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富不出三代原因

jijinwang

中国为什么富不过三代,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人,因为在中国,有钱的家族都是一代比一代穷,富不过三代的现象比比皆是。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难道说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行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在古代的时候,中国人的思想是非常封建的,所以他们认为女人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不应该抛头露面。


一:人为什么富不过三代

Feb.

25

灼见(

先辈们的意志和精神,才是给子女们真正有穿透力和影响力的财富。

01

一个真实故事。

民国时期,还有一个江西的周老爷,生意做得很大,家里有数百万的家产。

有一天,这个周老爷怒气冲冲的。

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原来是湖南公司的一个经理来信说,湖南发生了灾荒,官府向他们劝募捐款,这个经理就代替老板周老爷认捐了五百银元。

而周老爷怪这个经理擅做主张,捐得太多,所以才发怒。

区区五百银元,对这个老爷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但他还是不舍得。

有人问周老爷,如何积累了这么大的财富?

周老爷回复说:没有别的法子,只是积而不用。

后来,他活到八十多岁才死,遗产有三千万,子孙十房全部给分了。

可是呢,没过十几年,他的子孙就全部败光了。

你看,这个周老爷这么有钱还这么吝啬,只想着自己怎么节省把钱留给子孙。

可是子孙呢?

没几年就败得干干净净。

一个人,即使赚再多的钱,死的时候一样也带不走,留给子孙,如果子孙没有能力,不出几年就可以败得干干净净。

这个周老爷,让我想起袁世凯家族的故事。

袁世凯在世的时候,一心只想称帝,不肯把财产拿来赈济灾民,后来他死后,家产被子嗣们瓜分。

拿了这么多钱,后来他的子女们怎么样了呢?

大部分过得无比凄惨和堕落。

四儿子袁克端疯掉了。

二儿子袁克文拿到钱后,吃喝嫖赌抽样样都来,很快就把家产败光。

其余的那些大姨太太三姨太太、女儿们,分到家产后,很多都抽(鸦片)上了瘾。

袁世凯家族在之前可谓是名门望族,咸丰年间的时候,袁家共出了6位一品大员,3位二品,1位四品,3位七品。

可是到了袁世凯这一代之后,几乎就完全没落了。

袁世凯家族的显耀和财富在当时可谓是一时无人能及,可是这样的富贵根本传不了多久,在他死后就完全土崩瓦解。

很多时候我总在想,父母只是把巨大的财富留给我们子女,这样的财富就可以延续下去吗?就可以保证他们的一生荣华富贵吗?

很明显,完全行不通,周老爷和袁世凯的例子告诉我们,留给他们巨额的钱财,无非是害了他们。

02

那么,父母如果要尽量保证子女们一生过得富贵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曾国藩家族的故事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众所周知,曾国藩是无比牛逼的人物,曾经率领湘军打败了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后来他创立了两淮盐票。

这里面有个细节,外人很少知道,但曾国藩的外孙知道的很详细。

在那个年代,盐票非常宝贵,每张票价二百两,后来卖到两万两,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四千两,当时,家里只要有一张盐票的,就可称为富翁了。

但是曾国藩就下了死命令,曾氏一家人都不准领取,而且在他死后的很多年,曾家也没有领一张盐票。

你想想,以曾国藩的权力,重新做一些字号和花名,让自己的家人领一、两百张盐票,是极其容易的事情,而且照章领票,表面上并不违法。

但是曾国藩就这么死心眼。

后来曾国藩死的时候,极其清廉,只有少量的银子,除了老家的老屋外,并未在省城里面建造一间房子,没有留多少财产给子女。

可是后来曾国藩家族过得怎么样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家族是中国近二百年以来最成功的家族,没有其一。

有人曾经统计,曾国藩家族八代中,没有一个败家子,三代之后,依然人才不断。

比如曾孙曾昭权是美国麻省理工学士、湖南大学机电系主任; 曾约农,台湾东海大学校长;曾宪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除此之外,女儿孙女这一系,那人才更是了不得。

外孙聂云台是上海总商会会长,开办中国第一家纺织厂,还有好多开国元勋都跟曾国藩家族有联系。

《曾国藩家书》一提这一本书,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曾国藩教育他们家族子女的精髓,他的一生成就和心得都浓缩到这本书里面了,也是很多教授、专家争相研究的对象。

所以,关于一个家族的兴旺,留钱是最没用的,必须传递一种精神,而这种前辈们精神上的宝贵财富,才是最能够保证后代一生的高贵和富有的。

林则徐曾经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大意是说:“子孙若如我,留钱给他做什么?贤能而有很多财富,会毁灭他的志向;而子孙若不如我,留钱给他做什么?愚蠢而拥有很多财富,会增加他的过失!”

