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资金是什么意思?南下资金和北上资金是什么意思

jijinwang

南下资金是什么意思?北上资金是外资机构投资a股的重要渠道,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数据,截至2020年机构持有a股市值1.5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超过7%。这意味着,北上资金对a股的影响不容小觑。


一:南下资金和北上资金是什么意思

这个就是进账跟出账的意思 如果你账号有资金不显示 可以重新登录微信账号就可以显示了

二:南下干部是什么意思

南下干部,作为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群体,诞生于人民解放战争的烽烟战火之中,开启了后人对一段红色历史的回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眸“南下”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追寻这支数量可观的南下干部大军的光辉足迹,重温那段难以忘怀的特殊记忆。

南下号角,千里赴征程,

守护新生的共和国

1949年,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滚滚洪流中,为了接管、组织新区政权,支援南方广大新解放区建设,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纷纷抽调大批党政干部随各路人民解放军南下。十几个批次、近20万人的南下干部冒着没有散尽的硝烟,远离家乡,别妻离子,风餐露宿,行程数千里,用他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新解放区这个新的“战场”上为新中国政权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作为全国“南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干部南下也是当时党中央的重要战略举措。

1948年秋,在辽沈、平津、淮海战役即将取得伟大胜利,人民解放军即将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总决战的前夕,中共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任务与战略决策,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求解放区各部门迅速组织训练好5.3万名干部随军前进,以便有序稳健地接管即将解放的江南地区。

为落实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中央华北局于1948年10月作出《关于外调1.7万干部及补足干部缺额的决定》。据此,河北各区党委迅即进行部署,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干部的

其实,对于华北老根据地和老解放区的干部而言,干部南下并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分期分批地进行的。早在1947年6月,中共中央确定了举行全国性反攻的战略方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时,晋冀鲁豫中央局即从冀鲁豫、冀南、太行、太岳各区抽调过干部,组成南下干部支队。其中,冀南区先后两批抽调2200名干部随军南下,到河南、湖北等地开辟新区。除一部分干部直接分配在豫北封丘等县外,其余的则跟随刘邓大军南下。

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辞。“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口号已响彻长江北岸。同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华北局决定:一个月内,从太行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选调4700多名干部,组成南下区党委、地委、县委、区委四级党、政、军、群成套班子,随军南下。这次选调干部,任务重、时间短、要求急。任务确定后,两区选调干部组成一个区党委、6个地委、30个县、199个区的成套班子,以及警卫连、勤杂人员等共4100余人。随之,这支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253个县市,总计4000多人的队伍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队伍出发时,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有十四五岁的小通讯员,几经辗转,最终落定福建,接管政权。根据形势发展,华北大批南下干部于1949年下半年分别到达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地,接管和组织新区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南下使命,接管、剿匪、抓建设,

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干部南下”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执行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它承载了“南下干部”这个英雄群体在全国解放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拂去岁月尘沙,还原他们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勇气;丈量人生足迹,触摸他们铸剑为犁,改天换地的心跳和脉动;记述他们的功勋,意在讴歌他们伟大和崇高的精神。

当年数十万干部随军南下,在对江南新解放区的接管和建设中,尽管不同批次的南下干部所面临的形势与工作任务多有不同,但无论在随军筹粮、支前土改,还是在城市接管、剿匪反霸、发展经济等工作中,他们同当地党组织和干部一起,一心为民,忘我工作,不辱使命,坚决贯彻党中央“五湖四海”的政策,广泛聚拢人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力于新区的各项建设,向党中央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建立和巩固新解放区人民政权。在接管城市过程中,南下干部以严明的纪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政策。每到一个城市,南下干部先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时联系群众,团结各界人士,建立各界代表会和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和团体,争取各界各阶层人士的支持。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南下干部通过动参支前、剿匪肃特、土改反霸等措施稳定了社会秩序。

恢复和发展新解放区经济战线各项工作。在接管上海、南京、杭州这些南方经济发达城市过程中,南下干部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把稳定金融、恢复生产当成工作的燃眉之急和重中之重,使得国民党反动派所宣称的“共产党管不了城市”的预言不攻自破,向全世界证明、展示了共产党人在管理城市、发展经济上的韬略和才干。

1949年2月,企之县(今曲周县)南下干部合影。

在广大农村,南下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展开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江南新解放区开展的土改运动的胜利完成,使农民真正从经济上翻身做了主人,为整个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与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传播先进的文化理念,引领新解放区文化建设。各个批次的南下干部都有自己的文艺团体,这些团体在宣传鼓动南下干部自身的同时,也向社会各界提供生动形象的文艺作品,起到了宣传队的作用,传播了革命文化。无论是南下之前、南下途中还是南下到达新区之后,每个南下干部都是宣传员和文化使者。数十万干部下江南,是干部队伍的大迁徙,是我党“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政策的具体践行,促成了南北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相互融合。

培养锻炼了一支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南下干部中绝大部分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艰苦创业的,其中涌现出了一批典型人物,如南下干部的杰出代表焦裕禄、被陈毅称作“倚马可待”之才和“人精”的财经干部顾准、智勇双全的王泮亭等等。但不容否认,其中也有极少数人是被动加入进来的。而在“南下”这个“大熔炉”“大学校”的陶冶中,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很快成长为优秀干部群体中的一员并融入集体发挥出重要作用。在党中央组织政策保障和对干部教育的高度重视下,南下干部在严酷的环境中磨炼了意志,在繁重的任务中练就了一身才干,实现了自身化蛹成蝶式的“蜕变”。仅在湖南,来自河北、山东和东北等各老解放区近1.5万名的党员干部、共青团员克服交通不便、语言不通、环境差异等困难,历经艰辛。他们有的在行军途中死于意外,有的在工作岗位上遭到暗杀,有的捐躯在剿匪征粮的第一线上。但余下的人凭借坚定的革命信念与意志,把新区当作第二故乡,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在湖南的接管与建设工作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功绩。

当年,那些年富力强的“南下干部”,大多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栋梁之材;如今,他们大多已是八九十岁年纪。“南下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永远记入了共和国的建设史,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南下精神,已然化作一座丰碑,永远铭刻在祖国人民的心中,永远激励后人昂然奋进。

河北共产党员

全面 | 深度 | 权威 |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