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找上天弘基金之前,当时的阿里金服团队已经先后和几家小型公募基金公司有过接触,据说没谈下来的主要原因,是这几家小公募的大股东和管理层认为,阿里金服实力过强,会导致股东和高管话语权的彻底边缘化。
天弘当时的情况也差不多,此前连续3年亏损。对于当时的大股东——天津信托和内蒙君正而言,小公募有点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加上这两家大股东也不太缺一块基金牌照填充主业。
人生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谁也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
天弘答应了阿里金服的条件,2013年6月,余额宝就此诞生。
2013年的年报显示,天弘当年的收入3个亿人民币,但是扣完各种费用后,利润只有883万元,所以余额宝13年6月上线之前,公司还是亏损的,也怪不得答应了蚂蚁的条件。
2014年,余额宝的规模就突破了5789亿元,后来天弘基金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当年实现了5.48亿元的净利润——翻了60倍。
余额宝上线几个月后,能看到内部数据的阿里知道,这个事情肯定是成了,于是同步开始推进针对天弘基金的控股方案。
2014年5月30日,天弘基金的股东内蒙君正公告,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向天弘基金出资26230万元、持有51%的股权已获证监会核准,这意味着阿里巴巴正式入主天弘基金。与此同时,天弘基金表示,公司股权结构中,员工合伙企业持股比例11%,并且不仅限于高管持股激励,未来全体员工均有机会享有股权激励。
关键的细节在于,天弘并不是当时第一家做员工激励股权计划的公募,中欧严格意义上是第一家。
2013年6月1日,新《基金法》正式实施,修订后的该法规定,“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可以实行专业人士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并放开持股5%以下股权转让的行政审批。
在此背景下,中欧基金成为首家实施股权激励的基金公司。在2014年4月份,中欧基金公告称,公司股东国都证券和北京百骏公司分别将其持有的10%股权转让给股东以外的5位中欧基金高管。股权转让之后,5位高管总共持有公司股本的20%,实现了国有、外资、民营与员工共同持股的混合所有制。
所以天弘的股权激励方案,多少还是参照了中欧以及之前几家基金子公司的方案模板的,毕竟那时的蚂蚁金服还是刚刚进入高速发展的初期,没有当前这么强的实力和谈判筹码。
——既然参照的是金融业的模板,那就是实打实的”真实“股权激励,而非互联网行业一贯采用的虚拟期权激励。
当时天弘基金近200名员工,绝大部分都参与了这一期股权激励计划。事后看,这是马爸爸历史上,对员工最慷慨的一次。
对,最幸运的那批人并不是蚂蚁金服的早期员工,而是这一批天弘的员工——因为他们拿到的是扎实的股权,而非期权。
因为按照互联网行业的默认规则,期权会在员工离职或者特殊情况(比如行贿)后被收回,但是天弘的这份股权激励是扎实的真实股份,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被收回的。也就是说,天弘的那批员工,即使离职或者发生其他变动,这些股权也大概率保留下来了。
另外一点,不像阿里金服一直是一级市场的宠儿,那时的基金行业,其实没那么火热,所以天弘的股权激励价格定的也比较便宜。——毕竟谁都没想到,今天蚂蚁金服会冲上3万亿市值。
今天,这一批参与了2014年特殊版股权激励计划的天弘员工,一旦能换股,最普通的,8位数身价,小中层,9位数身价,高层,10位数身价。而且都是扎扎实实的真实股权,并非虚拟期权。
所以有时看到论坛上有P7吹自己300万年薪,2000万价值的期权的时候,我都会默默的关掉页面,一方面是我酸了,另一方面是看到了以前在天弘的朋友,拿的是真正的股权而非期权,连离职了在其他地方晃荡,没有业绩考核压力了,都还能稳稳的身价8位数,这么一比,P7太惨了。
这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还是前面说过的那句话,这是我见过马爸爸最慷慨的一次。也怪不得他抱怨金融行业思维守旧,方案竟然是给真实股权,而非期权。
员工哪里还有动力996呢?
1、为什么A股没有基金公司上市?
从两个方面来说为什么目前A股市场还没有诞生上市的基金公司.
