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概念有什么基金(华为鸿蒙概念基金代码)

jijinwang
ETF数据分析师系列之:
“鸿蒙概念”ETF
金科ETF是鸿蒙概念ETF之一,因其走势强于其它所以主力分析。
关于鸿蒙不用写太多了。鸿蒙系统的异动,已经开始发散,万物皆可鸿蒙。之前市场发散到了国产软件,国产系统代替,之后又发散到了物联网,这个板块很久都没有动过了。
鸿蒙受益可分为四层:鸿蒙生态的合作伙伴、配套软件、物联网模组、国产软件等
鸿蒙是一个比较大的生态系统,这就是为什么说万物都可以鸿蒙,再比如周五走得最好的物联网。鸿蒙系统要真正实现万物互联,一方面需要解决软件层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赖于硬件的支持,物联网模组则是硬件领域必不可少的一环。鸿蒙系统2.0的正式推出,有望加速推动万物互联的发展进程,为物联网模组带来强劲需求。
发散,轮动,再挖掘!通过指数成份股(如下图)可以窥见其近期的强势。
润和软件为代表第一批,**效应已经接近尾声。后面必然迎来大面积分化;
密切关注轮动的卡位的发散,关注新龙头的产生。
通过数据来看,此番华为鸿蒙OS越过手机,目标直接指向“万物互联”这个万亿赛道,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明智的举措。因为这个市场足够大。
相关学者也表示,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两次信息革命的载体——PC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已逐渐见顶,社会进步呼唤新一代网络革命。人与物、物与物的万物互联,利用多种连接方式实现信息的主动或被动传输,即物联网,将成为新一代网络变革的方向。
物联网产业链,通信模组、智能控制器等相关上涨都会带动ETF价格的上涨。

自上市以来资产规模不断减少份额也大比例缩水。与上市以来价格持续上涨有关。ETF份额的增减与其价格的上涨下跌有直接关系。因上市时间较短,可查询数据有限,对此表示遗憾……
近期随着价格的持续上涨,聚集不少泡沫必竟目前只是一个概念在此位置买入的投资者还需注意风险。分批布局者不在提醒之列
下图提供了完整的指数成份股数据以及ETF日线,周线,月线走势明细和份额每日申购赎回情况,供投资者参考。
是否配置:低配
当前估值:正常
行业冷热:热门
估值低代表买入品种价格的高低,估值低代表便宜,买入后安全边际高,但不是估值低就一定会马上涨,反之类似。最好是低估值在配合趋势.....
通过估值筛选出相对低估的品种,买入并耐心持有,等待市场价值回归时获利了解,可以提升投资的成功率
ETF数据分析师系列:将陆续推出行业类,宽基类,策略类,港股类,期货类,欧美类等ETF的数据分析与研判,为投资者提供新鲜,及时的参考数据,敬请期待...
数据分析应以动态来看,不能静态。所有数据均以发稿时为准,数据以多角度,多层面,对当前估值,前十大重仓,两融余额,持有收益,净资产变动,份额变动,持有人结构,历史回看,每日份额申购赎回等方面入手,皆在为普通投资者提供精准的研判,让你买入放心,持有安心,更为精准的了解品种,为投资者提供精准的一站式数据,让普通投资者不在普通...
通过数据看动向,通过资金看市场...
泰然自若是来自于盘后的执着和你潜心得到的数据。所有的研磨都在为交易添砖加瓦。当市场出现恐慌的时候才能“临危不惧敢于逆行”。数据不是择来的观望,而是总结后的深思!那些挤出来的黑夜,终究会成为点亮黎明的灯.......
注册制背景下ETF将是普通投资者的最终选择。
早选择,早熟悉
早接触,早收益
拒绝做韭菜,从ETF投资开始
ETF作为交易所可交易的指数基金,兼顾了指数基金和场内交易的特点,成分股透明、持仓相对分散、流动性好、交易便捷、资金门槛低、配置品种丰富,部分产品还有T+0功能。通过合理的ETF产品配置,既可以赚取价值投资的钱,又可以赚取市场波动的钱
ETF是最适合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产品
企业可能会消失,但指数很难消失
指数定期更换,只有达到要求才能入选
优秀企业持续成长,带动指数上涨
购买金额低,收费低,交易无税
巴菲特:“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
彼得林奇:“只有少数基金经理能够长期持续战胜市场指数”;
罗杰斯:“我非常看好被动投资。ETF提供了更加便宜,更加方便的交易方式。关键一点是早一点找到好的投资人”。
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数据内容仅作为投资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用数据洞察市场,用资金了解人性, 分享,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些……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员

1、华为手机操作系统或命名为“鸿蒙”寓意:“天地初开,万象更新”你觉得怎么样?

华为,中华有为,荣耀未来。华为芯片都是以道教神话命名的,个个显象祥瑞:麒麟踏云(手机cpu)、鲲鹏展翅(服务器cpu)、昇腾万里(AI)、凌霄(家庭接入类)、巴龙/天罡(终端/基站),另外手机系统命名“鸿蒙”,传说盘古在昆仑山开天辟地前,世界一团混沌元气,这种自然元气叫鸿蒙,表示华为系统一切开天辟地,不错。

上海复旦大学的一份PPT演讲稿曝光了华为的操作系统,或命名“鸿蒙”引发热议。“天地初开,万象更新”,难道华为要开启国产操作系统的新纪元了吗?然而官方并没有对此事进行证实,看来一切都还只是谣传,不可完全相信。虽说华为确实是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但时机显然还没成熟。

经常看网文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有一种鸿蒙题材的小说。

所谓鸿蒙,起源于道教神话传说的远古时代,传说在盘古在昆仑山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因此把那个时代称作鸿蒙时代,后来此一词也常被用来泛指称远古时代。


先不说鸿蒙系统的真实性如何,单从这命名来看倒也符合华为的一贯作风。细心的网友可以发现,在华为的注册商标中包含了很多奇怪的名字和上古神兽,比如华为的麒麟芯片,还有天罡、青牛、朱雀等、苍穹等,十分有意思。这样一来把操作系统叫做“鸿蒙”也不是没有可能,华为在命名方面可是大有学问呢。

其实华为的操作系统在很久之前就已经确定存在了,这也是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亲自说出来的。华为之所以研发操作系统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我们都知道安卓系统是谷歌的,一旦谷歌停止授权国内厂商使用安卓系统后果可想而知,而且据说以后安卓也要收费了……但是要不要用自己的操作系统呢?华为也明确表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采用新系统,只要安卓还能使用就会一直用。

虽然很期待华为的新系统,但是华为的做法的确是对的。现如今手机操作系统基本被安卓和ios垄断,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其他手机系统根本就是以卵击石。而且安卓已经相当成熟了,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和智能电视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代的,而操作系统的生态圈更是一大棘手的难题,所以华为也不会轻易用自己的系统。

小编总觉得麒麟OS要比鸿蒙好听,你们呢?