那么,林则徐自己是怎么做的呢?

林则徐一生清贫,子孙没有继承他任何家产,期间他缴获了很多鸦片,有人对他说用这些鸦片弄个几百万银两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他不为所动。

后来林则徐死后,家族的精神一直在传递。

他的子孙数代书香不断,清朝的时候进士、举人数不清,直到现代都有很多优秀的子孙,比如说最高法院院长林翔,道德品质非常崇高,颇有当年林则徐的风范。

大家都知道,范仲淹曾经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但他们家族的故事更为精彩。

有一次,范仲淹在苏州的南园买了一所房子作为自己的住宅,后来听算命先生说:“此屋风水极好,后代会出公卿。”

他想,这屋子既然风水这么好,那不如当它做学堂吧,让更多的穷苦人家孩子都受益。

于是,他立刻将房子捐了出来。

后来这个学堂将近一千年来,现了将近四百个进士,八十几个状元。

范仲淹的一生,真的是穷酸得让人落泪。

他做官几十年,所得的俸禄全部都用来接济了穷人,家里极为节俭,每天早上都吃咸菜粥,儿子们都穿布衣,他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

后来范仲淹的子孙怎么样呢?

范仲淹的家族传了数十代的子孙,直到现在,已经是八百年了,苏州的范坟一带,仍然有很多范氏的后人,并且还时常出优秀的子孙后代。

所以啊,先辈们的意志和精神,才是给子女们真正有穿透力和影响力的财富。

03

知乎上有个问题,生在显赫的家族里是什么体验?

最高赞关于易中天的答案让人震惊。

易中天的二爷爷易甲鹇曾经跟随黎元洪参加辛亥革命,他拒绝袁世凯的拉拢,拒绝为军阀效力,是乱世中的一股清流。

易中天的大伯父易仁荄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编写了湖南的中学历史教材用书,为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易中天的十八世祖易先,是边境的一名小官,明朝皇帝都已经打算放弃越南了,他誓死抵抗,最后为国捐躯。

你可能会说,这都是祖上的事情,和他关系有点远。

但易中天的母亲曾与宋美龄、邓颖超合建保育院,照顾战时孤儿。

易中天的曾祖父拒收不义之财……

他的曾祖父曾经在书里写道:“自叙平生志愿,荣华富贵皆在所后,惟望子孙留心正学。他年得蔚为名儒,则真使吾九泉含笑矣。”

意思是说:我这一生最大的心愿,不求荣华富贵,但求子孙在学业上有所造诣,如果能出一个有文化的名人,我就可以含笑九泉了。

看看现在易中天的学问和地位,我想他的曾祖父应该可以欣慰了。

出生在显赫家庭是什么体验?

很多人可能第一想法想到的就是钱和权,但这些都弱爆了,真正显赫而高贵的家族就是我们家族里曾经出现过什么样的人物,做过什么牛逼的事情,他们有专属于他们家族的精神的。

千万不要小瞧这种家族的精神对子女的传递和影响,他会让人有一种使命感和信仰感,逼迫自己成为像他们那样优秀的人。

这种信念,生生不息,一代传一代,就像树一样,不断向外伸展,枝繁叶茂。

这才是真正的贵族家族,从精神上优于他人。

所以,真正的教育就是先辈们的言传身教,先辈们首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孩子学习他们的样子,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变得优秀。

父母成为孩子的骄傲,这就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所以,父母留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让他住别墅、开豪车,有用不完的金钱,使唤不完的下人,而是从自己的身上传递给他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会让他们自然而然地优于他人。

你若真为了孩子好,就让他在你的精神影响下,学会在无人撑伞的雨中奔跑,让他一生中都去拼命追求那个“最好的自己”。

喜欢,就给我一个“好看”

