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业基金有什么用

jijinwang
今日(9.23)基金操作:
造纸行业,今日最亮,因为昨天出来涨价的消息,今天主力流入炒作。目前低位,后续可能还有上涨的空间。
今天医疗医药无操作,重仓躺平,轻仓的可以小额定投。
白酒反弹出乎意料,但是龙头未起,重仓躺平,轻仓也暂时不动,今天多半被外资卖了。
继续小额定投家电,吃反弹就走,下跌就躺平就是。
半导体,暂时不参与,继续观望,反弹还可以。
创业板,继续观望,貌似有企稳的迹象,在等等看不看买点指数。
新能源,煤炭,有色,国防军工,不去,观望,军工虽然反弹了两日,但是并不见的企稳,继续等待。
建仓:无
继续定投:上证50、家电
额外加仓:无
额外减仓:无
不构成投资建议。感谢支持!

1、造纸etf代码是多少?

没有造纸etf基金。纸累上市公司太少

2、山鹰纸业现在可以入手买吗?这只股票怎么样?请大家帮忙回答?

调整已经结束,无论基金还有股票这几天大家都不好过。还是比较看好明天的。不要想不开啊兄弟,祝你成功!请采纳!

山鹰纸业现在可以买,目前股市处于回调阶段后市看涨,所以持仓是最好的选择。

3、2021年基金什么时候布局?

给2021年还在买基金的投资者一个建议,坚持定投,不要刻意地去加仓减仓。

2021年是股市修复的一年,也将会成为基金修复的一年。

所谓的修复年,就是股票价格经过时间的洗礼和验证,回归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区间,也可以理解为合理的估值区间。

同样的,持股的基金,经过2019、2020两年的上涨,在2021年一定是一个价值回归的行情为主。

可以说,2021年,大概率是一个震荡年,而且总体的振幅不会太大,可能在20%以内。

但是,基金的最大回撤,可能要有30-40%。

如果按高点是3731来算,低点可能在3000点附近,也就是围绕3400点上下10%进行震荡。

想要去抄底基金,或者频繁去做高抛低吸,其实是不太合理的。

即便我们准确的预测了总体行情的震荡起伏,也很难对于行情到底是先涨后跌,还是先跌后涨有太多的判断。

所以,坚持定投,可能是2021年对于基金操作的最好策略。

2021基金布局什么行业?

一句定投,可能说明白了基金如何投资,但是基金投资本身,肯定是有行业主线的。

简单的说,基金投资也是分为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的,可以说,根据不同的行业情况,要做不同的选择。

短周期行业。

短周期布局,一定是当下在复苏期的行业。

2020年,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行业,2021一定是复苏期,诸如,航空、旅游、酒店、文化、娱乐等等。

这些行业由于2020年业绩不太理想,所以非常惨淡,2021年业绩复苏的话,基本面上会有较大的改观。

加上今年震荡的行情,资金也要有去处,分流一部分进入这些行业,成了大概率事件。

另外还有一些周期股,尤其是资源股,受到全球通胀,资源价格上涨的刺激,业绩也会有一定的利好增长。

短周期布局,出现一定的涨幅,见好就收,止盈出局,不要恋战。

中周期行情。

所谓的中周期,通常指1-3年左右的时间。

其实,从政策上已经非常明显了,就是扶持制造业,尤其是中高端制造。

医疗制造(非医药消费),芯片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电池,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制造、军工制造等等,都是发展中的重点。

还有政策重点扶持的,农业、种业、养殖业等等。

中周期布局的行情,往往会出现脉冲式爬坡上涨,有一定能力的可以高抛低吸,如果没有能力的,长期定投即可。

长周期行情。

长周期的逻辑依然非常简单,医药白酒食品饮料,消费类个股。

这些行业长期受到人口红利、货币红利、内需拉动的红利刺激,企业的业绩将会出现稳定的增长。

股价未来大概率会根据业绩,围绕合理估值上下震荡,估值高了就回头两步,故意低了就上涨一下。

长周期的个股,长期定投即可,穿越时间周期,赚到行业中那些龙头企业增长的钱。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投资方式,但是需要明确的是,2021年的基金,是行业播种布局的一年,不会是一个收获年。

主动管理型基金如何投资?

除了相对比较被动管理的行业基金,很多人还会把目光投向主动管理基金。

毕竟,从长远角度看,主动管理型基金才是最体现基金经理实力的。

这类基金的投资,其实就比较简单了。

基金经理会负责选择行业中优质的蓝筹,并且在合适的时候买入。

选择主动管理型基金比较简单,挑选历史业绩尚可,回撤率控制较好的,夏普比率较高的基金即可。

当然,也不是每一位基金经理都善于捕捉震荡市的行情,所以可以适当选择多位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多只头部基金进行投资。

主动管理型基金,在熊市里注重布局,震荡市里注重调仓,等到牛市才收获利润。

所以,我们在布局阶段,不要过分在意收益,毕竟基金是长跑。

想在震荡行情里,买到能够短跑的基金,其实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心态一定要摆正,才能拥抱机会。

债券基金有没有投资必要?