都是轮回。

没有永远第一的国家也没有永远第一的企业。美国傲世的三百多年,放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里只是一个朝代的时间跨度。

美帝的没落,也是不可能避免的。如今动用国家机器,和及其低略手段,来对付华为一个中国的民营企业,就是穷途末路 垂死挣扎的征兆。

美国人非常清楚,按照其表面信仰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方式,已经完全没有能力,打败华为了。所以内心的自私,贪婪,不择手段,见不得别人好,就显露无遗。

这也导致其主导的当前价值观,和美帝实际的行动,充满矛盾,真是丑恶嘴脸现形记。

既然美帝主导的普世价值观已经被美帝自己搞得如此混乱不堪,正为东方睡狮,引来鸿蒙初开的时机。

为什么不接受呢?

还想当敌对势力的肉鸡吗?

眼前利益和长久利益那个更加重要?

想必聪明人自有答案。

2、鸿蒙os到底该不该开源?

鸿蒙必须开源,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这个话并不是危言损听,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厉害关系。

开源,闭源的利与弊

比较开源与闭源,苹果和安卓就是最好的例子。

首先,以安卓为例,开源的特性使得大部分代码透明,无论是谁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自己的功能,这也是安卓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的移动端操作系统的原因。

闭源的好处也很明显:保证自己产品的“一方净土”,苹果除了引以为傲的处理器外,其IOS系统做得也堪称一绝。所有应用必须在APP store内下载,以防良莠不齐的应用软件降低产品质量。

但是,二者也各有各的弊端:虽然安卓市场广,但质量着实不敢恭维,尤其在国内监管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大量劣质的APP充斥,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很多朋友觉得安卓手机用着用着会变卡,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些app的原因,关也关不掉,删又删不干净,变着花样的获取你的用户权限,浪费了宝贵的系统资源,着实令人头疼。

同样的,苹果的弊端也不小。相信很多人对于苹果的第一印象就是——霸道!所有的规矩都得官方定了算,用户想要安装什么都必须先通过苹果的同意。大家在看直播时,经常会看到“不要用IOS打赏礼物”的字样,就是因为苹果还要收取30%的渠道费,实在令人不爽。

系统生态圈——鸿蒙最大的难题

我在内容开头说过,鸿蒙如果不开源,注定死路一条。

原因在于,在当下,闭源这条路的着实走不通,就以移动端为例,苹果差不多已经把闭源系统玩通透了,从谷歌对于苹果的策略来看,也从事实上证明了想要和苹果对抗除了开源再无他法,毕竟质量不够可以用数量来凑,苹果成熟完善的软件体系,目前来看真的可谓没有对手。

做闭源,苹果不是第一家。三星、诺基亚、黑莓都想搞自己的闭源系统,但是结果都不怎么样。华为虽然在最近几年非常亮眼,但是在是太年轻了。而且华为并不是一家软件商,而是通信设备制造商。尽管手机业务占比在不断提高,可仍旧是半路出家,距离苹果还有不小的距离。简而言之,华为现在赌不起。

相反的,鸿蒙如果开源,又有那些优势呢?

首先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心理。国内用户是很反感一家独大这种情况的,鸿蒙开源能为自己赢得一个好口碑,吸引更多合作方;国外用户本身对于中国带有偏见,如果搞个闭源系统,他们不清楚鸿蒙在后台做了什么,心里不踏实,销量肯定不会好到那里去。最主要的就是能够让用户放心的去用这个系统,尤其是海外用户是极其重视隐私的。

其次,开源的特性可以让更多的组织或个人加入进来,这也是华为希望看到的,一个系统能寿命如何,有没有活力,关键就在于系统生态做的好不好。任总自己也表示:“鸿蒙最难的是如何做好系统生态圈,保守估计也得两年左右”。更何况鸿蒙是面向物联网的,要求更高。让更多的手机厂商和开发者参与到鸿蒙系统的生态中来,远比华为一家蒙头苦干效率要高得多


所以说,鸿蒙如果不开源,学苹果走闭源的路线,注定会失败的,千万不敢闭门造车。只有秉承着开放,共赢的商业理念,才能够让鸿蒙在未来做强做大!

(最后,看的这么开心,麻烦点个赞或者关注吧,谢谢~)

感谢您的阅读!

必然不会开源!

但大家觉得,鸿蒙系统可能会有两条路:

  • 类似于iOS系统的必源之路。
  • 类似于安卓系统的开源之路。

我们先探讨华为系统会不会开源呢?会不会像安卓系统那样开源呢?我觉得不可能。这里从安卓系统开源带来的弊端考虑的,诚然安卓系统的开源,让安卓系统迅速打造了生态,真正做到了和苹果系统分庭抗礼。

在一份数据中,中国安卓系统78.4%的占有率;而iOS系统的占比为21.5%。看似繁花似锦,却“危机四伏”。

安卓系统的劣势就是开源,确实它带来了开发者,带来了生态,却导致了碎片化。安卓系统的碎片化,会导致各家安卓系统各不相同,不同的手机,需要不同的适配,一款App可能要考虑多个安卓市场的需求,反而让开发者“不堪重负”,最终开源导致了安卓系统的“破灭”!

鸿蒙系统开源,终究会带来类似于安卓系统的“碎片化”!

我们不否认,鸿蒙系统在前期的问题就是生态,如果不打通生态,很可能会影响鸿蒙系统的前期落地,所以,有人问:到底要不要先开源?后必源。

必不会出现先开源,后必源。如果前期妥协,后期想收回,那就是难上加难,鸿蒙系统想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话,还是会学习ios系统,这样才能让鸿蒙系统更安全,后期不会出现“碎片化”!

因此,必然不能进行开源。

鸿蒙OS对华为来说是个战略级的产品,当下的华为有技术、有资金、也有自己的终端,实际上已经具备独自建立一个商业生态的能力。但是鸿蒙毕竟为时尚短,肯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于该不该开源,个人觉得要想能快速建立商业生态,现在必须开源。

鸿蒙OS选在9月11日进行发布,这个日子很有趣,2020年9月11日,华为敲响了美国科技霸权的丧钟,你们觉得这样的日子是不是在向美国表达什么?