先从监管层,要达到上市的要求,这个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是相当相当严苛的。就拿创业板来说,最近两年盈利或最近一年盈利且营收不少于五千万,不过实操起来,这个数据至少在3000万,这个数据首先就刷掉一大批公司了。基金行业本身就是吃行情饭和人才饭,那盈利的可持续性怎么去解释?突破前两个门槛的,必然是大型基金公司了,那同业竞争问题又来了,大型基金公司背后的股东都比较复杂,同业竞争解决起来更麻烦。监管层对财富公司或者基金公司的态度都是相当模糊的,不然国内数一数二的诺亚财富也不会远渡重洋去美国上市。
再说基金公司本身,刚说到能达到上市门槛的,肯定都是大型基金公司了,比如易方达、天弘基金啥的,易方达大股东是粤财信托和广发证券。天弘基金是阿里巴巴。你认为还有推他们的基金公司上市的必要吗?再说他们经营的是资本,公司主要的资产是经营资本的基金经理,不占用什么资本就能创造高收益的,我还上市干嘛?让基金经理更富了好跳槽吗?
2、蚂蚁金服又要上市了吗?
蚂蚁金服目前暂时没有上市,但上市肯定是最终的归宿,只是看什么时候会上市而已。
按照原来计划,蚂蚁金服将在2020年11月在科创板上市,但是当时蚂蚁金服在上市的时候,并不是以金融企业上市,而是以科技企业上市,当时上市主体是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但蚂蚁金服集团真的是一家科技公司吗?其实也不排除这种性质,毕竟它是通过互联网来提供服务的,但是从蚂蚁金服务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看,它实际上是一家以科技为基础来提供金融服务的一家金融企业。
蚂蚁金服集团的主要业务来源,其实就是靠借呗、花呗、理财产品等等,这明显是一家金融企业,但是蚂蚁金服却以科技公司名义在科创板上市,这明显不符合要求的。
大家不要看科技和金融两个字差距不大,但实际上两者相差十万八千里。
一方面是科技公司和金融公司的估值方法完全不一样,科技公司的估值市盈率要远远高过金融公司的市盈率,这也是为什么蚂蚁科技准备上市的时候,其估值一度达到18000亿元以上。
假如它以金融公司的名义上市,估值肯定不会这么高,保守估计不会超过1.2万亿。
另一方面,蚂蚁金服以科技公司名义上市就规避了监管的要求,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凡是从事金融业务的必须纳入到监管部门的监管系统当中。
然而之前蚂蚁的借呗、花呗这两个拳头产品其实都游离监管之外,这两个拳头产品的规模非常庞大,两者的余额一度达到1.7万亿以上,比很多大银行的信贷余额还有多,但是监管却远远不如一些持牌金融机构,一旦出现风险那将是不可估量的。
要知道当时蚂蚁借呗和花呗的杠杆率非常高,两者的公司主体注册资本只有30亿左右,但是蚂蚁金服通过跟银行合作,再通过发行ABS把资金不断吹大,结果借呗、花呗做到了几千亿的规模,杠杆率一度达到几十倍,而开展同样业务的消费金融机构,杠杆率最多也只不过是10倍左右,大多都是在5、6倍之间。
也正因为出于各种问题考虑,在蚂蚁科技临近上市之前,监管部门突然要求暂停上市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在蚂蚁暂停上市之后,监管部门也多次约谈蚂蚁金服,并要求蚂蚁金服做出整改。
监管部门要求整改主要包含几个方面,一是纠正支付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二是打破信息垄断,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三是整体申请为金融控股公司;四是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五是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缩余额宝余额。
为此蚂蚁金服也做出了很大的改变。
第一、成立消费金融公司。
以前蚂蚁借呗和花呗的放贷主体分别是重庆蚂蚁小微小额贷款公司以及重庆蚂蚁商诚小额贷款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并不算持牌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的主管部门是各地的金融办,并不是银保监会。
从银保监会公布的持牌金融机构来看,它只包括银行、信托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专业理财公司等等。
这些持牌金融机构都受到银保监会的严格控制,他们的一举一动监管都非常严格。
所以为了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蚂蚁金服成立了蚂蚁消费金融公司,主要负责蚂蚁借呗、花呗自有资金的运营情况。
第二、引入国资。
之前蚂蚁金融基本上都是由蚂蚁众多高管和员工自己持股,在进行整改之后,蚂蚁金服引入了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这里面有不少都是国资。
在2021年6月份蚂蚁金服成立的时候,有不少股东都是国资,比如南洋银行持股10%,中国华融占股4.99%。
