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98-2000,基金规模很小,三年的基金份额分别为100 亿、510 亿、610 亿。
第二阶段:2001 年,引入开放式基金,基金规模有所扩大,达到809 亿。
第三阶段:2002-2006,规模扩张达到巅峰
第四阶段:2007 至今,基金发展规模波动发展,2003 年扩张规模达到了顶峰,其1633 亿的市场规模比2002 年增加了一倍多。2004 年至今由于市场调整 等因素的影响,基金发行规模波动发展。截至2005 年10 月20 日,我国基金市场上共有封闭式基金54 只,开放式基金159 只,基金份额已达3200 亿。
回顾过去十年,整个基金行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基金公司从2001 年的14 家增长到2013年的 61 家; 基金数目从2001 年的59 只到现在的746 只; 基金的在管资产也从2001 年时的837 亿增长到了2011 年3 月31 日时的25564.32 亿元。
公募基金如何怎样运作
任何一只基金的管理和运作都要包括以下一些环节:
1.基金的募集申请。基金的发起需要得到中国证监会的核准,要向中国证监会上报一系列的法律文件,包括申请报告、基金合同草案、基金托管协议草案、基金招募说明书草案及相关证明文件等。
2.基金募集:证监会核准基金的募集申请后,基金管理公司要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向投资者发售基金,或者委托具有代销资格的代销机构销售。
3.投资管理:投资管理是基金管理和运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决定着基金的经营业绩。基金管理公司要按照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遵循其投资决策程序将资金投入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投资标的。
4.基金的信息披露:为了保证投资者能够按照基金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查阅相关信息,基金要对相关信息公开披露,如:基金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托管协议;募集情况;基金净值;基金申购、赎回价格等,还要按期公布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年度报告。相关信息还有由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出具意见。 基金的费用。基金的费用是为了支持基金的运作而产生的,由基金合同进行规定,主要包括支付给基金管理人的基金管理费、支付给基金托管人的基金托管费、基金合同生效后的信息披露费、基金合同生效后的会计师费和律师费等。 基金的收益分配。基金收益包括投资标的产生的股息、红利、利息、证券买卖价差和其他收入。当符合基金合同约定的收益分配条件时,基金管理人会进行收益分配,分配方式包括现金分红及红利再投资。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除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差别以外,在投资理念、机制、风险承担上都有较大的差别。
首先,投资目标不一样。公募基金投资目标是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以及追求同行业的排名。而私募基金的目标是追求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但同时,私募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也较高。
其次,两者的业绩激励机制不一样。公募基金公司的收益就是每日提取的基金管理费,与基金的盈利亏损无关。而私募的收益主要是收益分享,私募产品单位净值是正的情况下才可以提取管理费,如果其管理的基金是亏损的,那么他们就不会有任何的收益。一般私募基金按业绩利润提取的业绩报酬是20%。
此外,公募基金在投资上有严格的流程和严格的政策上的限制措施,包括持股比例、投资比例的限制等。公募基金在投资时,因为牵扯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公募的操作受到了严格的监管。而私募基金的投资行为除了不能违反《证券法》操纵市场的法规以外,在投资方式、持股比例、仓位等方面都比较灵活。
私募和公募的最大区别是激励机制、盈利模式、监管、规模等方面,具体的投资手法,尤其是选股标准在同一风格下都没有什么不同。
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其设立之初已明确了投资风格,比如有的专做小盘股,有的以大盘蓝筹为主,有的遵循成长型投资策略,有的则挖掘价值型机会,品种很丰富,可以为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提供相应的产品。
对于私募基金,大多数规模很小,目前国内很少有上10亿元人民币的私募基金,他们不是以追求规模挣管理费为商业模式,而是追求绝对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