开源并不代表是劣势,苹果的iOS是不开源的,但是苹果在iOS上前后积累了很多年。而安卓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其实就是得益于开源,毕竟从商业角度,需要鸿蒙OS尽快的稳定和成熟,通过开源可以吸纳全世界很多开发者参与,能大大加快其成熟速度。

对一个公司来说,开源最大的好处除了能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外,还可以吸引开源爱好者来做很多有用的贡献,比如鸿蒙开源之后需要在很多行业进行适配,但是光华为的开发力量可能很难在短期内完成,但是开源爱好者参与进来,从多个行业给予帮助,会让开源的社区更丰富,也能产生更多优质的应用。

如果华为选择不开源鸿蒙OS,向苹果学习,那么我们也表示理解,也意味着华为准备好了要独立建议一整套商业生态,这也是国内科技领头羊应有的表态。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给鸿蒙OS更多的时间,毕竟要完善一整套体系非常耗时,但是9月11日估计鸿蒙2.0将肯定能在华为的物联网甚至手表上正式使用了。

希望鸿蒙OS有个好的开端,毕竟科技界也需要更多的创新科技出来,加油吧!

3、上证指数2449与1664有异曲同工之妙,2449点会成为未来永久的历史大底吗?

先更正一下,2019年的1月初,股指的低点是2440点,并非2018年10月的2449点。

其实,不论是2449,还是2440,都说明当时的指数,已经接近了底部区域。

而政策、资金、市场都接受了这个底部的成立。

从当下的宏观形势来看,2440点会成为未来永久的历史大底。

除非出现类似世界大战的突发状况。

因为世界大战这类型事件如果真的发生,对于整个经济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它将会打破原本的经济轨道,那股票指数出现什么样的跌幅,都是正常的。

而现如今的国际局势,很难真正意义上影响A股的趋势性走势,所以也不会拖累A股挑战2440这个低点。

2440是否会被击穿,主要还是根据整个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来影响的。

很多人可能会说,你怎么能把话说得这么满,不怕打脸么?

但如果你有研究过每一次历史性底部的特征,就会发现其中的一些端倪。

你可以把指数理解为一个权重的集合,也可以理解为中国最优质的上市公司的集合,也就代表了中国国运的集合,这个集合本质上和GDP的总体走势,也就是经济形势,是密切相关的。

之所以指数的点位增长,没有GDP增长那么快,主要原因是不断有新股上市,导致了市场的市值在膨胀。

抛开90年代的512大底部不谈,因为当时市场的制度并不完善,目前看整个市场一共出现过四次大底部,分别是。

2005年6月,指数最低998点,前期高点2445,区间振幅60%。

2008年10月,指数1664点,前期高点6124,区间振幅87%。

2013年6月,指数最低1839,前期高点3478,区间振幅59%。

2019年1月,指数最低2440,前期高点5178,区间振幅57%。

所有的历史大底,都是在出现一个相对的头部后,出现大幅度回撤,形成的底部。

这个底部,势必也是在市场极度悲观后,催生的历史级别的大底部。

而2018的累计跌幅为25%,其实是仅次于2008年65%的历史最大跌幅,市场的过度悲观,催生出了2440的底部。

2440的牢固性,如果从2022年回头看,已经相当的坚实了。

这不单单是从技术上,2440是对于整个20年线的完美回踩,而是从宏观上,2440有着重要的历史性意义。

绝大多数的大底部确认,还有一个最大的核心特点,就是市场的风格切换。

2005年,998的大底部,市场的风格是以资源为主的大逻辑行情,从最早的纯炒作为主,切换成了A股市场的大跃进行情。

2008年,1664的大底部,市场的风格是修复行情为主,但从大市值蓝筹和资源,切换到了以中小板成长性为主,题材股为主线的修复行情。

2013年底,1849的大底部,是再次对市场逻辑的确认,整个市场切换到了以科创板为主,5G、通信、AI、可穿戴等外来科技技术为主线的炒作行情,叠加了当时的**牛市催生。

2018年底,2440的大底部,是市场对于价值的再次修复,从2017年的蓝筹股抱团,切换成了以白马为基础,确定性成长主线的行情,叠加了资金抱团的炒作属性。

每一轮行情,其实都是一次资金风格的转变,或者说是市场的转变。

之所以市场会发生风格的变化,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市场的体量在变化,资金的体量和投资逻辑也都在变化。

也正是因为逻辑上的变化,导致了每一次底部都不一样。

下一次底部即便不比2440高,但是从市值的角度来看,市场总体资金量的角度来看,2440大概率是一个非常扎实的底部,是历史级别的。

而下一次如果再回2440,市场的总市值和资金量,也完全不是在一个级别。

这就好像指数围绕3000点,已经15年了,但每一次到3000点,情况却是截然不同的。

而作为权重基石的股票,再退回2440点,业绩情况和之前的2440也不是一回事了。

这种大逻辑背景下,指数很难再回2440了,不管是资金,还是市场政策等,都不会再支持这种倒退。

但是,权重影响下的指数,波动率却是越来越小了,也就是上涨空间也同样很小。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是因为经济增速放缓,权重股代表的上市公司增长也非常缓慢,总体增长空间收窄,估值水平将会维持在一个相对低位。

一方面封杀了上涨的空间,一方面也封锁了下跌的空间。

而指数也确实围绕着3500点,上上下下已经摇摆了一年有余,也是印证了整个市场难上难下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要指望权重下杀近30%,去摸2440的可能性,也是非常之低,基本能坐实2440又是一个历史级别大底部。

但是,即便2440是一个历史级别的大底部,对于目前3500左右的市场,该进该退,依旧没有太大的帮助。

未来的结构性行情,必须要弱化指数点位,去加强机会板块和个股的挖掘。

我们都知道未来的行情是结构化的,那么宏观的指数到底是否具备意义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宏观的指数,代表了市场的大环境和大背景,决定了大资金的走向。

首先,我们从增量资金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的增量资金,依然是优先配置大蓝筹作为底层,上证50,沪深300,依旧是主流标的。

原因很简单,这些上市公司是基石,可能不是未来,但一定是当下,甚至很久一段时间的稳定器。

所以,不论是外资入场,还是一些大资金入市,都是优先考虑配置这部分稳定资产的。

而这部分权重股,一定也是和指数关联度最高的,决定了整个指数的总体走向。

宏观指数决定了大环境,也决定了整个市场的舞台,是否具备吸引力,稳定程度又有多少,为结构性的行情,打好了底层的逻辑,铺好了基石的道路。

那作为散户,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把握结构性行情,到底是选择这些基石去做投资,还是选择未来成长性高的行业去掘金?