到了2021年12月24日,蚂蚁金服又再次引入一些战略投资,其中中国信达认缴资本60亿占股20%,此外南洋银行也是中国信达旗下的一家银行,信达持股比例达到60%左右,把这两个加起来之后,中国信达实际持有股权为24%左右,再加上中国华融,目前国资只有蚂蚁金服的股份,大约在29%左右。
有国资坐镇之后,蚂蚁金服在开展很多业务上面都会更加顺利。
第三、进行品牌隔离。
从2021年9月份开始,蚂蚁金服就开始积极对旗下的借呗和花呗进行品牌隔离,对于蚂蚁消费金融提供资金的仍然以借呗、花呗为主。
但是跟第三方机构合作的资金将不再按花呗或者借呗显示,而是以信用购和信用贷的方式呈现,用户可以明显知道哪些钱是跟蚂蚁消费金融借的,哪些是跟他们合作的银行机构借的。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之后,目前蚂蚁金服基本上已经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所以未来上市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经过这一系列的整改之后,以后蚂蚁金服不能以科技公司的名义上市了,对应的它估值可能会少很多。
嗯,是啊,最近风向变了,之前阿里一直喝西北风,现在有点儿暖风过来了。
首先国家队入局蚂蚁集团分公司,其次支付宝花呗、借呗,有了更加安全的系统保障,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不在像以前那样,风险不可控,一切数据净掌握在阿里自己手中,如今超过一定范围金额就需要数据导入银行系统,来审核考察和登记,相对麻烦了一些,同时也更加安全了一些,毕竟接下来通货膨胀要来,事儿肯定不少的。
其次最近阿里犯了一个小错误就是阿里云发现高危漏洞没及时通知合作伙伴,反而先让国外媒体知道,然后被工信部一顿“批”。但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至少没有夸大它的影响力,对阿里来说就是好的结局,之后又有一个科技展览会阿里再次惊爆大众眼球,大出风头一次。
马云低调很多,也很配合,没有再发牢骚,互联网金融整治也离不开这几个互联网巨头的,当蚂蚁金融一切都可控的话那它离上市就不远了,肯定不会像第一次那样,让人一眼看出就是上市摘桃子的。
蚂蚁金融非常吉利的股票代码依然给它保留着呢,就代表蚂蚁迟早会上市的,如今就等风吹起啊!
如果从2021年整个年度中,蚂蚁金服的各方面工作开展来看,有可能蚂蚁金服的工作调整基本到位,在2022年有可能重启上市工作。原来2020年上市,就是准备在A股和H股同时上市,未来推算很有可能仍然会在两地市场同时上市,但是这两次上市的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了。
尤其是在2021年最后12月份的战略股东引进中,彻底改变了蚂蚁金服的股东结构,让他们真正改组成为了一家社会化的股份制企业,而不是单单由阿里控制的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实质上是一家金融公司)。中国信达认缴资本60亿占股20%,此外通过控制的南洋银行还应该也有4%左右,再加上中国华融持有的股份,以及重庆国资委控制的渝富资本持有股份,可以说央企国资和地方国资稳稳地成为第二大股东,当然蚂蚁集团还是第一大股东,后续还引进了一些阿里系体系之外的大公司,股东结构丰富多元化了。
这种股东结构上的重大变化,也就意味着蚂蚁金服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变化。一些蚂蚁金服是完全听命于蚂蚁集团的,他们在内部形式上是同一管理结构,并没有体现出公司法人的独立治理结构。而现在企业中要求既然是独立公司,那么必须要建立自主运作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就是说有独立运作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而不是依附在蚂蚁集团内部。所以这个结构调整完毕之后,蚂蚁金服才有了上市的基础和可能性。
另外一点,当年2020年时,蚂蚁金服谋取上市的时候,虽然其业务收入都是在金融业务的利差收入上面,也就是自己放贷款以及帮助金融机构放贷款而形成的利息差收入,但是奇怪的是,在招股书中,他是以科技企业来去定位的。所以当时上市招股的市盈率非常之高,高达88倍。这是完全不合理的一种现象。
那么随着蚂蚁金服的业务整改,在2021年的11月,借呗更名“信用贷”,花呗更名“信用购”,花呗接入国家征信体系。同时蚂蚁金服下面成立了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取得了国家金融放款牌照。也就是说他的业务终于正名了,,不能像过去含糊不清的定义为金融科技服务费。赚的是利差就是利差,做的是金融业务就是金融业务,科技仅仅是金融放贷业务其中的一部分。
在整改之后蚂蚁金服真正是属于金融板块了,所以也为其未来上市扫平了最后的障碍。未来他不可能再以金融科技企业去制定招股市盈率了,而是比照金融板块的平均市盈率来进行制定上市价格。
合理的定价,合适的定位、独立的法人结构、有着管控的业务资格,现在蚂蚁金服都具备了,剩下就是过一段时间开始再次筹备上市。因为像这种巨型的业务体量公司,只有把它变成一个透明运作的上市公司,金融监管部门、上市证监监管部门以及相关主管机构,才能及时监督其运作,发现其风险,规范其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