在2021年,对于债券基金的布局,一定是有必要的。

尤其是在政策面着重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年头,债券的违约率会偏低,总体债券的收益率就会好一些。

当然,我们也观察到,现在垃圾债的收益率也在一个相对比较高收益的水平,总体上债券也会有一定的风险,并不是百分百安全。

但比起整体资金流动性偏紧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会更稳定一些至少会比2020年好很多。

所以,2021年基金的布局中,债券基金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其他基金的配置

2021是全球通胀的一年,这个大环境已经是确定的,因为美国大量的投放货币进入全球市场。

除了黄金的价格还没有完全起飞,其他大宗商品资源类价格飞涨,只有黄金受到比特币的影响,价格还算在合理范围内。

在全球通胀的大环境下,这些大宗商品类基金,其实机会还是很多的。

所以,适时的布局一些其他类别的基金,也是完全可以的,并不用完全把眼光放在股票基金上。

基金投资本身,有很多要点。

1、长周期投资。

股票基金已经连续两年获得非常不多的收益,那么未来一段时间进行合理的估值修复,也是非常正常的。

把时间跨度拉长了来看,基金取得15-25%的年化回报才是正常水平。

所以要做长周期投资。

2、均衡配置。

基金也好,行业也罢,资金不会长期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简单的说,一段时间的行情上涨过后,基金同样会进行估值修复。

所以基金出现超涨之后,不要去盲目追高。

同时,进攻型基金配置一些,防守型基金也配置一部分。

攻守平衡,更容易穿越牛熊。

3、多看少动。

基金投资,不要去频繁操作。

买基金不是买股票,没必要每天频繁操作。

一方面基金的手续费不低,另一方面基金短期波动并没有像股票那么大。

绝大多数买基金的投资者,本身对于行情没有判断能力,所以才买的基金。

盲目操作,结果就是错误的概率就很高。

基金投资,把握大趋势大方向最重要。

炒股不如买基金,已深入人心,2021年怎么布局,我认为可以按照季度来划分排兵布阵。

先说一下当前形势吧,不了解下当下,怎么看未来呢?

先说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有个点我希望你注意一下,就是2021年八项重点工作

  1.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2.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3.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4.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5. 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
  6.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7.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8.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我的理解是,扩大内需,利好于消费,相关的领域有教育医疗养老;强化科技力量,利好于创业板科创板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发展会有推动作用;碳中和利好于新能源,新能源目前比较成产业链的就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同时清洁能源电力行业也会受益。

再次强调一下,基金是长期投资,用三到五年闲置资金去投资,投资不是投注机!

一季度

布局消费,理由是一季度市场公布数据不多,同时年初货币相对充足,因为有“春节”的消费旺季拉动,布局消费行业或者中证500是个不错的选择。

提醒一下,虽然现在白酒一直在疯涨,但是靠喝酒拯救不了中国经济的,所以短期行情是有,不建议长期持有。

新年第一天,是涨势良好,也是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二季度

还是要回到疫情上面来说,虽然整体货币政策趋紧,但是进出口贸易我认为还是会保持到上半年,疫苗的出现是利好消息,但是从疫情得到控制到回复生产制造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我认为至少半年还是能靠进出口拉动的;可以关注的行业是有色,白色家电,新能源汽车,还有大宗商品,光伏ETF等。

“北上资金”可关注流入哪些企业,作为参考之一。

三季度

三四季度还是以权益资产,债券为主,基于对国内阶梯式上涨的形式,长期看好,但是不确定因素仍然加剧,建议关注下市场行情,比如新能源车、汽车零部件、计算机、机械制造、化工等,布局一些周期性产品,其实银行资产,也不错!

四季度

如果四季度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并且发没有反复的话,可以关注下航空,机场,海运等基本面。

总结一下,整体还是布局权益资产,有些热门行业可以继续维持热度,比如科技类产品,除了在5G、芯片、新能源车、人工智能AI等领域。同时也要关注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适当的布局银行,航运,机场等周期性比较强的行业。

再次提醒各位,在做任何投资或者交易前,必须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计划,明确投资目标、选择标的,以及为什么选它、在什么情况下止盈或止损,便于督促和约束自己,不要过早的丢掉自己手中的筹码。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记得给我点赞,点关注,也可以在文末留言分享你的投资感受,我们明天见!

2021年基金什么时候布局好?一般年份春节前布局基金比较好。A股市场有句话叫“冬播秋收”,就是冬季买入股票,9,10月份卖出,这是炒股获利的一般规律。股市行情好,大多数基金收益也高,基本是一个节奏。

基金收益高的大多是股票型基金,意思是投资股市的基金,有可能获得高额的回报。那么这类基金,必须随股市的行情运作,在冬季布局,一般年内获得较高收益的机会比较大。

基金“冬播”,也并不是说非得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买入,比如昨天是小寒,小寒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日子,这并不是等于现在就该买基金了。因为A股从去年12月30日到今天,上证指数已连续上涨了五天近200点,市场目前已显疲态,大多数股民这几个交易日是赚了指数亏了钱,预计明后天市场会开始调整,春节前一定会砸出一个较大的“坑”,为二月下旬,大概春节后先来一波春季行情作铺垫,所以想投资基金的朋友别着急。