其实,两者各有各的好处,前者更稳定,后者的机会可能会更多。

前者适合投资能力较弱,经验不足的投资者,后者适合投资能力强,善于发掘行业题材和个股机会的投资者。

结构化行情,如果想要把握,就必须遵从几点。

1、接受新的概念。

从新能源汽车,到碳中和,从鸿蒙,到工业母机,从元宇宙,到东数西算,其实都是新的概念。

未来的结构化行情,其实主线就是这些新概念的东西进行的。

很多人之所以没跟上节奏,是因为压根看不懂这些新概念了,或者说没法接受。

其实,如果从未来世界的发展来看,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实就是围绕着这些科技相关的行业来进行的。

很多新的概念,其实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真真实实存在的,需要我们去理解。

因为当你的理解,比资金的理解要慢,那你上车的速度就会慢,甚至有可能会成为高位的接盘侠。

如果资金特别凶猛,可能会在短短一个周期内,几个礼拜或者几个月,就大幅度透支行业未来,让股价一步到位。

所以,从源头上,需要对新鲜的概念,能做出快速解读,并且有自己的判断,能否迅速介入。

2、看懂行业预期。

第二点很重要,就是要看懂行业的预期。

有一些新概念,为什么炒作1-2天就结束了,有一些却可以始终贯穿。

就好像新冠概念股,是一轮一轮的炒作,包括新能源汽车、芯片等,都是隔一段时间就会炒作一次。

其实,本质上就是行业预期,带动着整个板块在轮动。

一个行业的预期增长如果非常不错,那么股价一定会经历高估,泡沫,回归,再到高估,泡沫,回归,周而复始的过程。

因为行业预期好,长期看就会涨,而短期资金的折腾,也会形成泡沫,最终到价值回归,再开始下一个周期。

通过一些公开信息,主要是政策信息,再结合针对行业的研报,去判断行业未来的走向,准确率虽不是百分百,也至少八九不离十了。

3、精选龙头个股。

其实,投资的方式有很多种,一种是选择行业指数基金的ETF做投资。

这种投资相对风险低,但抓不到龙头,实际涨幅也并不会特别大。

第二种,就是精选龙头个股。

精选龙头个股,包括资金龙头和业绩龙头。

资金龙头,可以理解为热点起来后,股价上涨最凶猛的那个。

通常并不是业绩很好,但是市值适中,比较方便去炒作。

业绩龙头,就更好判断了,根据营收规模,净利润规模,找到细分行业的龙头个股,进行投资。

当然,个股投资比起指数投资的风险,一定会高很多。

毕竟行业欣欣向荣,不容易踩雷,而单独的一两只个股,还是很容易踩雷的。

精选龙头个股,不论是长线短线,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强者恒强。

4、长短结合的持有。

最后一点,就是长短结合的持有方式,这一点也是核心。

所谓的长短结合,其实指的是两部分,一部分是题材,一部分是业绩。

股票在被炒作,出现结构性大牛市的时候,往往是题材先行,业绩滞后的。

所谓的长短结合,长指的是业绩验证,短指的是快速炒作。

绝大多数大牛股的成长,都经历了快速炒作和业绩验证,两者缺一不可。

在结构化行情里,更要明白这一点。

短期赚到快钱的时候,多长一个心眼,**不易,尽快获利了结。

长期赚到业绩的钱,要懂得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野心,尽可能地靠长线的价值投资来**。

结构化行情的总体把握,其实并不是很难,行业为主攻方向,操作上的灵活多变,找到业内的龙头个股,然后投钱就行了。

最后,回归主题去说说,恨铁不成钢的指数。

中国的指数,其实是多次经过重创的,上文的统计,几乎都说腰斩50%以上的。

中国股市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牛市,所有的牛市其实都是人造牛市。

简单地说,资金不断倒腾而来的,是一场博弈的游戏。

而那些长线资金,以及护盘资金,是主要决定了市场下限的主要保障,也是决定了行情一个底比一个底更高的关键。

这个市场,不要去有过分差的预期,因为中国的经济还在上行。

这个市场,也不要去有过度的幻想,因为市场体量的崛起,未来会更加的寸步难行。

但不论这个市场会演变成什么样,投资者都应该保持和平的心态,不要去猜底部在哪里,因为主力都不知道。

选好行业,选好个股,找到合适的入场点,才是最重要的。

个人认为,2449成为历史大底的概率很大!理由如下:

1.从估值看,指数在2449的位置,PE,PB都是历史底部,已经是跌破了1664的位置,估值极低,是估值低!

2.从基本面看,指数2449已经是市场上市公司的极限,再跌就会引发系统性风险,所以2500附近就有重大利好出台!

3.从技术面看,很明显是趋势的底部。我们市场的底部只能是越来越高。

我是蚂蚁搬金,感谢点赞评论转发,欢迎关注,更多股市相关的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很明显2449点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政策底,但是按照A股的历史运行规律来看,政策底出现之后,后续还得再来一波长时间的阴跌,大盘才能真正见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2449点可能不会成为市场的历史大底。

之所以监管会选择在2449点附近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无非是如今经济增长放缓,民营经济发展困难,给纾困资金托底,救民营企业于水火,解救其大面积质押风险,一旦缓过这口气,接下来即便再次跌破2449点,也不至于引发大规模的系统性风险。

而且这周我们可以看得到证券股和创投概念集体调整,再加上下个月还面临美联储加息的潜在风险,所以不排除大盘还会继续向下调整,所以也提醒大家不要太过与激进,在大盘没有完全企稳之前多看少动,保持足够的耐心。

4、华为面向全球发布HMS Core 4.0意味着什么?

