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正式建立吐蕃王朝。此时,吐蕃社会的农牧业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度量衡也适应生产的发展而趋于统一,吐蕃王朝的实力日益强大。

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松赞干布退兵谢罪,吐蕃退出党项、白兰羌、青海吐谷浑等,唐朝长期控制河西陇右,还逐步向西域(安西北庭)扩张,唐朝对吐蕃处于优势,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嫁松赞干布。唐休璟陈大慈等率唐军击败吐蕃军,唐朝长期控制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唐朝对吐蕃处于优势,金城公主和亲吐蕃、嫁尺带珠丹(赤德祖赞)。

2、鼎盛阶段

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 ,唐玄宗从长安逃到四川,由于唐朝抽调大量对付吐蕃的军队去平乱,使得西部防务空虚,吐蕃趁机占领了陇右,河西大唐的大片地区。在赤松德赞在位的时期,吐蕃王朝的辖地大大扩张,东面与大唐大体上以陇山为界,北到宁夏贺兰山,南面以南诏为属国,790年后吐蕃占据北庭、安西,数十年后吐蕃失去北庭、安西。据藏文史籍记载,吐蕃还一度推进到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恒河北岸。



3、国力削弱

频繁的战争削弱了吐蕃的国力,唐朝将领李晟、韦皋、史敬奉等多次重创吐蕃军。进入9世纪以后,吐蕃开始由盛转衰,不能再向外扩张。821年(长庆元年),吐蕃赞普可黎可足派专使到唐朝请求会盟,缔结友好盟约。隆重的会盟仪式先后在唐都长安和逻些举行,盟文强调要永远和好相处。823年,在拉萨建立的唐蕃会盟碑,至今还屹立在大昭寺前,成了汉藏两族人民友谊团结的珍贵物证。

8世纪末叶以后,吐蕃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日趋激化。王室内部互相争夺,使吐蕃陷于分裂。吐蕃将领之间又发生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更大的灾难。848年(大中二年),沙州(甘肃敦煌)人张议潮发动起义,唐人群起响应,很快占领了沙州。接着,张议潮又派兵攻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以上地区在今甘肃、新疆、青海境内)等十州。851年(大中五年),张议潮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唐宣宗在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河西、陇右地区归附于唐朝。

4、崩溃瓦解

达玛死后,由于他的两个儿子,即大王妃抱养的永丹和小王妃生的欧松之间的争立,大臣们分成两派,从此吐蕃王室分成两支,连年混战。吐蕃在各地的将领也拥兵称雄,彼此争立,过去一些归属吐蕃的部落也相继脱离吐蕃的管辖。紧接着一场奴隶平民大起义爆发,席卷了整个西藏地区,吐蕃王朝在这样的局势下随着佛教的衰落而崩溃了。

吐蕃王朝崩溃之后,出现了大大小小许多政权的割据局面,其中出现了四个王系:拉萨王系—朗达玛之子云丹的后裔占据拉萨,称为拉萨王系。他的势力多在拉萨、桑耶、朵康等地。阿里王系—哦松之孙尼玛衮退居阿里布让为王,其三子分别统治孟域——拉达克王系,布让、象雄——古格王室,总称为“上部三衮”。古格王室之后拉喇嘛绛曲斡迎请阿底峡大师至西藏。亚泽王系——尼玛衮的第十一代孙据亚泽为王,称亚泽王系。雅隆觉阿王系——哦松之孙扎西邹巴有三个儿子:巴德、斡德、基德,称为“下部三德”。斡德的第三个儿子赤穹,据雅隆秦昂达则城,形成雅隆觉阿王系,而次子赤德的后人在青海定居,成为宗喀王(唃厮啰)。

三、经济文化

1、经济

吐蕃是以牧为主,兼营农业的民族。畜牧业非常发达,畜牧业带有自身的特色,尤以牦牛和独峰驼为其特产。牦牛耐寒,耐劳,又善走山地,多用为驮畜,其皮坚厚,可制铠甲,独峰驼善驰走,亦为他地所无,吐蕃马种优良,且数量众多,加以皮制重装,故其骑兵所向披靡。

2、宗教文化



吐蕃的传统信仰是雍仲本教,其中早已融入了许多自身生长的原始佛教因素。又崇拜自然神灵,有专业法师。这些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图腾崇拜,以及占卜、禁忌、巫术、血祭等都是藏土原来流行的原始宗教的重要特征。本教传入后并未消灭这些传统信仰,而是予以吸收、改造,由之其宗教耳目一新。吐蕃佛教明显有异于汉地佛教,它把西域流行的小乘佛教、天竺引进的密宗佛教,与本地的苯教、巫教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藏传佛教。其中密宗思想尤占主导地位。在戒律方面近似于西域佛教,食肉,不戒杀生,但反对血祭,并形成了严密的教团组织,从而为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铺奠了道路。 据史学大师吕思勉考证,吐蕃自唐文成公主入藏后始信奉佛教。