上面说的相对来说有点专业的味道,其实投资基金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也不用信什么“冬播秋收”的那些说法,我觉得把握住以下三点基本就可以了:

一是手里有闲置资金,一段时期内又用不上,这个期限应该要有多长?至少得有一年时间吧,不能再短了,基金不是炒股,快进快出获利不太容易,还容易犯急躁的错误,不仅挣不到钱,还可能搭一部分本金进去,所以手里有确定一年内不动用的资金才适今投资基金,一年时间都保证不了,那还是做大额定存更合适。

二是手里拿着钱,别急着出手,买入的时机把握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个时机对于大多数没有理财经历,对中国股市非常陌生的基民似乎是难以把握的。其实不然,关键是想买基金的人,要记住一个字“等”。要学会等待时机,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阶段性时机”,就是在股市十分低迷,很多股民对股市充满失望的时候,就是非常好的买入时机,平时只要看看电视上的、网络上的股评就明白了。

三是要选择近几年基金业绩排名基本都在前30名的基金经理,这些基金经理名下的盘子又不是特别大的老基金,或者是这些基金经理新发行的基金,这两种都可以。比如2020年就有100多只基金年收益超过了100%,从这些人中看看有没有前两年管理的基金收益也是靠前的基金,肯定能找出连续三年以上业绩比较靠前的基金经理,就买他们管理的基金。

做到上述三点不难吧?一点功夫不下,闭着眼睛买基金,除非碰上大牛市,否则不可能有好的收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适合基金投资,多少还是应该做点功课吧!

4、券商大涨传闻中信和建投有可能合并,如何看券商未来的投资价值?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若有可能合并,将强化券商股龙头溢价的形成,承载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3 月上市券商业绩同/环比均有所回落。个股方面,业绩涨跌分化或主要源自金融资产结构的 差异;其中头部券商及经纪业务占比较高的券商 1-3 月累计业绩稳中有升。而在中国证券行业的并购浪潮中, 中信证券的并购整合历程最具有代表性。中信证券在行业出现低迷时抓住机遇,制定并实施并购策略,而在行业处于高潮时稳健发展并积蓄力量。

今日,有媒体报道“中国考虑合并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在消息带动下,午后中信建投证券一度冲击涨停,收盘涨近9%,中信证券盘中上涨逾5%。盘后,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均发布了澄清公告,不存在应彼露未彼露的消息。

天风证券盘后发表观点称,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合并或将是打造航母级券商的可选路径之一。

现阶段资本市场的定位已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需要有“中国的高盛”。高层着力于打造航母级券商,并购重组是提升规模的最直接手段 。若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能成功合并,将进一步强化领先地位。

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有利于催化券商板块短期估 值修复行情、并促进中长期业务规模的扩张及业务模式的升级。

今天午后券商大涨,触动因素就是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的合并传闻。

媒体报道,“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以及两家公司主要股东中信集团和中央汇金等,正就两家证券公司合并的可能性进行研究”,中信证券是券商龙头,中信建投是投行行业标兵,业务发展迅速,两家公司合并,意味着进一步垫定龙头地位,但因为中信建投估值更高规模更小受益程度更大,所以中信建投冲击涨停,中性证券大涨,但未能冲击涨停。最终因为消息面得不到证实,中信建投涨停打开,中信证券中高回落,整个券商板块也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背后都要央企成为主要股东,中信证券是中信集团,中信建投是汇金公司,从央企改革思路看,央企家数减少是大势所趋,央企之间进行同类项合并,减少净值不是没有可能,但整合存在一定的难度,两家公司海外业务均较少布局,国内业务又颇为相似,只是规模增加缺少一种共振,另外中信建投市盈率远高于中信证券,股东利益如何均衡也是一个难题,依靠两家公司很难完成整合,除非是上层推动合并,如果真的整合,就会成为券商航母,

整个券商投资机会是存在的,一个是IPO常态化再融资放宽和债券发行带来的投行收入增加,另一个是提高股市活跃度带来的佣金收入增加预期,三是股市金融枢纽地位确立,整个股市重要性提高,虽然未必带来牛市,但券商发展机遇增加,券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目前国内券商整体实力不大,券商家数很多,未来进行合并是一个考虑的方向,最值得期待的是海通证券海外业务较为完善,如果与国内业务为主的券商合并,就能进一步拓展国内业务。

这个传闻最后只能是谣言。

国家是有打造航母级券商的想法,但是并非简单的1+1=2的并购方式。

券商这个行业不像银行,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扩大自己的业务和资产规模。券商真正要放开的是杠杆,只有内资的杠杆和融资成本和外资相当,券商才能真正的壮大起来。

未来航母级的券商是需要有强大的内功,投研能力,系统研发,投行业务等多个维度的比较。特别是自营投资的能力,将是拉开券商之间差距的唯一途径。

未来自营投资的收入和利润将成为券商的第一大收入,而且占比会越来越大。通过自营产品融资,扩大自身的资产规模,并转为核心竞争力。

券商核心的价值就是赚钱的能力,赚钱越多的券商未来才是真正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