谢谢您的问题。HMS Core 4.0是华为构建HMS全球生态的重要一步。

HMS的最新版。HMS是华为的“百宝箱”,集成了华为终端芯-端-云能力,有华为云空间、语音智能助手、应用市场、钱包等多款应用,HMS Capabilities、HMS Connec与IDE 工具。HMS Core可以理解为开放的“百宝箱”,与合作伙伴产生连接。HMS Core4.0新增了机器学习服务、统一扫码服务等新功能,使用体验更好。

HMS的战略意义。2018 年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谷歌也暂停对华为的应用程序和服务支持。缺少了谷歌 GMS 服务,华为智能手机海外市场占有率下降,让三星占了便宜。华为遭遇逆境,必须发展自己的HMS全球生态,从零开始与谷歌抗衡,也在为鸿蒙系统打造软件基础,华为要成为全球新的生态平台,与国外同行平起平坐。目前,华为已经邀请印度、英国和爱尔兰的应用开发商进驻 HMS。

HMS的战术意义。去谷歌化,需要逐步蚕食对方全球市场。2020 年华为的P40 系列手机海外版就有了HMS 服务,取代GMS 服务。一方面,迎着困难抢夺市场,另一方面,华为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建HSM,在这之后,是鸿蒙系统、海思芯片压阵作为第二梯队。华为为生存的反击一波接一波,环环相扣,这样的拼劲值得肯定。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华为发布HMS4.0就当前全球范围而言意义并不大,其能起到的作用也就是表明华为力推HMS的决心,给全球广大开发者一点信心和动力,但是并不能彻底解决华为手机没有GMS的问题,也并不能阻止海外销量下滑的窘境。

1、HMS4并不能填补海外市场缺失GMS带来的困扰

华为HMS属于被逼无奈的产品,在谷歌断供GMS服务后只能内置起自家的服务框架,为了能让自己的HMS生态建立起来,华为也是不遗余力的投入,前期就砸了10亿美金用于开发者们参与生态建设。

就目前所取得的成绩而言,HMS的确还算可以,覆盖170个国家/地区和6亿用户,注册开发者超130万,超过5.5万个APP正在使用HMS服务。

但这个数据用于对抗或者说替代GMS服务显然是不够的!单就APP而言,整个Google Play 商店中就达到300万。

况且目前HMS所提供的服务依旧无法彻底解决GMS服务对应的生态内容,比如Youtube、Gmail等服务,包括Google Play上订阅的各种服务和内容,及APP/游戏购买等等一系列问题。只要这些内容无法彻底解决,就真的很难在海外去顶替GMS,最多只是作为一种补充。

因此,不要看到4.0上线了就觉得HMS已经成功,这还仅仅是开始,HMS的生态建设依旧任重而道远!

2、HMS在国内或许更有意义

其实个人倒是更看到HMS服务被应用到国内来!

由于国内GMS服务的缺失,安卓系统没有统一相关服务,导致各大手机厂商为抢控制权各自为政,也导致了国内各APP无限制的滥用安卓权限,侵害用户的权益。如果说国内能被HMS服务统一起来,那目前的这种乱象将得到彻底解决,用户的权益也将能得到最终的解决。

目前华为手机的销量在国内占了很大的比例,首先在自家的机型上使用HMS服务显然没问题,同时一些非头部和细分领域的APP想来也会加入到支持HMS服务的行列中来,毕竟华为手机那庞大的用户群体放在哪里,届时怕是不支持也得支持。最后就能倒逼一些互联网大厂的APP支持HMS服务。

一旦软件体系都支持HMS服务之后,其他手机品牌最后怕是也得妥协!

Lscssh科技官观点:

综合而言,个人还是乐于看到HMS服务最终能成功,但国外这个发展进程将会很长,将要解决整个GMS生态可不是光靠一个HMS就能彻底解决的,需要各方面各种资源的支撑。同时,个人也更希望国内能先统一到HMS服务体系下,彻底解决国内安卓手机上的各种乱象。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呗,欢迎关注【Lscssh科技官】,谢谢~~

代表华为全面反击的开始。目前作用还不是很大,但是长期来看,要想进入欧美市场,这是必由之路。当然,这条路是很艰辛的,就像在中国,如果一款手机,不能使用微信,支付宝,今日头条,等流量大户,那么他的销量很难大起来。

华为在国内又有不同,即使不再用谷歌,改用自己的鸿蒙,HMS,几乎所有APP都会支持。国外就需要慢慢长期经营,比如抖音,现在国外下载量也持续领先,谷歌体系的APP,也不再是缺一不可,只要华为够强大,总会有替代品。

5、为什么中国所有手机厂商不一致启用鸿蒙操作系统来抵制谷歌?

今天的华为不止面对美国的围追堵截,还有国内的冷嘲热讽,用鸿蒙是不可能的,oppo公关部说了,不能让华为拿住命门。言下之意,让谷歌,高通。三星,拿住就挺好,国人的窝里斗,发挥的真好,美国不会一下制裁所有手机厂商,所以打个出头鸟,其他人这个时候很乐意隔岸观火,别说一起抵制了。落井下石。捅刀子都可以的。这就是国内现状,除非政府强制政策。

诚谢提问!国内其他手机厂商不一致启用所谓的鸿蒙操作系统,而继续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统,虽然令“爱国人士”不满,但也再明智不过了,简单原因归纳如下:

1、谁敢把自己的命运交到竞争对手手里?你华为自己也做手机,如果大家都用你的所谓鸿蒙OS系统,你未来在系统升级适配方面,稍微压别人半年,凸显你华为手机的系统优越性,别的手机厂如何受得了?即便你华为不再做手机,专门做操作系统,别人都还得犹豫啊。你华为之前不是拿所谓麒麟芯片的所谓独家优势造势,大家都看到眼里。

2、操作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需要时间来打磨和优化,还有生态链的号召性。8年前的阿里云系统,也说得神乎其神,在一些服务器、电视盒子上用得挺好,也主打“国产”概念,但至今还没有多大起色。如果安卓系统用不成了,相信国内手机厂商首先会选择阿里云(YUNOS)(或者SNSOS),而不是鸿蒙,起码人家阿里云不做手机,也有8年多的市场测试,还有所谓的贴近安卓的生态链亲和度,且理论上对各家手机厂商能平等对待。

3、2020年8月,小米、OPPO、VIVO正式联合成立“互传联盟”,但却没有拉华为入盟,说明了什么?你懂得。

4、高端手机芯片制造技术还被美国人牵头把持,起码近一两年内,仍不能排除美帝不让其芯片继续搭载鸿蒙系统的可能。其他手机厂商目前还不得不向美帝“低头”,毕竟生计比赌气更现实。也许等中国在芯片技术上全面超越了,国产操作系统才能真正有起色。

国产操作系统任重道远啊!但也有曙光,贵州的SNSOS(不依赖LINUX底层)和杭州的阿里云系统(依赖LINUX底层)都有自身差别化优势,相信未来大家定能用上放心的国产操作系统。

鸿蒙出世,必遭苹果和谷歌的疯狂围剿。国内诸如荣耀,中兴,小米,oppo等,不是不愿用,真不敢啊。面对制裁,华为尚且陷入苦战,前途未卜,其它的,一旦断供,就只有凉凉了,这跟爱不爱国没有关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华为和鸿蒙,只能孤独前行,能活下去就是胜利,只到有一天,国内芯片行业挣够了足够的技术资本,不惧制裁时,鸿蒙就熬出头了。我们期待那一天到来。

6、即将发布的HMS是独立的还是像氢OS一样是基于安卓研发的?