灼见 2019

MORE

灼见热文

◐◑美得简直不像话!中国湖北“惊现”人间天庭,服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哈哈哈哈哈哈哈!看完这篇文章就相当于去过故宫看灯了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养不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日本人的自律与细节控到什么程度?搬个行李都能爆红网络……

◐◑46岁王景春摘冠柏林影帝:人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


二: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富不过三代

1、富不过三代,是一个中国俗语,是由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演变而来。完整句子为“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2、古代中国人常有多子多福的观念,这也是造成富不过三代的原因之一,多子多福的观念鼓励人们多生孩子导致了财富加速,被分薄;
引用“韩非子”《五蠹》中的话:“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3、父母宠爱。中国老话说:让孩子吃苦,就是让孩子吃补。实际上中国父母都爱孩子,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自己为孩子遮风挡雨。往往条件不好的家庭中的孩子才能做到“下雨了,没有伞的孩子跑得快”。
所谓富不过三代,讲的不是它的必然性。而讲的应该是它的难延续性。
一个高素质(如智慧、思想、教育等较高的)的家庭对财产的继承延续比起一般的家庭或者暴发户更加容易达到。
因为高素质的家庭对下一代能够更好的教育培养,规避一些风险。
人生充满变数,主观客观原因都有,一份财产得以延续发展好几代是很难的。
“富不过三代。”这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
看看美国肯尼迪、福特、洛克菲勒、福布斯等家族,哪里有三代而衰的?再看日本,一个买卖往往从江户时代就开始,至今家门兴旺。
“富不过三代”其实很有中国特色。全球100家家族企业荣登2006年《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第一名是著名的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传到第40代,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这100家长寿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其中英、法、美名列前三位,各有17家、16家、15家,而日本也有10家,第100名家族企业也有超过225年的历史。

三:为什么没有富三代

  富不过三代,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家庭教育。这里涉及的内容还是非常广泛的。首先就是很多人从贫农到富裕以后回想走过的路总觉得艰辛无比,迫切期待自己的孩子不要在重复这样的历程,结果就让孩子们失去了父辈们的最佳优势和特点。当然了也跟父辈们忙于打拼忽略了孩子教育也有关系,很多时候父辈们总以为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当然这个无可厚非,关键是你没有给孩子潜移默化的机会,你们没有接触的机会,于是这种忽略就会让孩子们失去了各种优势。

四:为什么不能富三代

也就是说,穷富不是天注定的
风水轮流转,穷和富也交相更替。
也要看这一代自己努不努力
是穷不过三代,富也富不过三代

五:为什么富不出三代原因

古语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意思是创业容易守业难,不管你的家庭如何富有,都很难将积累到的财富传过第三代。许多第二代或第三代就已将财富挥霍一空,更有甚者创业者本人就走过了从富豪到贫穷的历程,“富不过三代”变成了“富不过二代”甚至“富不过一代”。富不过三代现象全世界都存在,如

葡萄牙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西班牙有“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的说法德国则用“创造——继承——毁灭”这3个词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

以现代企业为例:“富不过三代”,揭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有调查表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家已经超过了300万,由于找不到合格的继承人,95%以上的民营企业家无法摆脱“富不过三代”的命运。

导致这一现象最为本质的原因是:家族创业期的优秀文化没有在家族继承人之间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扬,即赖以发家的文化价值观念没有得到延续。

如图所示,家族企业的创立者、财富的奠基人,往往都具有诸如“诚信、务实、勤俭、进取”的优秀品质。他们在创立和发展企业过程中,大都全身心地投入,并把自己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引入到企业之中,并形成了与员工共享的企业文化。然而,由于繁忙的工作及巨大的创业压力,创业者们对家庭,特别是对子女的培养教育

以我国实情为例:中国人常有多子多福的观念,这也是造成富不过三代的原因之一,多子多福的观念鼓励人们多生孩子导致了财富加速,被分薄,引用《韩非子·五蠹》中的话:“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结语:家族制并不是导致企业“富不过三代”的根源,而家族企业之所以短命,其关键在于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没有随企业发展主题的变迁而适时做出调整。

而多子多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分家”习俗也慢慢被自力更生所取代,所以“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立,随着社会的进步,体制的改革这句话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以后的作用也只能体现在“勉励”后辈或者继承人中才能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