吐蕃建立于公元618,于公元842年灭亡,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

吐蕃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史学文献上是在唐朝,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延续两百多年。吐蕃灭亡后西藏又陷入分裂混乱中,直到四百多年后元朝重新让西藏地区归于统一。

提到吐蕃就让我们想到两位大唐的公主,一位是文成公主,另一位是金城公主。雪域高原上美好的爱情故事,现在还在藏族同袍中口口相传。

吐蕃民族的形成,唐朝人认为吐蕃即发羌的后裔。另一说,吐蕃是鲜卑族的南凉王朝秃发利鹿孤之后,古羌人西迁而形成吐蕃之说,源于古汉文史籍。

有些所谓吐蕃先民来自印度,臆造出吐蕃王室的始祖聂赤赞普出身于印度王室的说法。但是史实及人种、语言、考古等方面的资料表明,吐蕃族源“南来说”毫无科学根据,这一“南来说”为帝国主义侵略和分裂我国领土西藏,制造了口实。

在公元6世纪,兴起于今西藏山南地区泽当、穷结一带的藏族先民雅隆部,已由部落联盟发展成为奴隶制政权。达布聂赛、囊日论赞父子,逐渐扩张势力,已经到拉萨河流域。

虽然松赞干布是第33任吐蕃国王,但是因为在他即位之前藏文尚未创制,所以很难肯定在他之前的吐蕃王的历史正确性。但是一个王朝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经过长期的很多代人的努力的结果,这就给了后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松赞干布执政时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军事制度。为了适应经济和政治的需要,采用历法,规定统一的度量衡,依据于田、天竺等文字创造了吐蕃文,并制定法律。并且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与唐朝和亲,为吐蕃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外部条件。

松赞干布死后,由噶尔.禄东赞家族把持近五十多年的吐蕃朝政。由此,吐蕃和唐朝又开始了不断的军事冲突。

直至710年(景龙四年),唐朝宗室女金城公主嫁给弃隶缩赞赞普。吐蕃和唐朝进入第二个蜜月期。

但是到了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 ,由于唐朝抽调大量防备吐蕃的军队去平乱,使得西部防务空虚,吐蕃趁机占领了陇右,河西大唐的大片地区,吐蕃趁机想要占领河西走廊,以求达到控制西域的想法。

在赤松德赞在位的时期,吐蕃王朝的辖地大大扩张,东面与大唐大体上以陇山为界,北到宁夏贺兰山,南面以南诏为属国。占领大唐五十多县,控制人口达一百多万,吐蕃在此时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时刻。

由于频繁的战争削弱了吐蕃的国力,“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联合南诏,在将领李晟、韦皋、史敬奉等带领下多次重创吐蕃军。进入9世纪以后,吐蕃开始由盛转衰,不能再向外扩张。

在公元821年(长庆元年),吐蕃和唐朝最后一次会盟,隆重的会盟仪式先后在唐都长安和逻些举行,盟文强调要永远和好相处。并立了三块碑,一块在长安,一块在唐吐边境,一块在大昭寺。时至今日长安和边境的石碑早以消失,只有大昭寺的石碑还在那里屹立不倒,成了汉藏两族人民友谊团结的珍贵物证。

8世纪末叶以后,吐蕃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日趋激化。王室内部互相争夺,使吐蕃陷于分裂。吐蕃将领之间又发生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848年,沙州人张议潮发动起义,唐人群起响应,很快占领了沙州。接着,张议潮又派兵攻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等十州。851年(大中五年),张议潮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唐宣宗在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河西、陇右地区归附于唐朝。

公元842年,吐蕃最后一代朗达玛赞普被刺杀身亡后,吐蕃陷入了大混战,统一的局面不复存在,吐蕃分裂…

吐蕃的兴盛与分裂都于宗教有关,宗教在吐蕃深入到各个阶层,在此就不赘述。

吐蕃王朝历代赞普

.

.

.

松赞干布(629—650) 吐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王朝,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由松赞干布是文字记载的第一位赞普,所以把他当成吐蕃王朝的第一人。

共日共赞(650—655,存疑)

芒松芒赞(655或650—676或679)

器弩悉弄(杜松芒波杰,676或679—704)

赤德祖赞(尺带珠丹、墀德祖赞、弃隶蹜赞、弃迭祖赞、弃隶缩赞、梅阿迥,704—755)

赤松德赞(墀松得赞、乞黎苏笼腊赞,755—797)

木奈赞普(牟尼赞普、足之煎,797—798)

牟如赞普(798)

赤德松赞(798—815)

赤祖德赞(年号彝泰,815—838)

朗达玛(原名达玛,《新唐书》作达磨,838—842)






吐蕃王朝,主要地域在青藏高原,全盛时期囊括了今天新疆青海甘肃的大部分地区。是西藏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大一统奴隶制王朝,史书载于3世纪由雅隆部落聂赤赞普首领统一各个部落建立王朝,至7世纪著名的松赞干布达到鼎盛时代,并与唐王朝建立姻亲关系。后与8世纪中叶政权内乱崩溃,分裂为四个部落小国,此后至今再也未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