原本以为今年的2月份,国内手机市场真的就这么安静了,但是根据获得的最新消息,完全不是。据悉,荣耀将在下周面向欧洲市场发布搭载HMS服务的荣耀V30系列手机,这将是华为旗下首款预装HMS生态的智能手机。

可同时,也是正面的像谷歌宣战了。为什么要发布HMS,这还得从这件事情说起。去年5月份,华为被米国列入实体清单,并禁止谷歌对华为提供GSM服务。而这直接后果是海外市场遭到重创。

为了不受制于人,以及华为在海外多年的经验,是决定要摆脱谷歌的舒服。可这一步显然是没有那么容易的,没办法已经被逼到墙角了,不推出HMS真的就无路可走了。

2019年12月23日,华为HMS开始在中国招募用户对华为HMS服务进行公开测试。2020年1月15日华为 HMS Core 4.0 全球上线,面向开发者亮相 20 余项产品服务,除了包含 GMS 提供的基础服务外。

它还提供机器学习服务、情景感知服务、全景服务等差异化能力,帮助开发者开发出体验更优、更智能化的应用。而与其他国外厂商的合作,也是在加紧的进行中。华为与荷兰导航和数字地图公司TomTom在不久前已经达成合作共识。

决定基于后者提供地图、交通服务和导航服务开发设计导航类应用软件。与土耳其电信公司签订了协议,将使用华为移动服务生态系统为其客户提供服务。所以华为的HMS并不是安卓系统,而是为了摆脱谷歌的生态系统。

说白了就是谷歌不让你使用谷歌的任何服务,然后华为就自己做了一个类似的服务生态系统。到现在为止,HMS生态系统增长迅速,全球注册开发者数量超过130万,接入HMS Core 的应用程序超过5.5万。

虽然与Google Play商店中约300万个应用程序相去甚远,但毕竟华为迈开了关键的一步。有句话这么说的,开弓没有回头箭,根据华为的个性,没有把握是不会轻易推出的。

同时我们也非常的希望,华为的HMS将能够与谷歌抗衡,未来我们出国,用的就是华为的各种软件,不用受谷歌的制约,全部的中文app,和英文说拜拜了,你们期待吗?

你说的是华为的hms吧,就是一些类似gms的套件,根本不是操作系统级别的

说白了就是提供支付,钱包,账号,同步等功能的系统预装app。

对标谷歌GMS,华为移动服务(HMS)开启

华为HMS服务是华为提供的基础服务合集,是为那些无法使用谷歌GMS的智能手机提供支持,并为其提供提供类似谷歌GMS的功能,目前包括华为账号、应用内消息、消息通知、身份验证、扫码等基础服务。

12月23日,华为HMS已经在国内开始招募众测。

据了解,本次众测任务发布2个待测应用,一个是华为移动服务,另一个是HMSCoreTest,该版本HMS对部分已知问题进行了修复,提升了部分性能体验;华为账号、应用内支付、消息通知、钱包等服务新增了部分功能,提供的服务更加优质稳定。

目前华为HMS生态已有45000个APP采用HMS核心。同时,华为还通过其子品牌荣耀正在与大约150个应用进行谈判,希望这些应用加入HMS。华为表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约100万HMS注册开发者。在未来,华为还计划将提供10亿美元的奖励基金以激励开发者共同搭建HMS生态。

利用印度软件开发人才,加速华为HMS

众所周知,印度的软件开发人才非常的丰富。因此,在华为HMS已经在国内开始招募众测的同时,华为也宣布,计划与印度开发者合作,加速HMS生态新系统的成熟,以便与谷歌GMS服务竞争。并且华为还在印度为应用整合开发者提供了1.7万美元的奖励。

华为和荣耀印度公司消费者BG CEO Charles Peng表示:“消费者不会感受到GMS和HMS之间有什么区别。我们专注于如何与开发者合作来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这是我们正在努力解决的一个挑战。”

Charles Peng说:“我们拥有自己的HMS,并且正在尝试建立一个移动生态系统。大多数关键应用程序(如导航、支付、游戏和消息应用)将在12月准备就绪。华为总部正在与中国开发者进行密切合作,印度开发者群体则将对我们在印度以及欧洲等市场提供帮助。在每个国家/地区,我们将致力于通过HMS向客户提供最受欢迎的100-150应用程序。”

“如果他们(开发者、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与我们密切合作,他们获得新客户的成本将会很低。华为是全球前三大手机提供商,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Charles Peng说。

替代谷歌GMS并不乐观

而目前在国内市场,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品牌厂商的Android系统都是基于AOSP的源码开发独立的Android系统,并没有提供谷歌GSM服务(国内即使提供了也用不了),因此对于华为来说,谷歌即便是停止了Android的GSM服务支持,对于华为国内市场并不会有影响。但是,如果没有谷歌的支持,华为后续希望升级到更高的Android系统版本或将有很大难度。

另外,对于海外市场来说,由于带有GMS服务的原生的安卓系统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海外市场的智能手机基本上都是必须要过GMS认证,同时海外用户对于谷歌的Gmail,Chrome,Google地图、Google Play、YouTube等众多应用也是相当的依赖,而要安装这些应用就需要调用谷歌的服务。

可以说,如果没有谷歌GMS服务的手机,在海外市场基本的等于“残废”,会严重影响到用户的购买决策。虽然,用户可以买回手机后,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自己安装相关的谷歌服务和应用,但是对于大多数海外用户来说,这个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非常的不方便,特别是在海外市场Google Play一家独大,缺乏第三方应用市场的情况下。

因此,随着谷歌GMS服务停止支持华为的新机,这也意味着华为的海外手机业务将会受到影响。虽然,华为已经发布了鸿蒙OS,但是到目前为止华为并未推出手机版的鸿蒙OS,也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

根据之前的规划,目前鸿蒙OS 1.0版本已率先搭载在“智慧屏”上;明年,鸿蒙OS 2.0版本则会被应用于创新的国产PC、手表/手环和车机产品上;2021年,鸿蒙OS3.0版本将会用在音箱、耳机产品上;2022年之时,鸿蒙OS可能还将会被应用于VR眼镜等更多智能设备上。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此前在华为Mate 30发布会也对媒体曾表示,称华为的鸿蒙系统也已准备好,预计可能会搭载明年3月发布的华为P40。至此,华为已做好取代谷歌服务和系统的准备。

那么华为为何没有在鸿蒙OS发布的同时就推出手机版的鸿蒙OS呢?毕竟在手机市场,谷歌Android一直是处于垄断地位,鸿蒙OS作为一个新的操作系统,想要海外用户接受还是需要时间,特别是在其应用生态没有丰富起来之前。

