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买明星经理的基金,一定靠谱吗?
如果想依靠明星基金公司来确保**,非常遗憾你注定会失望。如果明星基金公司是**的保证,那世界金融市场都要奔溃了。就像打牌你发现对方永远都能赢,时间长了谁还会去和他玩耍哪?在资本市场上不存在一直赢的人,基金公司也是如此。
明星基金公司也不可能一直**,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明星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所有基金都不可能是牛基,大多数管理的品种表现一样很平庸,所谓的牛基也就是各领风骚三、二年。本身也没有什么常青树的牛基,能跑赢对标的指数就很不错了。所以想靠买牛基持续**,那就是刻舟求剑的一厢情愿而已。
其次:基金的表现与基金公司的研究能力虽然有相关性,但是基金的表现更离不开大势的表现。行情不好基金公司研究能力再强,基金收益最多是跑赢指数。跑赢指数的意思有可能也是跌的,就是跌幅比对标指数少一点而已。脱离大势谈收益,基本也是外行干的事。
最后:基金公司管理的主动型基金往往不如被动型ETF基金,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基金公司越研究赔钱概率越大,往往那些被动型指数ETF基金表现会更好。越是名字起的花哨的基金,表现越差劲而且这种基金持股最后和宣传的大相径庭。选基金不能看宣传,要看他实质内容。
这么多年来说指数型ETF基金表现比主动型基金好,这已经成为了共识。指数型ETF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并且是世界主流投资基金方式。投资者就不用挖空心思去找什么牛基了,指数型ETF基金就是牛基。你只需要在各种指数型ETF基金中找寻几个主流指数ETF基金坚持投资,随着岁月的推移你就能取得很好的投资收益。
都是名人效应炒的。不仔细分析,很容易入坑。炒基金的,都听说过朱少醒吧?以10多年专注管理一支基金而出名。
我今年初,慕名买了他的富国天惠。本来打算长期养的。看能不能实现传说中的上百倍收益。一个月过去了,趴在原地;三个月过去了,像睡醒了似的打了个哈欠;如今快半年了,看着别的基金一个接一个的涨,它还是排名在千名之外。
每天看它的业绩排名,有点不敢相信,这就是明星基金经理干的?葛兰的基金,半年都40%多收益了。还有招商的白酒、华夏的新能源,尽管基金经理名气不及朱少醒,但是半年,妥妥干到50多个点收益。
上周五,我终于忍不住清仓了。在我持仓的基金里,富国天惠收益一直垫底。
欢迎炒基金的小伙伴们,经常相互提个醒,少入坑。明星不明星的,业绩说了算。
近期看新闻报道说,易方达均衡成长一天大卖269.67亿元,成为年内首只规模破200亿元的基金,也使陈皓成为继刘格菘之后,管理规模第二大的基金经理。
毫无疑问,明星基金经理拥有强大的吸金效应,但对投资者来说,关心的是基金**效应,明显基金经理的**效应如何?买明星基金经理产品真的靠谱吗?
有基金评级机构会根据产品业绩表现、可持续性对基金经理或基金进行评选,比较熟悉的有金牛奖、英华奖等。其中,金牛奖是中国证券报主主办,评选的是基金产品。而英华奖是中国基金报办的,评选的是基金经理。我把英华奖得主作为明星基金经理代表,每年平均买入上一年英华奖基金经理的股票型基金,五年下来收益如何?
统计数据如下。
结果表明,明星基金经理组五年累计收益7.4%,介于市场几个核心指数之间。分年度看,上证50指数在最近5年中有3年排名第一,创业板今年以来排名第一。而明星基金经理组只有在2019年是跑赢市场宽基指数的。
这个结果和凭直觉的想象似乎不太一直。直觉里,明星基金经理应该无论在什么市场都远远好于市场指数,这才能与其吸金能力相匹敌。而现实是总收益、分年度收益,明星基金经理组都不占优,这个结果不免有些让人失望。
有两点还要特别说明:
一、这是明星基金经理组的平均值。假设运气不好,买到了比较“突出”的基金经理,比如要是在2017年只买了杨永强或任泽松的产品,而不是所有明星基金经理,那么可能直接悲剧。数据显示:2017年梁永强的4只华商产品平均下跌了21.72%,任泽松的6只中邮产品平均下跌了19.86%。比组内平均值、甚至所有指数都差很多。
二、在回测明星基金经理组收益时,我使用了一个事后的数据,剔除了下一年不满一年离职的基金经理。但是在实际选基金的过程中,是很难提前规避基金经理的离职风险。现实是基金经理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了你一脸的无奈!
总结一点:对于能够做战略战术配置的投资者,买指数基金可能更加靠谱。
2、基金经理的年薪有多少?
前同事现在在上海做私募基金,名义上是投资副总裁(一般做投资的,名片印刷都是副总裁以及合伙人之类,这样跟客户谈判比较有底气)年薪40~50万,应该年终还有分红,具体不知,这只是大概。
基金经理分很多种的,债券型基金经理、混合型基金经理、股票型基金经理,还分为公募基金经理和私募基金经理。收入最高的是股票型基金经理,当然关键还得看你的能力!公募基金经理年收入100万已经是非常低的水平,收入高的能达到上千万,一年光报销的出差相关费用都有近百万。很多有能力的公募基金经理都单干去做私募了。私募基金经理的收入更是直接和业绩挂钩,最牛的私募基金经理年收入上亿不是问题!
3、为增强市场信心!基金经理们的自购来了!有用吗?
先说结论:我认为用处不大。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市场稳定,象征性意义更大。
原因如下:
1.合力因素:股市涨跌是多方市场的合力的结果,而非基金经理自购一下就能将市场抬起。蝼蚁无法撼动大象。如果真的可以,那基金经理每天都自购一下,股市就一直上涨了。
2.情绪因素:三人成虎,当大家都亲眼看到市场下跌、不断下跌的时候,这时候市场悲观情绪就形成了,没人知道什么时候市场是个底,就好比2019年1月4日,上证指数跌到2440.91时,所有人都是绝望的(包括各基金经理,当时好多基金经理都清盘了)。但紧接着就是一波拉升。如果知道这就是市场底部,那时候谁不砸锅卖铁全仓买入啊。
3.资金因素:影响股市有大盘资金、北上资金、外资、存量资金、增量资金以及散户、基金经理等多方资金都在股市这个盘子里,基金经理的资金占比相对较少,影响有限。同时也有人说美元指数底部,也就是A股的顶部,可以观察下美元指数的走势和A股走势,基本是这个关系!
4.以上分析仅供参考!
没用。只有一个办法:规定一个基金经理,一辈子只能发一个基金。现在的问题是,做坏了基金,不管了,改头换面 换个新基金发。。巴菲特一辈子就一个基金。
只是象征意思,他们能有多少钱来增持,安定市场情绪更重要。
看到这样的消息还是我们的市场不成熟,大盘跌就出来这个那个的,抱团股涨了那么多不该跌吗?如果茅台真的涨到3000多再跌那结果更惨烈。投资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行为,时刻敬畏市场,吾日三省做不到,起码一日一省吧。
市场规律涨多了就得跌,好股票同样如此。好东西也不能一直涨下去,消费医药新能源等板块通过前期的大涨积聚了一定的风险,回调下来释放风险,后期还有机会,所以投资者理性面对当前的大跌,情绪在里面的比重更大。保持冷静要对自己的手里的东西要有充分的认识,不然不慌才怪。买好股票有价值的股票不怕中途的波动,短期波动很少有人能够回避掉,包括我自己都是事后诸葛亮。