另外,华为手机即使换装了鸿蒙OS,在海外市场也依然无法预装谷歌应用的,所以一些谷歌应用和服务只能由用户自己想办法自行安装,而这是很多海外用户不太愿意接受的,特别是对于海外运营商的合约机来说。

虽然,现在华为正在积极推动HMS服务来替代谷歌GMS服务,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华为作为一家做硬件起家的厂商来说,软件确实是其相对薄弱的一环,即便是联合全球非美系的应用开发者,恐怕也难以在为了数年内推出足以抗衡谷歌Gmail、Chrome、Google Play、Google地图、YouTube等的热门应用。毕竟对于用户来说,如果缺乏关键的热门应用,技术HMS支持的其他应用数量再多也是没有多大意义。

不过,对于华为来说,在谷歌GMS断供情况下,绝对不能坐以待毙,毕竟海外市场占据了华为手机出货近一半的份额,所以即便再艰难,也要硬着头皮自己来做HMS生态。

7、3月31日华为发布2019年业绩报告,同一天小米发布2019年Q4及全年财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吗?

小米的成绩确实不错,但在这份"太平"背后,小米的股价却应声下跌。

手机销量回升:市场潜力见顶,风险依然存在

根据财报显示,整个2019年上半年小米手机业务收入达到590亿元,全球出货量达到6000万台。国内市场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依靠印度市场保持第一以及开拓欧洲市场,小米手机的出货量算是稳住了。

不过,在这6000万台中,中国市场的贡献却不容乐观。根据Canalys数据来看:小米2019年Q2国内手机出货量仅有1150万台,不及小米Q2全球销量2430万台的一半。曾经,国内是小米手机的主战场;受国内市场大环境和华为国内发力的影响,如今国内市场已经不再是小米销量贡献的主力了。

而国外市场的情况也不妙,小米在印尼市场大跌;在印度市场,小米尽管连续第八个季度位居第一,但与第二名三星的差距越来越小,有被赶超的风险。对小米来说,全球6000万的数字很好看,但并没有太多潜力可以挖掘,未来暗淡。

对于小米来说,它的未来仍在IoT领域,但同样的销量大涨的IoT领域也有隐忧,还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以下是新快报讯 相关信息

2020年3月31日,小米集团公布2019年全年业绩,各项业务逆势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全年总收入突破2000亿,达到人民币2058亿,同比增长17.7%;经调整后净利润人民币115亿,同比增长34.8%。境外市场收入突破百亿美金,达到人民币912亿,进入全球90多个国家和市场,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2019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人民币565亿,同比增长27.1%,是小米集团2019年营收最高的季度。经调整后净利润人民币23亿,同比增长26.5%。

报告期内,小米持续坚持技术立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19年研发投入75亿元,2020年研发投入预计超100亿元,近4年来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53%。

2019年,是小米集团启动 “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的第一年,成效显著,在宏观经济整体承压且手机市场下行的背景下,小米集团实现了各业务的逆势增长。智能手机正式启动双品牌策略,全年出货量1.25亿台,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四,成功站稳高端市场;AIoT业务持续领先,智能电视国内年出货量超1000万台,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的奇迹。同时,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及物联网平台之一,小米接入平台的设备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9年12月31日,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不包括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达到2.35亿 ,同比增长55.6%。智能语音助理“小爱同学”的月活用户数在2019年12月超过6,000万,同比增长55.7%。小米已逐步成为智能生活第一品牌。

2019年是全球移动通信产业从4G到5G的转化期,在此期间小米采取稳健经营策略,保持健康库存水准,提高集团抗风险能力,得以轻装上阵迎接5G挑战。2019年Q4,小米集团库存周转天数仅为54天,截止2019年底,现金总储备达到人民币660亿。小米集团在持续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时,也继续坚持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价值观,2019年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依旧大于零,小于1%。

双品牌策略大获成功

智能手机成功站稳高端市场

2019年全年,小米智能手机收入人民币1221亿,全球出货量约1.25亿台,稳居全球第四。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第四季度,在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下滑的情况下,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同比增速30.5%,根据IDC数据显示,小米手机出货量在全球主要手机品牌中,遥遥领先。

2019年小米手机启动双品牌策略,并且取得全面成功。Redmi与小米各自独立,形成差异化品牌定位。Redmi品牌成功独立,坚持“高端产品大众化、大众产品品质化”,首款旗舰机Redmi K20系列2019年全球出货量超过450万台。同时,Redmi还率先在中国推出首款低于2000元的5G手机Redmi K30,成功开启5G手机大众化时代。

小米品牌立足中高端和多元化市场,坚持技术探索,追求更有想象力的产品,2019年全年,小米品牌通过小米9 Pro 5G、小米CC9 Pro、MIX Alpha 5G环绕屏概念手机等产品,在无线快充、影像技术、5G研发、未来手机形态等技术领域持续探索,为2020年5G带来的市场机遇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2020年2月13日,小米品牌推出小米10系列,成为2020年首款5G旗舰,小米10首销1分钟销售额突破2亿元,小米10 Pro首销55秒破2亿元。在DXOMARK的排行榜上,小米10 Pro的相机总分、拍照、视频、音频均位列第一。

目前,小米集团手机业务库存健康,运营高效,这为小米全力迎接5G挑战打下了良好基础。2020年,小米集团预计会推出更多较高单价的5G手机,随着双品牌策略对于高端手机市场的探索,预计2020年小米手机平均售价会保持上升趋势。

5G+AIoT业务持续领先

确立智能生活王者地位

2019年初,小米提出All in AIoT,5年投入100亿,经过2019年的实践充分验证了战略方向的可行性、正确性和战略投入的必要性。

2019年全年小米AIoT平台领先地位持续扩大,逐步成为智能生活的领导者。截止2019年12月31日,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在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情况下,达到2.35亿,同比增长55.6%。拥有五件及以上IoT产品(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者数量,增加至410万,同比增长77.3%。

小米AIoT平台持续赋能智能硬件产品的互联互通,提供智能时代衣食住行全场景的解決方案。小爱同学月活超过6000万,同比增长55.7%,是国内最活跃的人工智能语音交互平台之一。很多AI赋能的智能生活产品,广受消费者欢迎,包括小爱音箱、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等。兴业证券指出,小米已经在IoT领域形成品牌效应,知名品牌可降低消费者认知成本,对销售产生强大助推力,小米IoT平台将单品的生意,做成生态的生意。因此,基于IoT平台规模,小米在智能生活领域的优势还在不断扩大。

行业观察认为,小米打造的消费级物联网,目前已经具备全球规模和活力,这一生态已经形成强大的自主引流能力,随着平台生态日趋繁荣,依靠电视等核心终端,越来越多的新兴用户开始接入小米IoT平台,并形成可观的复购率。

今年初,小米已决定在此领域中继续加大投入,未来5年将至少投入500亿元,彻底确立在智能生活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称,小米已经明确了“5G+AI+IoT 下一代超级互联网”的战略方向。雷军认为,5G并不只是手机的网络性能,AIoT也不只是AI技术或IoT平台,“5G+AIoT”是贯穿集团全产品、全平台、全场景的服务能力,是小米互联网基因在新时代全面爆发的“题眼”,是真正为用户带来智能科技美好生活的关键。

1、数据:华为消费者业务贡献了4673亿元,同比增长了34%;小米总收入达到2058亿元,同比增长17.7%。

2、分析:A、华为消费者业务,有大华为品牌及技术所带来的溢价效益;民族情节带来的营收催化剂效益。B、退休、临近退休、在职的华为高管“恒顺”任正非,包括余承东。离职的小米人还记得雷军,在职的小米人“随顺”雷军。

3、个人喜好式点评:同为中关村村民,贝姐感觉雷军象雷锋,因为他做投资,对创业者不错。因为雷军,所以祝福小米。

华为弄残过包括港湾在内的一些创业企业…希望华为在构建生态时,鼓励退休干部搞点天使投资,鼓励一下生态创新。

#华为# #小米# #ICT#




8、国产替代概念股在未来必产生十倍大牛股吗?

注册制后,未来会有大量的科技龙头股回归到我们a股市场上来,芯片股,软件股,新生物股,新能源车股,里面的次新业绩龙头会涌现一批十倍股。

国产替代概念股,主要是科技含量高芯片,光刻机,操作系统等。曾经的中兴通讯,如今的华为,海康威视等都受到米国卡脖子,本来全球化浪潮下,体现企业相互合作,共同致富契约精神,米国为了独霸全球高精尖技术,榨取超额利益,动用囯家机器,悍然挑起贸意战,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以一国之私,挑战人类文明发展的底线。我们国家领导层深刻到认识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以国家政策支持,毅然成立大资金一期,二期进行全方位支持国产优秀企业,广揽优秀人材,号召社会产业资本互相提携和合作。国产替代既有丰厚的利润,又有广阔的内外需市场,因此有理由相信,借以时日囯产替代概念股将是十倍股的摇篮。我长期重仓持有的三安,有林秀成携五佰亿身家,汇同大资金一期百亿资金,格力电器20亿,先导高芯50亿产业资本大力追捧,我不敢说肯定长十倍,但不俗表现一定有。仅是举例,不作投资参考,因此大家好好寻找优秀的囯产替代概念股,她们是企业黄埔军校基地,我相信勤劳勇敢的炎黄子孙,弯道抄车,不久将来,十倍牛股群星灿烂!

9、BBK集团智能手机出货量全球首超三星,手机市场要变天了吗?

虽然vivo、OPPO也算得上是从步步高集团分离出来的兄弟公司,但是各自已经独立经营多年的情况下,硬是合起来算做是步步高集团旗下企业还是太过牵强。

三星的颓势始于2016年的“爆炸门”和“萨德事件”

不过,三星出现衰败的迹象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其全球出货量去年上半年就曾经被华为一度超过,只不过因为下半年华为遭受的制裁,才使得三星重新夺回了全球第一的宝座。然而,在华为逐渐淡出的2020第四季度,三星却在苹果和国内其他手机厂商的上下夹击之下,销量出现了大幅下滑,被苹果夺走了2020第四季度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

可见三星的颓势正在逐渐加大,这一切都是从2016年三星在中国市场的断崖式下滑开始的。2016年8月,三星Note7出现的“爆炸门”事件使得三星手机的口碑遭到很大打击。祸不单行的是,2016年9月,“萨德入韩”事件又使得中韩关系降到了冰点。

一时间民间各种自发的“反韩”行动此起彼伏,为“萨德”系统提供部署地点的乐天集团成了最大的抵制对象。结果,在中国拥有超过120家商场的乐天集团,不得不关闭了超过90%的门店。国内多家航空公司甚至一度停飞了飞往韩国的航班。

而三星就是在“爆炸门”事件余波未平的情况下,被这一波“反韩”热浪冲进了销量的谷底。从下图可以看到,2016年三星在中国的销量经历了腰斩再腰斩的断崖式下跌。

失去中国市场的三星,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大

实际上,在逐步淡出中国市场之后,三星手机在全球的销量就再也没有回到2015年的高点。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不仅使三星损失了巨大的销量,也使得三星失去了在中国这个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手机市场磨砺厮杀的机会,导致三星在海外面对在中国市场杀出重围的中国手机企业的时候,显得很多时候跟不上对手的节奏。

毕竟中国市场还是有它的独特性,谷歌GMS的缺席,给了国内各大厂商更大的自由发挥的余地,这使得中国手机厂商对安卓的深度优化和本地化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是三星明显不具备的优势。同时因为中国人换手机的频率世界第一,也使得国内厂商推陈出新的节奏无人能及。这也是三星在国外越来越难以招架的重要原因。

随着中国去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失去中国市场的三星今后的劣势只会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国内上游产业链的突破,也使得三星在屏幕和储存方面的传统优势越来越面临挑战,此消彼长之下,今年三星的日子恐怕更不好过。

总而言之,三星如今越发的低迷的表现,实际上还是在为2016年的“萨德事件”买单,本质上也是为韩国政客抱紧美国大腿来对抗中国的错误政策买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代价也将会显得越来越大。

BBK集团智能手机,旗下oppo vivo 一加手机,各自独立。

拿我自己周围举个例子吧,2014年左右身边的人用的三星还挺多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市区专卖店都没有卖三星手机的了,后来oppo vivo在电视台大量做广告,特别是芒果台,看的人又超级多,所以很快就打响了知名度,反正我身边看娱乐的都知道这两个牌子。

我之前用的是oppoR9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还记得这个广告语吗?充电真的是超级快,拍照也超级好看。女生最爱。后来换了vivo,也不卡顿,拍照依旧好看,我现在回答这个问题用的是vivo X23网速快,不卡顿,主要拍照好看。这两天又换了VivoX60 12+256GB 运行够快内存够大,用着不错。反正我也看不懂什么处理器什么的,主要用着还挺好的,下次换手机还是会换这两个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